•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舞蹈-两宋的乐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2:42: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宋、辽、西夏、金的歌舞

        公元907年唐亡之后,中原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代政权,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为吴、吴越、南唐、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历时半个世纪。五代乐舞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唐代的遗制,但缩小了规模,精减了机构,新作不多,只能看作是一个过渡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两宋对前代宫廷乐舞有所继承,同时,由于新的时代环境,民间乐舞得到极大发展,成为汉唐以后中国古代乐舞的又一辉煌期。与两宋先后并立的辽、金、西夏政权,均由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他们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也吸收了汉族的乐舞养分。

        第一节 两宋的乐舞

        两宋时期,宫廷和贵族阶层所供养和宴享的队舞继承了前代乐舞的种类,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扩大,人口大批流向城市,专业歌舞艺人不再由宫廷供养。勾栏瓦舍作为商业性演出场所,大大地促进了两宋舞蹈的发展,为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这些艺人在互相切磋和竞争中使各种表演技艺相互吸收融合。同时,勾栏瓦舍为民间舞蹈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使民间舞队在固定场所演出,丰富了形式品种,出现空前繁盛的局面,与宫廷舞蹈平分秋色。两宋的舞蹈题材和内容融进了许多传说故事,出现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向综合的戏曲形式发展。

        一、宫廷队舞

        队舞是一种把大曲、诗歌、朗诵和舞蹈综合一体的新型舞蹈样式。宋代队舞是在隋唐燕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就有《菩萨蛮队舞》、《叹百年队舞》等。据《宋史·乐志》的记载,宋代队舞规模相当大,有小儿队舞,由72人表演;还有女弟子(女演员)队舞,由153人表演。小儿队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醉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鹘队》等十队。女弟子队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牡丹队》、《菩萨献香花队》、《采云仙队》、《打球乐队》等十队。

        宋代队舞在形式方面继承了唐代大曲的特色,又有所创新。宋代宫廷队舞和大曲中增加了戏剧因素。开场由竹竿子引舞念致语,竹竿子又称参军色,是队舞的指挥者,担任勾队、放队、致辞等工作,不但起到报幕的作用,还是表演中有机的一员,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勾队就是说明节目内容;放队是在中场时,竹竿子和花心(担任独舞的主要演员)互相问答;收场又以竹竿子念致语,歌舞队(队舞的主体演员)和唱,后行(担任伴奏的乐队)吹奏作结。整场舞蹈分若干场次,结构紧凑,有群舞、独舞,有独唱、和唱,有吹奏,有对白。在道具服饰方面也更加美化,例如宫廷队舞《佳人剪牡丹》,则置牡丹于中央,舞艺人“衣红色砌衣,戴金冠,剪牡丹花”(《宋史》卷142《乐志》)。衣服与牡丹的颜色还可以随舞蹈的不同而改换。

          宋代队舞逐渐有情节化的趋势,出现了表演人物故事的队舞。宋舞比唐舞更接近人间世界,队舞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很多队舞节目都取材于唐人小说,反映了男女之爱等人间情趣。《南吕薄媚》是描写贫士郑六和狐仙任氏的爱情故事(《太平广记》卷四五二《任氏传》),关汉卿《金线池》杂剧中正旦唱:“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大曲内尽是寒儒。”《降黄龙》演的是唐代锦城(今四川成都)善舞柘枝的官伎灼灼和裴质的恋爱故事。《鄮峰真隐大曲》中的《剑舞》,包括了两个内容,前半部表现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后半部表现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草书大进的故事。这些大曲都有了较强的戏剧性。

        通过19世纪朝鲜的《进馔仪轨》一书,可以了解到宋代宫廷乐舞传入朝鲜的确切历史,从宋代传入高丽的多部乐舞中,非常著名的有一部《抛球乐队》,它是直接从体育游戏的抛球活动中发展出来的舞蹈形式,舞者穿“四色罗绣宽衫,系银带”,服饰颇为华丽。舞蹈动作特点是“奉绣球”,女舞者边舞边抛球,同时朗诵、歌唱。此书还绘有由男童表演的《抛球乐》。《高丽史·乐志》载:“睿宗九年,由宋徽宗颁赐新乐。当时所赐者,于乐器之外,并及所用之冠服等。”从宋代传入朝鲜的宫廷乐舞,一直在古高丽的宫廷传承,并作为古典舞流传至今日的韩国。

        队舞由官方负责供养、排演,主要为皇室家族及官僚士绅服务。大型队舞多于皇帝登基或喜庆节日,在宴会上和百戏、杂剧同台演出。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天宁节”盛况颇能看出当时队舞演出的规模和仪制:队舞演员由教坊具体组织表演,观众都是当朝的文武百官,另有契丹、西夏、高丽等各国使节,边进御酒边观赏,极备奢华(《东京梦华录》卷九);小型队舞也有在一般士大夫家演出的,北宋名相寇准就拥有一支二十四人组成的私家“柘枝队”。队舞纯系宫廷士大夫的雅文化,民间勾栏瓦舍很少有队舞演出。

        二、民间舞蹈

        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人口的集中、商业贸易的发展为市民文化的昌盛创造了条件。汴梁街南一处就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又有莲花棚、夜叉棚、象棚等演出场所,其中最大的可容纳近千人,很多专业名艺人都在那里献技演出,吸引了手工业者、小商贩、市民、商人、官吏子弟、士兵等社会各阶层的人,“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东京梦华录》卷5)。逢年过节,专设临时性的乐棚、露台,与商品交易的彩棚间杂在一起,热闹非凡。民间舞蹈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城市勾栏演出,深受市民欢迎。《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对于汴京瓦舍勾栏中能见到的歌舞类、百戏类节目都有描述,舞蹈往往都是融合了其他各种伎艺,如武术、杂技等,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融入到戏曲表演艺术中。

          舞队是宋代民间舞蹈的一种,活跃于瓦舍、街巷、茶肆之间。宋代民间文艺丰富多采。像其他民间艺人一样,舞队演员的社会地位极低。平时在市井瓦舍、勾栏演出,宫廷有事也常被召唤进宫。北宋曾一度把他们编入军制,称为“左右军”,领取微薄的钱粮糊口。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诸色舞者,多是女童。”女性在舞队演员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队舞演员相比,社会动乱对他们的影响较小,宫廷或官方艺人,一旦改朝换代往往星散,而这些民间舞队艺人,师徒相传,诸班社以宗族、家室为班底,具有较强的生存力。这对传统舞蹈节目的保留传承、舞蹈技艺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舞队艺人一般为世代相传,他们穿街走巷,甚至深入村庄表演,因此宋人也称之为“社火”。舞队艺人的艺技水平也很高,讲究绝技。有的艺人能在高数十丈的竿子、横木上装鬼神、吐烟火。一场精采表演,观者如云。为方便师徒相传,舞蹈艺人发明了一些专用名词与术语,记录、保留了他们精湛的技艺,宋代《德寿宫》舞谱保存了很多这方面的记载。宋代舞队艺人在动作、姿态、脚步旋转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平,他们对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保存和延续功不可没。

        每逢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天宁节(皇帝的生日),千街万巷张灯结彩,民间舞队一个跟着一个,连结成一支长长的队伍,据《武林旧事》的记载就有70余种。有不少节目代代相传,保存到现在,如《村田乐》、《划旱船》、《耍和尚》、《扑蝴蝶》、《扑旗子》、《踏跷》、《舞判》、《竹马儿》等等,有的多到十余队,其中有许多节目至今尚在民间流传。舞队首饰衣服,讲究绚丽多彩,技艺讲求精湛新奇,以相竞争。

        宋代军旅中,常有舞蹈演出。《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载,军士化装成假面披发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齐奏,烟火弥漫,爆竹、喝喊声中,表演《抱锣》、《硬鬼》、《舞判》、《哑杂剧》、《七圣刀》、《歇帐》、《抹跄》等,表演者从一两个人到百余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绿、黄、白各色涂面,金睛异服,两两格斗击刺,摆阵对垒。这些扮演了各种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的联系。

        《狮子舞》
        《狮子舞》是我国历史悠久、为人们喜爱的传统民间舞。宋代《狮子舞》非常盛行。都由人扮成狮子,但形式各异,陈旸《乐书》中的《狮子舞图》已接近现代流行的形象。尤其儿童最喜跳《狮子舞》,南宋苏汉臣绘的《百子嬉春图》(故宫博物院藏画)即反映了这一点,在这幅画中,一小儿手拿绳索,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狮子奋力摇尾,两小儿扮狮子,露出双腿,旁有三个小儿正在观看。

        《耍和尚》
    《耍和尚》又名《大头和尚》,舞者头戴面具(大头)。是宋代著名的民间舞,一直流传至今。最初是宣扬佛法的舞蹈。河南焦作金墓出土有“耍头”和“僧俑”光头,颈带佛珠,身穿僧衣,腰束丝绦,或即宋、金《耍和尚》,以后演变加入了**红莲或柳翠成为滑稽舞。如古今小说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明徐文长《四声猿》中的《翠乡梦》、明晁 的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等等,将《耍和尚》演变成了扬弃佛法教义,颂扬男欢女爱的舞蹈。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对大头和尚有这样的描述:“色色空空两洒然,好于面具逗红莲。大千柳翠寻常见,谁证前身明月禅。”山西襄汾县丁村清代民居木雕图(都是小儿扮演的民间舞)中,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所雕和尚为充满童稚的大头,胸挂极为夸张的大念珠与柳翠共舞。

        《竹马》
        《竹马》是宋代流行的儿童舞蹈,《宋人百子图》(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一小儿骑竹马,马头为写实,后部一竹竿代马身,末端一小轮,小儿扬鞭策马向前。一小儿边扛旗边敲小锣,一小儿扮随从,另有二小儿在身后一捧印、一捧鹿(谐音禄)前呼后拥,春风得意,这是当时的社会心理的表现。山西稷山金墓出土的砖雕竹马,与百子图相同,竹竿上插一马头,一小儿举棍打马,前有裸体着毡靴的小儿引路,从中可看出北方的地方色彩。竹马流传至今,盛行不衰。《跑驴》这种形式和竹马有点共同处,后者发展为带有故事情节的舞蹈。

        《跳魁星》
        民间舞中有《跳加官》、《跳钟馗》、《跳判官》、《跳灵官》等,这种表演是祈求吉祥喜庆,《跳魁星》则祈求功名,都是戴面具的舞蹈。《宋人百子图》有一个儿童舞,其中一人扮魁星(实际为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因科举高第称魁,民间为图吉利改为魁),头戴褐红色有络腮胡的青面具,大耳环,着褐色短衫,长裤,右手执笔,左手提斗,曲左腿而舞,另一小儿伴奏,即“魁星点斗”(是民间对求取功名的愿望),宋苏汉臣《婴戏图》亦画有《跳魁星》,此舞在形象文物中较为少见。
    《踏歌》
        汉、唐、宋宫廷和民间,包括少数民族都有踏歌。宋蔡卞《宣和书谱》说:“南方风俗,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宋人朱辅著《溪蛮丛笑》说:“习俗死亡,群聚歌舞,辄联手踏地为节。”另有宋马远《踏歌图》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南方民间踏歌的愉快气氛:田垅上一中年人一足提起,一足踏着节奏,双手拍掌,和前面老者呼应,画上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北方也盛行“踏歌”,山东省博物馆藏北宋皇祐三年的儿童石棺上刻有一少数民族踏歌图,舞者身着皮袍,戴尖顶帽,着毡靴,正举右袖,顿右足,节奏强烈,在笛子伴奏下踏歌。

        三、宋杂剧中的舞蹈
        从北宋开始有了杂剧以后,在春秋圣节三大宴的娱乐节目中,仍然是以百戏、队舞、杂剧相间演出,一直到明代中叶,还保持着这种组合形式。它们长期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

        宋杂剧的出现是中国戏曲渐趋成熟的标志。宋杂剧是继承了唐参军戏、歌舞戏的传统,又广泛地吸收了民间说唱、杂耍、武艺和唐宋大曲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歌舞与故事表演初步结合的艺术。因为当时还常与杂技、乐舞同时演出,故以杂剧称之。戏曲表演,特别是舞蹈化动作,是以角色行当为重要特征的,这种规范化的性格类型表演,是戏曲舞蹈的特色。从现存文物中就可以看出宋杂剧不同角色行当的不同服装和道具,由此可以想见其不同的舞姿与舞容。

        宋杂剧中的舞蹈还不像后世一样成熟,但独舞和对舞、边说边舞的场面已经存在,这从宋杂剧中五人作场、三段演出的形式可见端倪。据《梦梁录》载,这三段演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又有杂扮,或曰杂班……乃杂剧之后散段也。”宋杂剧除了这种每段带有滑稽逗弄的表演,还有一些吸收武技和舞蹈的连贯故事的表演。《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莲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1.jpg (60.14 KB, 下载次数: 2)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8 03:14 , Processed in 0.054382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