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请直面你的期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15:2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中国家长的心愿,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有些家长,却将自己沉重的期望变成了孩子的包袱或者束缚,孩子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期待里,不得解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常常被解释为是因为爱孩子,可爱着爱着,总会无意间剥夺孩子的快乐和自主。

    小心,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对孩子的期待,就会伤害到孩子。

    作为家长,不能直面自己的期待,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孩子不能做自己,找不到存在感。从小到大就学会了一样东西:听妈妈的话。做着父母认为正确的事和应该做的事,读什么书,培养什么兴趣,上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结婚选什么样的对象等等,命运都被父母所决定和安排,而对于什么才是自己适合、喜欢和想要的,却并不知道。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人:他有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有着条件优秀的伴侣,但是他并不快乐,甚至时常感到惆怅迷茫。因为他实现了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却失去了自己最真实的热爱。
    孩子内心恐惧、强迫,完美。缺乏安全感。高期待父母的爱在孩子看来,是有条件的爱,只有满足了父母的期待才能得到爱。很多家长会这样做,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就会得到奖励;考得不好则会被否定甚至惩罚。可能在家长看来,他只是否定了孩子的成绩,可是他不明白这个成绩对孩子的意义,在孩子看来,他整个人都被否定掉了。孩子会形成这样的观点:只有我优秀我才配得到爱,我不优秀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所以他们非常害怕自己不优秀,不是第一,于是便强迫自己追求完美,内心的恐惧使他觉得在哪里都找不到安全感。
    孩子挫败感强,自我价值感低。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难以实现,那么孩子就会逐渐产生挫败感,进而影响自信。例如,有的家长错失清华,便将期待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完成他这一生没有完成的心愿,于是就希望孩子每次考试都能得到最高分。一旦得不到高分,面对家长的责备,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和鼓励,反而觉得自己很无能,天生就笨,从而渐渐失去信心和勇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否定自我的思维方式:我就是比别人差,我就是不行。

    作为家长,心底的那份期待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家长的期待。来自于他们的认识和经验。家长依据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很容易认为这就是世界唯一的标准,他们希望孩子按他们的世界观来做事,少走弯路,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他们无法接受孩子自己尝试探索的行为,那些很有可能是失败或错误的后果,是家长所无法承受的,更不愿意让孩子承受。
    家长的期待,来自于自己未完成的情结。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总会留下太多遗憾,例如自己的梦想或者心愿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于是,这些遗憾就变成了家长的期待,有意无意地强加给了孩子,希望孩子能替他们实现梦想,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忽略了孩子最适合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
    家长的期待,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很多家长都没有学习过怎么做家长,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健康地教育孩子。在他们的世界里,唯一的经验,就是他们的家长曾经怎么教育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们只能把在原生家庭里学会的观点和带来的期待,再传给自己的孩子。

    作为家长,该如何合理应对自己的期待呢?

    1.首先要觉察到期待只属于自己
    我们的期待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这个期待属于你,同时意味着你要为这个期待负责。作为家长,你希望孩子为你的期待负责,为你的期待努力,这是不公平的,孩子没有义务完成你的期待。可是孩子又天然本能地愿意服从父母,他们也希望通过努力而实现父母的期待,从父母那里得到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得到父母的赞扬、肯定、认可、尊重、关注和爱。如果看到了这一点,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孩子为此而做的一切呢?
    所以,当你对孩子有要求的时候,我们要觉察到,这仅仅是自己的一种期待,而不是爱孩子的一个条件。不是只有他做到你要求的标准你才会去爱他,而是无论孩子做成怎样,你对他都是爱的。
    2.学习如何应对自己的期待
    在应对期待上,我们常常采用以下五种方式。
    放下。如果拥有一个期待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可以尝试着将这个期待放下。没有任何一个期待是必须有的,期待只属于我们自己而无须强加给别人。放下这个期待就是很好的处理方式之一。例如,你期待孩子去报钢琴班,而他则喜欢玩泥巴。你可以放下这个报钢琴班的期待,而尊重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玩泥巴给他带来的快乐和意义,有助于你自己放下期待。
    降低期待。有的期待我们是无法做到放下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去看可不可以降低一下要求,比如,我要求孩子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多才多艺,而现在我可以接受孩子只要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就可以了,才艺可以没有,这就是降低了期待,而孩子马上就会觉得压力减轻了。
    替代。如果自己有一个期待,而孩子不喜欢这个期待,则可以找另外一个期待来代替以达到最后的目的。例如,我们期待孩子在周六去上钢琴辅导班,如果孩子不喜欢去,可以替换成他喜欢的活动内容或者重新商量其他的时间,总之以他能接受且愿意的方式。
    保留这个期待。很多人对自己期待的一切是绝对放不下的,即使痛苦、难过也要抱着这个期待,这样的家长也是有的。既然要保留期待,那么应当意识到,这个期待是一份“套餐”,不只有你喜欢的,还有你不喜欢的,还有你不能接受的。如果你坚持要孩子按你的方式来,你同时必须接受这个“套餐”:孩子会成为你意志的一个延伸,他可能会不快乐甚至很痛苦,你必须要在认识并接受这个代价的基础上才能决定是否保留这个期待。
    回到渴望。体察自己的内心,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待,自己到底在渴望什么,想要什么。有的家长生活在农村,家里孩子多,自幼生活贫寒,常常食不饱腹,就会期待孩子吃饭的时候吃饱再吃饱;有的家长没有机会好好读书,就期待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有的家长从小没有培养什么兴趣爱好,成年后羡慕别人有特长,就期待孩子能有更多特长,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家长的期待缘于内心的渴望,这份渴望又是因为曾经的缺失,当家长看到这一点是自己内心的需求时,要多去关爱自己,疗愈自己的内心,解决自己在原生家庭里未解决的问题,避免不合理的期待继续往下一代蔓延。
    我们永远相信,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家长怎样对孩子,就会产生怎样的孩子。所以为了你的孩子,家长,请直面你的期待!

    小知识

    生命中若没有期待,便会平淡无味;由于我们都有许多期待,因而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从萨提亚模式的角度而论,我们把期待分成三类:
    我们对自己的期待;
    我们对他人的期待;
    我们以为的他人对我们的期待。

    小反思

    请列举下
    在你的原生家庭里,你的父母家人曾经给过你哪些期待?
    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
    你对自己的期待哪些是你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你对孩子有哪些期待?
    你希望你的孩子怎么做及成为什么样的人?
    把这些问题和你的父母、孩子进行交流吧,你会有不同的发现,欢迎你把发现告诉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7 06:09 , Processed in 0.037787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