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锋精神的时代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9:54: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雷锋精神永垂不朽。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学雷锋活动在不同年代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每个时代都在为雷锋精神提供新的注解,每一代人都用行动对雷锋精神进行阐释。这些平凡、朴实、真诚的言行,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诉说着大爱的魅力。本报选取各个时期学雷锋的片段,回顾雷锋精神及其不同时期的社会意义,以飨读者。
      上世纪60年代
      学习雷锋好榜样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的热潮立刻席卷全国,人们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日记》、《雷锋故事》迅速传遍千家万户,大家争当无名英雄。
      雷锋热心助人,生活俭朴,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甘做党的螺丝钉,始终为人民服务,完全切合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在当时,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者,或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在学习雷锋,“雷锋”两个字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学习雷锋的方式也很有时代特色:每天上班、上课前要喊口号,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贴的、“大喇叭”里广播的,很多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宣传内容。放学后,学校还要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人们还经常帮孤寡老人打扫院子,把他家的水缸挑满水,然后再为他读一会儿报纸,走的时候,人们还拒绝说出姓名和单位,完全模仿雷锋做好事不留姓名方式,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学雷锋典型:刘英俊
      1945年,刘英俊生于长春市东郊八里铺一个破砖窑里,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后,他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1966年3月15日早晨,他驾的炮车辕马被汽车喇叭声所惊,突然向人群冲去,有6名儿童被吓呆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手撑辕杆,从辕杆下面用双脚猛跺马的后腿,马突然倒下,车翻了,6名儿童安然脱险。他却被压在翻倒的车马底下,身负重伤。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他光荣牺牲。
      电影:《雷锋》
      主演:董金棠,上映时间:1964年,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这部黑白影片于1965年3月5日开始在全国城乡放映。借由该片的上映,全国出现了学雷锋的热潮。不少观众看完本片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曲:《雷锋我们的战友》是电影《雷锋》的主题曲,傅庚辰作词谱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是《雷锋》的片尾曲,生茂作曲,洪源作词,这两首歌均创作于1963年。
      影片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于1962年。焦萍作词,践耳作曲,由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演唱。
      上世纪70年代
      爱憎分明不忘本
      在上世纪70年代,学雷锋提倡的是鲜明的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革命精神。
      当时学雷锋的口号是“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其中助人为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等理念,成为实践“做雷锋式好少年”的主旋律。
      当时,助人为乐特别受推崇,在路上遇到老人买菜时扶一把,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这些事情时时都有很多人在做,而且大家做起来很自然。
      学雷锋在学校广为流行,小学生行动起来做好事,每个班级还要进行比赛,同学们分成几个学雷锋小组,等到下午放学后或是星期天放假,小组成员一起到外面做好事。哪个同学做的好事最多,总结表彰时,先进个人可以得到奖品。
      在农村,孩子们提着土筐到大路上拾动物粪便,则是常事,若拾到满满的一筐,就送到小队以作农肥,如果队长写表扬信送到学校,则是当时孩子们最大的奖赏。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几乎人人会唱。“爱憎分明”后紧接着“不忘本”,“不忘本”是当时学雷锋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单位领导、老师和家长常挂在嘴边的话。
      “不忘本”,就是指要知恩图报,也要人们记住能有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
      学雷锋典型:王彦修
      入伍前,曾6次奋不顾身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1976年参军。同年7月28日途径唐山火车站时遇到地震,他冒着余震的危险,冲进倒塌的候车室,连续救出多人,自身多处负伤,仍钻进废墟深处抢救遇难者,被震落的水泥板砸中牺牲。1977年4月被中央军委授予雷锋式的战士称号。
      电影:《雷锋之歌》
      导演:王少岩,主演:李世玺,上映时间:1979年,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拍摄的较为完整反映雷锋事迹的影片《雷锋之歌》,延续了电影《雷锋》对助人为乐、勤俭节约、一心为公等雷锋精神的赞美。
      歌曲:《英雄的士兵》
      “朵朵鲜花迎春风,雄鹰展翅亮长空。高高飘扬的红旗下,站起了一个英雄的士兵……”1979年,伴着主题歌《英雄的士兵》的传唱,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代,雷锋精神也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世纪80年代  钉子精神放光彩  在上世纪80年代,“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和工作,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当时学雷锋宣传最多的内容。  当时,各地开展的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将经济建设与思想建设相结合,在各行各业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  一位当年的民办教师回忆,当时全社会的学习氛围很浓,大家都认真上课、备课,不敢有丝毫分心。回到宿舍后,还点着煤油灯补习语文、数学等。当时参加高考就像过独木桥,每次考上大学的人很少,但人们从不气馁,有的人几次没有考上仍然坚持。大家相信:雷锋当年就是这样挤时间学习,自己也能做得到。  在工厂,人们则学习雷锋不怕苦不怕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工人们希望能更好地成为集体的一分子,像雷锋一样,发挥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工厂也提倡大家不断学习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  在那个时代,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练就了两项绝技:“一抓准”和“一口清”:一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而且算账速度快而准,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  在学校里,仍然延续着学雷锋小组的活动,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劳动,有人挑粪浇菜,有人拔猪草,有人洗衣服、打扫卫生……  到了夏收秋收时节,学生们会抽空帮生产队或孤残老人收割庄稼。  学雷锋典型:张秉贵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生前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30多年里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张秉贵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张秉贵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  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87年因病去世。  电影:《四个小伙伴》  导演:李伟,主演:熊亦飞,上映时间:1981年,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这部故事片讲述的是4个小朋友本想学雷锋做好事,但总是帮倒忙,最后他们终于明白“瞧不起小事,也做不成大事”的道理。  上世纪90年代  爱心奉献代代传  上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纷纷涌现。当时人们常喊的口号是“学雷锋叔叔,扬无私精神”。  在学校,雷锋精神仍然被大力提倡:教室墙上依旧贴着雷锋的画像,每年“学雷锋月”会举行一个全校大会,校长进行学雷锋动员讲话,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去打扫校园内外的道路。  在城市里,学校组织较多的学雷锋活动,是上街义务维护交通秩序,同学们事先写好各种宣传标语,如“交通安全人人有责”之类的,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孤寡老人、去公交站擦洗站牌等。  3月5日那天,街上非常热闹,所有的“雷锋”都出来了,有的上街打扫卫生,有的到敬老院帮助老人,还有的帮群众免费理发。  在传统学雷锋活动继续开展的同时,志愿者行动作为新的学雷锋形式异军突起。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当年12月19日,两万余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的志愿服务。从此,志愿服务在全国遍地开花。  学雷锋典型:李素丽  李素丽,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负责人。曾任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她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1996年后先后荣获“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导演:雷献禾,主演:吴军、刘佩琦、宋春丽,上映时间:1996年,出品: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  这部影片以全新叙事视角,首次向人们披露了雷锋牺牲的细节,让人们消除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该不该学习雷锋精神的疑惑,内心重生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回归的希望。  歌曲:《对待》  “你说我跟不上时代,付出的对待该不该;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作为《离开雷锋的日子》的主题曲,《对待》成为第一个以流行形式表达学雷锋的歌曲,在当时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21世纪  最美盆景成风景  2000年3月5日被共青团中央确定为全国首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内涵,“雷锋”也渐渐有了新形象:义工、志愿者。  进入21世纪后,志愿者活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全国范围,有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计划等一系列计划。  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利用各种交通方式,赶到地震灾区,伸出援手,为灾区群众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此后的各种自然灾害和重大活动中,均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同样触动国人心弦的是,近年来,以“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等为代表的最美人物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从中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雷锋式的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学雷锋典型:丛飞  他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义工,还是183个孩子的“父亲”。他深受观众喜爱,有足够的条件让自己生活富足,但他却倾尽家财资助贫困学生,自己却没钱治病甚至负债。  丛飞原名张崇。在丛飞行善的十年里,他收养和资助的孩子达到183个,花费了几百万元,但其实他的生活并不宽裕。十年时间,丛飞为助残、助学、赈灾所进行的义演超过了400场,义工服务时间达3600多小时。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2005年5月,丛飞被诊断为胃癌晚期。2006年4月20日,年仅37岁的丛飞不幸病逝,按他遗嘱捐献的眼角膜让6个孩子重见光明。
      电影:《青春雷锋》
      导演:刘一君,主演:胡家华,上映时间:2013年,出品: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展示他“感恩社会、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带领观众走进雷锋伟大的精神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4 12:35 , Processed in 0.042992 second(s), 26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