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推进式园本教研策略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20: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问题推进式园本教研策略研究
    ――以“激发幼儿主动记录"的教研事件为例
    教育教学中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问题解决得适宜而有效,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呈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趋势。因此,开展问题推进式教研,对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一般说来,以问题推进的方式组织教研大致要经历: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问题四个步骤。本文以探究式科学教育中“激发幼儿主动记录”的教研事件为例,谈谈问题推进式的园本教研的策略。
    一、捕捉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诊断教师专业上的薄弱点
    教研组织者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发现要敏锐,问题发现的方式和途径有如下几种:教学观摩、教学环境分析、教师教学活动设计与反思的评价、教师讨论分析等。在实际教学评价中,不仅会综合运用以上四种方法,也会结合一种或几种方法,甚至会重点使用一种方法。
    在对“幼儿的科学记录方式”的现象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的科学记录是教师设计好科学记录的形式,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被动使用。为了激发幼儿在记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提出“让科学记录成为幼儿的主动的学习过程”的教学思想,在教师们积极的尝试下,孩子们参与了科学记录的设计、实施和讨论全过程。
    教学研究初期,呈现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中出现了为方法而方法、将方法的探究作为科学探究的重点和全部,而忽视了幼儿科学经验的形成及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第二.教学观摩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启发幼儿主动记录的问题肤浅、没有层次、不够深入,使幼儿在科学记录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幼儿科学记录的方法丰富多样,但没有处理好丰富性与适宜性之间的关系,许多不适宜的科学记录形式也在活动中呈现。
    在抓住了上面三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教研组织者对其进行了分析、诊断。首先,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出现在科学记录方法中“为方法而方法”的主要原因;其次,教师没有体验到教师启发性问题与幼儿形成经验之间的关系,是教师组织活动中问题缺乏层次、不够深入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了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只关注到教育活动的外在环节和结构,而忽视了幼儿经验形成的层次和过程;最后,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让幼儿的科学记录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是出现“科学记录方法丰富而缺乏适宜性”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会使教师们对科学探究活动走偏,使教师们误解科学探究活动的本质,还会使幼儿的科学经验更加模糊。
    二、采取适宜教研策略,解决关键问题
    1.分析幼儿经验,解决“教师只关注记录方法”的问题。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质,在于让幼儿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养成探究的科学素养、获得科学经验。而“为方法而方法”的科学探究,将方法的探究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幼儿的科学经验会模糊。测查幼儿科学经验获得情况的教研策略,是引导教师们反思教学效果的好途径。为此,我们选取了一次“记录秋天的落叶树”的活动,就“在此次科学活动中,获得了什么科学经验”,对幼儿进行如下测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记录的是什么?(孩子们看看记录纸,没有人回答。)
    教师:你们仔细看看记录纸,上面画的是什么?(教师进一步启发。)
    幼儿:我用绘画的方法记录的;我用贴树叶的方法记录的……(孩子们回答的是用什么方法记录。)
    教师:那你到底想记录什么?(教师换个说法进一步启发。)
    幼儿:我想用拓印树叶的方法记录.我想用两种方法一起记录……(孩子们回答的还是用什么方法记录。)
    教师:你们记录了这么多,你们为什么记啊?(很多孩子看着我,不说话。)
    突然.一个非常机灵的孩子大声说:“不知道为什么记录啊,老师没有说啊。”
    我们以“幼儿为什么不清楚记录的内容”、“幼儿说老师没有说,老师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应该说什么”、“怎样处理科学观察的目的与探究科学记录方法之间的关系”为题展开了研讨。
    教学组织者:“幼儿的回答真让我吃惊.幼儿费这么大功夫记录,怎么连记的什么都不知道了呢?我反思这与我在教学中的指导有关,我在活动中一直启发幼儿“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而忽视了让幼儿认真地观察要记录的科学现象(落叶树在秋天的变化)。
    教师2:就记录的目的和记录的方法而言.科学记录的目的指向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如果离开了让幼儿亲历科学现象或过程,单纯地引导幼儿去记录.记录就成了无源之水。
    教师3: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幼儿获得科学能力、丰富科学经验。科学记录是幼儿获得经验的表达形式,如果仅为方法而方法.脱离幼儿探究科学现象本身,这种探究方法的活动不是探究式科学活动。
    可见,幼儿经验反思法是能触及教师内心深处的教研形式,幼儿的经验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最有说服力的凭据。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教师自我反思,还是促进教师教育理念从教师本位到幼儿主体转变的较好的教研形式。
    2.用对比事件分析法,解决“教师缺乏启发性策略”的问题。
    启发性提问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策略,但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总是表面、肤浅的,不仅不能激发幼儿的深入探究,还导致幼儿的经验混沌、不清晰。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老师明白,启发性问题必须具有层次性和深入性,才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究.获得扎实、稳固的科学经验?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对比事件分析的方法。首先,我们选择同一年龄阶段的同一个科学教育活动,让三位在启发性教学方面能力不同的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后.我们对比分析教师启发性问题与幼儿经验获得的关系。
    教师一的教学活动实录
    教师:你们要用什么方法将你们发现树落叶或不落叶的情况记录下来?
    幼儿:画下来。
    教师:还有吗?(顺问,即从上一问题延续下来的、同一层次的提问。)
    幼儿:剪片树叶贴在纸上。
    教师:还有吗?请小朋友将你们的发现用最快、最清楚的方法记录下来。
    (12名幼儿在表达中用了绘画和剪树叶两种记录方法。)
    教师二的教学活动实录
    教师:你们想怎样记录树是落叶还是不落叶的?(顺问)
    幼儿:画。
    教师:怎样画才能表示落叶呢?(追问)
    幼儿:画树叶向下飘。
    教师:还可以怎样画?
    幼儿:画树叶掉在地上。
    教师:除了画,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顺问)
    幼儿:把树叶贴上去!
    (12名幼儿在表达中有画和贴树叶的两种记录方法。)
    教师三的教学活动实录
    教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顺问)
    幼儿:画下来。
    教师:怎样画?(追问)
    幼儿1:画一棵树。树叶在往下掉的是落叶树。
    幼儿2:画一棵树,树上的叶子很少代表的是落叶树。
    教师:为什么这样画?(追问)
    幼儿:树叶落了,树上的叶子就很少了。
    教师: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顺问)
    幼儿:在纸上贴。
    教师:贴什么?怎样贴?为什么这样做?(追问)
    幼儿:可以剪树叶贴上去,也可以贴树叶。
    教师:真棒,你真聪明。(鼓励)
    教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记录说明了什么呢?(反问)
    教师:我们发现了画、贴、剪、描等方法.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记,为什么?(汇总、反问)
    (12名孩子在这次表达记录方法中出现了四种记录方法。)
    三次活动后,我们组织老师分别对比三次活动问题的数量、问题的启发性、层次性及幼儿获得经验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下表。



    [TR]
    [TD]
    教育活动
    [/TD]
    [TD]
    教师启发性策略
    [/TD]
    [TD]
    幼儿探究式记录方法的发现与经验获得
    [/TD][/TR]
    [TR]
    [TD]
      
    [/TD]
    [TD]
    问题数量
    [/TD]
    [TD]
    问题层次
    [/TD]
    [TD]
    启发式策略类型
    [/TD]
    [TD]
    幼儿发现
    [/TD]
    [TD]
    幼儿表达
    [/TD][/TR]
    [TR]
    [TD]
    教师一
    [/TD]
    [TD]
    3
    [/TD]
    [TD]
    1层
    [/TD]
    [TD]
    顺问
    [/TD]
    [TD]
    2种
    [/TD]
    [TD]
    2种
    [/TD][/TR]
    [TR]
    [TD]
    教师二
    [/TD]
    [TD]
    4
    [/TD]
    [TD]
    2层
    [/TD]
    [TD]
    顺问、追问、鼓励
    [/TD]
    [TD]
    3种
    [/TD]
    [TD]
    3种
    [/TD][/TR]
    [TR]
    [TD]
    教师三
    [/TD]
    [TD]
    6
    [/TD]
    [TD]
    3层
    [/TD]
    [TD]
    顺问、追问、反问、小结、鼓励
    [/TD]
    [TD]
    4种
    [/TD]
    [TD]
    5种
    [/TD][/TR]
    教师们还在研讨中进一步总结了顺问、反问、追问、小结等多种启发式的教学策略,并深入讨论了这些策略对幼儿形成经验的作用:顺问(例如,“还有什么”)是浅层次的提问,能激发幼儿思考的广度,但缺乏深入性;追问(例如,“怎样做”)可以启发幼儿深入思考;反问(例如,“为什么”)能启发幼儿主动整理自己的经验,为探究行为寻找理由或依据。可见,以上三位教师的对比教学事件分析,不仅使教师们明确了问题的深入性、层次性与幼儿经验获得关系,还丰富了教师们启发式提问的多种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对比事件的研讨形式,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较好的教研形式。
    3.分层评析教学事件,帮助教师处理好记录方法丰富性与适宜性二者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教研,教师们要运用启发式的多种策略,激发幼儿富有个 性的记录方式,
    但在后面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还是出现了“幼儿记录方法越多,教学效果越好”的思想,甚至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十几种记录方法。为解决这个教学现象,我们采用了教学事件分层评析和启发式教研,步骤如下。
    第一层:选取一个有十多种记录方法的教学事件,全程观摩教学录像后,启发教师反思“活动中幼儿有多少种记录方式?”“这些方式都适宜吗?”“你认为哪些方式是适宜的,为什么?”“你认为哪些方式是不适宜的,为什么?”通过这些提问,使教师们初步思考丰富性与适宜性的关系。
    第二层:对应播放教师的启发性问题与幼儿的记录方法结果呈现的教学录相。启发教师反思“幼儿为什么会产生许多不适宜的记录方式?”“和教师的教学中的启发性问题有没有关系?”“教师的哪些问题导致了幼儿不适宜的记录方法?”这一层提问使教师们明确了教师的引导脱离了科学观察的实质,而一味地追求方法的多样,不引导幼儿讨论方法的丰富与适宜性的关系.是导致幼儿不适宜的科学记录方法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第三层:教师集体反思,应该怎样处理幼儿科学记录的多样性与适宜性之间的关系?启发大家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启发性要以教学的目标性为前提,科学记录的丰富性要以适宜性为前提的思想。
    教育事件的分层分析,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较好的教研模式,通过具有层次性的启发,教研目标巧妙地转变成了引发老师思考的问题,引导教师们思想或理念从混沌走向清晰。
    三、适度地归纳与提升,整合教师的新经验。巩固新理念
    教研组织者对教师们在教研中获得的经验要及时地总结,适宜地归纳与提升.这样会及时地巩固教师们形成的新经验。如在“激发幼儿主动科学记录”的教学研讨中,我们引导教师们集体反思,澄清了以下教育思想:我们应该解放孩子们的头脑,不采用机械单一的科学记录方法。激发幼儿去探究富有创意、富有个性的科学记录方式。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幼儿科学经验和科学能力的获得是核心,科学记录是幼儿科学经验的外在表达形式.我们应该引导幼儿积累丰富的科学经验,让幼儿的记录有可依据的载体。另外。能有效表达幼儿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经验的记录方法,才是适宜的科学记录方法。
    教研组织者的归纳与提升还要注意“度”的问题,提升得太高,教师们不理解;太低,就表象而表象,起不到归纳提升新经验的目的。所以.根据教师的领悟能力适度归纳,能起到整合教师新经验、巩固新理念的目的。
      
            关键词:园本教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6 09:39 , Processed in 0.03944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