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5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中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评析[/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对语言教育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总结,是学前时期实施语言教育的方向和准则。中美是两个在政治领域、意识形态、经济结构、教育发展等各方面都迥然不同的国家,通过对中美两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介绍、比较和分析,我们将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特点,也能更清楚地看到许多共同的发展趋势,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吸取别国教育之长处,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中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简单,而且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大纲》统一教学。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了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幼儿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幼儿园各科教学大纲》里也具体规定了幼儿语言发展的任务及目标,即培养幼儿准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幼儿园语言教学以口语教学为主,并且主要是在幼儿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来发展他们的口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口述法、游戏法等。各年龄班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逐步扩大和加深的,体现了语言教育应循序渐进的特点。可见,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更强调的是让幼儿正确掌握口语以及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相对繁多,各自的语言教育目的和要求亦相对不同,但总目标却是一致的,即要求“发展儿童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思想的能力,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与正确简明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从出生到8岁儿童早期教育适宜发展方案》一书中,我们可以较为详细地了解到美国各年龄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目标,如3岁阶段,要求成人通过经常与每一个幼儿清楚地说话,倾听他们的回答,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初期幼儿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刺激语言感官的发展。4-5岁阶段,在教幼儿学字母、发音及词汇前,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6-8岁阶段,目标是发展儿童用口头阅读、书写等形式进行交流的能力,并使儿童喜欢这些活动。教给儿童一些专门的或辅助的技能,以帮助他们实现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可见,美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更强调综合地发展儿童对语言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上述可见,中美两国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要求以及方法上是有所不同的,但在目标的制定方面,却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当前世界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共同趋势,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从社会需求看,近年来,中国社会环境发生了新的、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形成了大量的核心家庭,改变了过去常见的多子女家庭,以及几代同堂的家庭形式,无形中减少了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社会都市化,导致城市中可供利用的空间,尤其是留给孩子们的空间越来越小,幼儿的游戏场所骤减,以致于他们接触大自然,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自然随之减少。因此,中国提出把“发展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作为语言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对幼儿语言感受性的培养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作为开放教育的代表,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然主义教育。尽管近年来似乎有强调用正规方式传授学习技能倾向的出现,但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自由教育。反映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上,则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刺激性的环境,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指导,以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根本上强调成人应成为幼儿语言交际的对象和伙伴,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及交际能力,并且幼儿的阅读和书写亦是在丰富的环境中自发地进行。
    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及教育的一般规律看,首先,许多关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语言教育目标提供了大量的依据。根据许多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专家的理论,根据语言科学的内在联系和结构来科学地、系统地制定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将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思维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这一点已得到共识。另外,根据卡洛――乌尔福克和伦奇的语言学习范畴理论,中美两国都已摒弃了过去纯语言教学目标的做法,并将语言教学目标与其它方面的目标相互融合、渗透,在教育内容上重点整合语言知识、社会知识和认知知识;在教育活动方式上提但灵活多样,多种符号系统参与。主要强调幼儿语言学习系统的整合模式。
    其次,注重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语言信息交流频繁,成为每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条件和保证。而幼儿走向社会的主要途径也只能是运用语言和周围环境交流信息,因此,中美两国,当然也包括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都理所当然地把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当作是学前时期语言教育的一个明确的目标。
    同时,评析中美两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即是出现了文学化倾向。由于布鲁纳叙事性智能理论的运用,使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受到重视,而这些作品对幼儿品德、智能、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均具特殊意义。因此,中美两国都毫不例外地强调语言教育中文学性的体现,如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初步具有感知、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能力等。
    此外,重视阅读和书写的早期准备,也成为中美两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许多研究指出,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科学的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对幼小衔接以及幼儿一生的学习活动都将具有积极的作用。阅读内容主要以儿童经验为根据,活动形式以能引起儿童兴趣为宜。早期阅读准备是指:1.阅读的准备,包括听、说、看、认字等;2.书写的准备,包括手腕、手指动作的发展;3.空间知觉认图能力的准备。在这一方面,美国比中国做得更早、更重视,当然发展得也更好。美国专家认为应通过让儿童与文字进行频繁而有意义的接触,来提高儿童学习阅读的兴趣,并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早期阅读和早期书写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趋势。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启示,吸取美国教育的长处,注意在制定目标和内容要求时,考虑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应适应社会要求,把发展幼儿语言与认知、情感及个性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在教学上采取丰富多样、灵活运用的形式,注意在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劳动、游戏中扩大幼儿的人际交往,注意成人语言的示范作用,努力给幼儿创造一个学习语言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然地接触,毫无拘束地交谈,轻松愉快地学习语言。与此同时,也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做到语言教育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引导幼儿正确掌握和运用语言,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并且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早期阅读和早期书写环境,提高阅读兴趣,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通过比较,我们应明确的是,应尽快地在我国建立起一个既符合当今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更为完善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体系,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30 15:25 , Processed in 0.039814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