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中的百宝箱为蒙特梭利教具寻找替代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5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蒙特梭利教育包含了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五大内容,并根据教育的内容、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研究、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教具。同时,蒙特梭利也强调,教育不仅需要由文化资源所构成的教材,更要重视以幼儿自我为主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态度和习惯养成等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活动,并且始终重视新教具的开发。现在,人们在蒙特梭利教育中经常看到和用到的教具中,感官教具和数学教具是蒙氏比较经典、完整的系列教具,其余多是在实践中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教育方法的改进、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等等的不同来选择开发的。
         蒙特梭利教具虽然十分专业、科学、严谨、实用,但它绝不是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时必不可少、无以替代的。蒙特梭利教育的中心就是重视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和能力,强调为幼儿创造适时、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提供学习、动手、发展、独立的机会,要求教育活动中一切材料、活动的可操作性,那么我们就可以遵循这些教育理念和基本原则,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到教育活动中。虽然这些替代品、自制的教具可能不尽完善、精确,却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感觉教育
         包括了视、听、嗅、味、触五个方面。感官训练可促进感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的敏锐性,养成专注、集中的工作习惯,达到促进智能发展的目的。感官训练的教具也是从这五个方面,按照配对、序列、分类这三种属性来设计的。所以,寻找替代品时也要把握这个原则。
    视觉教具
    蒙氏教具实例: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等是给予幼儿关于大小、长短、粗细、薄厚等概念的,并按照各种概念进行相同物体的配对、建立级差序列等。
         ▲色板是让幼儿认识颜色,了解色差,进行分类、配对、排序的练习。几何图形嵌板、构成三角形等是让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分割和组合。
    家中替代品:
         ▲积塑类、拼插类或一般的木制积木等玩具,都是由各种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零件组成的,根据玩具零件的搭配情况,一般不难找出形状相同,但大小、薄厚、粗细或颜色不同的各种组合,每个组合至少要有三件以上,这样,就可以给予幼儿大小、长短、高低、粗细、薄厚等概念,并通过相互的比较进行排序;如果换为以颜色为标准的组合,可以从每种颜色一块来进行颜色认知开始,到每种颜色两块来进行颜色的配对,每种颜色三块以上来进行颜色分类等不同难度的练习;还可以按照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的不同搭配组合,认识几何图形,了解不同形状的分割、组成等。简单的练习之后,可以加大工作的难度,把各种不同条件排列组合出多种不同的配对、分类、排序的方法,让宝宝进行不同的尝试。
         ▲大小不同的碗或杯子,薄厚不同的书籍、杂志,家人各自不同尺码的鞋袜,长短不同的线绳、衣服,粗细不同的筷子等,都可以演绎大小、长短、粗细、薄厚的概念。家中的各种用品中,包含了各种颜色、几何图形和立体。
         ▲用自制的各种卡片,按照蒙氏教具的原理,自己确定尺寸、比例,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边做边学就更好了。
    触觉教具
         触觉练习是通过小手的接触给予幼儿感知不同质地、温度、重量,并通过触摸判断物体的练习。
    蒙氏教具实例:
         ▲触觉板、布盒、温觉筒、温觉板、重量板、实体认识袋等,都可以让孩子通过触觉来认识物体的温度、重量、分辨质地的不同等。
    家中替代品:
         ▲质地各不相同的衣服、粗糙、厚重的呢子,顺滑、柔软的丝绸,有条纹的灯心绒,结实、耐磨的牛仔布,以及凉席、台布、布艺沙发、塑料制品等等,时时让孩子摸一摸,体会它们的不同。有了一定认知以后,集中几样在一起,让孩子闭上眼睛摸摸,去判断都是什么东西。
         *几个玻璃杯或是其他的瓶子,倒上温度不同的水,就是温觉筒的作用。
         ▲被褥、沙发、桌子、柜子等木制家具,木地板,瓷砖或大理石地面,不同质地的物体在相同温度的自然环境中可以让人感知不同的温觉效果,这就是温觉板的目的。
         ▲一个布口袋,放入孩子熟悉的各种玩具、物品,让他用手去摸、判断出是什么;或让他按照要求摸取口袋中的东西,看看判断的正确率有多少,这就是家中随时可以用上、随时可以更换的实物认识袋。
         至于味觉教具、嗅觉教具,就更加容易了,油盐酱醋,各种食物、调味品,生活中、大自然里为我们提供了随手可及的、教具中永远无法包容下的数不胜数的材料,让孩子去体会、感知、了解。
    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练习的基础上,经过感官的准备,让孩子了解数学的一般概念。数有三种含义:数词――语言的数、数字――文字的数、数目――代表量的数,与实物结合的数量。进而让孩子学习数量概念和数的分类、组合、序列等知识,学会简单数学运算。数学的概念蕴涵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数学的学习也是生活的必须和“一切科学的基础(蒙特梭利语)”,那么生活中的数学怎么学呢?
         数词 每位家长在孩子1岁左右都会教孩子去背数1、2、3、4、5……这就是在学习语言的数。我国的古诗、民谣中也有将数词概念很好地融合在其中的例子,通过教孩子背诵这样的诗词、儿歌,会更加有趣味,更容易让孩子记住。
         数字 颜色鲜艳、印刷精美、设计新颖的各种各样的数字挂图、卡片,也可以自己制作数字卡片,让孩子逐步认识数字。在家里、外出时,也可以随处发现哪里有数字,让孩子去认识。
         数目 要求孩子能够将数与实物的量结合起来,一般要在2岁左右才能开始。用各种孩子常见的物品,如糖果、纽扣、玩具,让孩子学会点数,并将数字卡片一起用上。放上数字卡"1",摆放一颗糖果,数出"1";放上数字卡"2",摆放两颗糖果,数出“1、2”;以次类推,这就是蒙特梭利教具中的“数字与筹码”。一个练习,有数量概念、有数与量的结合、有数字卡与等量数量的对应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摆放时给孩子提一个要求,“能不能将糖果两颗、两颗排在一起放?”孩子会发现,像"1"、"3"等数目下无法做到两颗、两颗一起的摆法,总会出现一颗糖果没有“朋友”,于是又引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凡是有孤单单没朋友的就是奇数,都可以找到朋友的就是偶数。
         对0-3岁幼儿进行数学教育,除了建立数三方面含义的概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感官教育操作过程中积累的配对、序列、分类,比较大小、长短、高低、粗细、薄厚,组合分解等经验和概念的延续,感官教育中应用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继续沿用。
         由此可见,从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划分了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它们之间是有相互的重叠、联系,无法完全分割开来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信、独立、专注的性格,自发的、主动的学习意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智能和综合能力。只要把握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是否使用专门的教具并不重要。生活中找、生活中学,最自然、最实际、最简单的方法也许是最好的。
            关键词:蒙特梭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 02:24 , Processed in 0.03807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