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材料一样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供材料时,是否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材料一样时,表现一样吗?
    实录一
    在大班活动室里,杰杰打算做电话。他开始选择做电话听筒的材料。材料区里摆放着易拉罐、塑料瓶和一次性杯子。杰杰选择了塑料瓶,他将两个瓶口粘在一起,刚好变成了电话。“喂,喂……”电话的声音听不清。“剪两个洞就能听见了吧。”杰杰自言自语地说。可塑料瓶实在太硬了,他怎么剪也没办法剪破。于是,他又来到了材料区,这次拿起一次性杯子放在耳朵上,正好可以罩住耳朵作听筒。
    要接电话线了。在摆放线类材料的地方提供了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线,有棉线、电线、麻绳等。杰杰选择了电线。有了上次的经验,他首先请合作伙伴刘刘拿起线的另一头听自己的说话声。刘刘告诉他什么也听不到。怎么办呢?用管子吧。两人找来了网状有空眼的管子作为电话线,并准备将管子穿在两个杯子之间。杰杰还选择了较窄的双面胶,可是管子太粗,双面胶怎么也粘不住。他再用比较宽的透明胶粘了一下,管子固定住了,这样电话就完工了。
    杰杰和刘刘打起电话来。可是说来说去,似乎电话的收音效果不太好,说话的声音总是听不清楚。杰杰开始寻找原因:是这根管子不好,上面有许多小洞,声音都从这里漏掉了。找到了原因,小家伙又开始干起来了。他将原来的管子拆掉,找来了一根密封的软管把两个听筒连起来。“喂,喂……”杰杰又打起了电话,“我听清楚了。”
    实录二
    小翰是中班的幼儿。在探索声音的活动中,小翰和其他组员一起“找声音”。突然,他发现了一个针筒,觉得非常有趣,就试着用针筒抽水,抽满了再挤出,满足于对材料的反复摆弄。这时,我给他提供了一个盛水的瓶子,小翰开始将水槽里的水通过针筒转移到瓶中。“扑通扑通,咕噜咕噜”,同组的雅雅看到了他的行为后,问:“你在干吗?”“听水的声音……”小翰说。就这样,他们对水的不同声音开始了探索。
    思考
    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年龄特点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年龄越小,受无意注意的影响就越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不断提高,有意注意就会逐渐稳定。中小班的幼儿往往对于材料的本身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常常是先发现有趣的材料,在反复摆弄后,才可能产生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兴趣,从而开始有目的的探索。这时,教师为幼儿多提供一些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同类材料,会有助于幼儿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教师可以将一些主题内容有序地隐藏在材料中,当幼儿仅仅满足于对材料的简单摆弄而停滞不前时,教师可适时适当地提供辅助材料,帮助他们明确一定的目的。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对于材料的选择已有了较强的目的性。所以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应提供接近自然的“低结构”材料(如稻草、树叶等)和半成品(如赛车模型零件、电线等)作为辅助材料,以便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去想像和创造。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提供同一类的材料也要有不同的层面。如:在提供粘胶类材料时,可以有胶水,浆糊,宽窄不等的双面胶、透明胶,封箱带,强力胶等;在提供瓶罐类材料时,可以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铝质、铁质、塑料、玻璃等各种材料。丰富多样的材料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的有选择、有比较地使用材料,了解各种材料的不同质地与作用,并在反复尝试使用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的一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都应该注重鼓励他们自己参与材料的收集。因为幼儿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往往喜欢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材料的使用频率增加,材料的用途更加宽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的探索欲望不断增强。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当年龄小的幼儿对材料仅仅是机械地摆弄时,教师应该如何处理?
    编辑:cicy

             关键词:提供材料区域活动主题活动材料投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31 00:32 , Processed in 0.04004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