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幼儿尝试精神的实验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研究目的
    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很多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又由于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幼儿出现如下现象:胆怯、懦弱、没有主见、依赖性强、缺少勇敢精神、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面对以上教养工作中的误区,我们觉得迫在眉睫的改革是:
    (1)改革教养幼儿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素质,培养幼儿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以及自理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
    (2)改革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不能再是你教我学、一问一答式的灌输式的教育。
    由邱学华先生提出的尝试教学法,在小学、中学经过10多年的实践、论证、运用,如今已果实累累。尝试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能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孩子的心理特点,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尝试的操作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尝试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激励学生去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试一试,去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尝试教学有利于培养孩子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开动脑筋的良好习惯,它是培养孩子良好素质的一种途径。因此,我们觉得邱学华先生提出的尝试教学理论和方法,正是我们幼儿园所迫切需要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我们在邱先生的关心和帮助下,运用尝试教学理论,在幼儿园进行培养幼儿尝试精神的专题研究。
    二、实施方法
    实施对象:在北环幼儿园中(1)班、中(4)班各抽取50名幼儿为实验对象。
    时间:一年
    三、实施途径
    1.加强教师的学习,明确尝试教学的目的、意义。
    要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关键在于实验教师。我们认真学习尝试教学法的有关理论,提高对尝试教学理论的认识,明确尝试教学的目的意义。通过学习,教师懂得什么是尝试教学理论和方法,如何灵活运用。并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研究尝试教学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操作模式;
    (2)如何创设特定的尝试环境;
    (3)研究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能让幼儿去试一试。
    2.创设良好的尝试环境,激发幼儿进行尝试活动的兴趣。
    我们在园内布置了一个专为幼儿操作的尝试环境。里面有玩具、用具、自制玩具、半成品玩具、模型,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的用具、电气用具,大到电视机,小到一针一线。同时还利用班级内的各个活动角,如自然角、语言角、计算角、表演角、音乐角及创造性游戏的场景(娃娃家、医院、点心店、综合商场等),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尝试环境和操作活动的机会。
    环境的创设,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平时经常不乐意来园的幼儿来园了,平时天天晚来的幼儿早到了。幼儿每天早晨来园后,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个角进行活动,教师的语言指导多用一些“试一试”的语言,让孩子带着一定的目的和问题去活动、去尝试、去发现。如:让孩子玩小电珠的游戏时,教师给孩子提供手电筒、电动玩具、电线、小电珠、电池,看谁能先让小电珠亮起来。开始时,幼儿显得手足无措,怎样摆放小电珠也不亮。在尝试问题面前,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商量、交流、讨论了,这时教师给予指导,让孩子先玩一玩手电筒、电动玩具,看一看构造,经过孩子们的看、玩、模仿、操作尝试,小电珠都先后亮了起来。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给其他幼儿。就这样,活动室、各个活动角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同时,我们也经常变更活动室的内容,让孩子每一次都有新的尝试内容、新的发现,使幼儿的尝试欲望越来越高,越来越浓。
    3.将尝试精神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有计、体、美、语、常、音、各类游戏及思想品德教育等等。我们充分运用邱学华先生提出的“先练后讲”的尝试原则。先练――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试一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后讲――是教师给予幼儿操作者的正确指导、启发,评价与鼓励。我们还为每个活动提供充足的玩具、材料,便于幼儿的尝试操作。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操作机会。教师的指导语言应多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去试一试等。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每一次发现,每一点进步。
    以前我们觉得语言课、计算课、体育课上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可自从采用了尝试教学后,原来觉得枯燥乏味的教学变成了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使幼儿学得主动轻松。如:我们设计的计算课学习“四等分”,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掌握二等分的基础上,首先让幼儿用正方形的纸来尝试学分四等分(第一次尝试);其次,让幼儿用多种几何图形的纸来尝试学分四等分(第二次尝试);最后,是第三次尝试,我们将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难分的实物让幼儿分(如橡皮泥、小木板、肥皂等),并为幼儿提供了测量工具(如直尺、线、游戏棒等),幼儿会把不规则的橡皮泥,先搓成正方体,然后用直尺划分切成四块。我们开展了三次尝试活动,每次尝试活动都对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整节课轻松愉快,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学会了四等分。
    又如,我们设计的体育课,内容是纵跳触物,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设计了一个好听的名称叫“青蛙捉害虫”。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小树上有一只害虫,谁来想办法把它打下来。幼儿开展讨论后说:可用梯子爬上去捉,可用木棒来打,可用砖头掷,有的幼儿说可以跳起来打。教师启发说:我们用哪一种办法最简单呢。幼儿想到用跳起来打最简单。教师又引导怎样跳为最好呢?让幼儿试一试,跳一跳,教师给予正确指导。接着又一次激发幼儿,让他们扮小青蛙去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幼儿在游戏中练习纵跳触物。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通过试一试,跳一跳,练一练的方法来掌握纵跳的技能,同时培养了幼儿积极动脑,敢于尝试的精神。
    4.将尝试精神渗透在保育工作之中。
    幼儿园工作与小学工作的一个最大区别是保教并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为集体、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们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目标。那么如何在保育工作中渗透尝试精神呢?如何让孩子通过尝试活动来体现以上要求呢?
    (1)在活动环境中,增添一些自理能力方面内容的教学玩具,供孩子们尝试操作、练习。如:自制玩具一串串小葡萄,每一粒葡萄都用揿钮和钮扣连起来,幼儿可以任意拆拼,这一活动让幼儿学会按揿钮和钮扣。又如,我们制作的硬纸板小鞋,可让幼儿进行系鞋带的练习。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充分让幼儿尝试练习各种技能。
    (2)经常在同龄班的孩子中,开展一些自理能力方面的竞赛活动。如:穿脱衣服、鞋子,整理床铺,正确的刷牙,洗脸、洗手等比赛活动。
    (3)创造孩子参加劳动的条件。如玩水游戏,可让幼儿尝试着去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帕、小毛巾、小杯子、小碗,最后可发展到洗玩具,擦桌子、椅子等。
    (4)力争为集体做好事,轮流当小值日生,让幼儿当值日生为大家服务,从而培养幼儿学习独立做事,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尝试活动,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主动劳动方面、独立操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5.家园配合,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1)我们通过家长学校的活动,将培养幼儿尝试精神的意图、计划、方案让家长了解,双方了解孩子在园与家庭的情况,并让家长配合进行尝试实验前后的测查、摸底工作。
    (2)加强家长对培养幼儿尝试精神的意识,组织家长进行学习,让家长真正了解尝试教育的优点,学会运用尝试教育的方法。
    (3)利用橱窗、家园联系册、交流、谈话等方式,了解家园每天、每周、每月的情况,双方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力求做到步调一致。
    (4)家园共同活动,每月的家长学校活动,其内容紧紧围绕尝试活动的内容。园内的尝试公开活动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早操、律动比赛请家长来做评判员,家园运动会请家长来园共同参与,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赛,请家长来为孩子鼓劲,等等。
    采用以上的方法,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许多家长深有感触地说:“你们搞的尝试活动,孩子的转变真大,孩子回家后不再像从前任性、顽皮,吃饭也不挑食了,而且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爱问这个为什么,那个为什么。”
    四、实施效果
    经过一年的尝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1)尝试活动改变了幼儿的精神面貌,许多幼儿一改过去任性、胆怯、懦弱、依赖性强的缺点,取而代之的是大胆、勇敢、独立,有克服困难的能力。
    (2)尝试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幼儿通过尝试活动,操作技能提高了,主动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增强了,上课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人数增多了。
    (3)尝试活动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许多幼儿在家与在园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自身的卫生工作(包括早晚刷牙、洗脸、洗手、穿衣、穿鞋等),同时也能积极为集体劳动和服务。
    (4)尝试研究推动了幼教工作的改革,更新了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
    (5)尝试研究转变了家长的教养观念,对幼儿不再是百依百顺或强制压抑,而是要求孩子去试一试。
    我们在学期结束前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幼儿进行了测评与观察,结果如下:
    表l 幼儿对活动室(角)的兴趣的表现


    [TR]
    [TD]

    [/TD]
    [TD]
    人数
    [/TD]
    [TD]
    从来不去
    [/TD]
    [TD]
    很少去
    [/TD]
    [TD]
    有时去
    [/TD]
    [TD]
    经常去
    [/TD][/TR]
    [TR]
    [TD]
    人数
    [/TD]
    [TD]

    [/TD]
    [TD]
    人数
    [/TD]
    [TD]

    [/TD]
    [TD]
    人数
    [/TD]
    [TD]

    [/TD]
    [TD]
    人数
    [/TD]
    [TD]

    [/TD][/TR]
    [TR]
    [TD]
    实验班
    [/TD]
    [TD]
    100
    [/TD]
    [TD]

    [/TD]
    [TD]

    [/TD]
    [TD]

    [/TD]
    [TD]

    [/TD]
    [TD]
    20
    [/TD]
    [TD]
    20%
    [/TD]
    [TD]
    80
    [/TD]
    [TD]
    80%
    [/TD][/TR]
    [TR]
    [TD]
    非实验班
    [/TD]
    [TD]
    100
    [/TD]
    [TD]
    10
    [/TD]
    [TD]
    10%
    [/TD]
    [TD]
    30
    [/TD]
    [TD]
    30%
    [/TD]
    [TD]
    25
    [/TD]
    [TD]
    25%
    [/TD]
    [TD]
    35
    [/TD]
    [TD]
    35%
    [/TD][/TR]

    表2 幼儿参加科学探索活动的表现


    [TR]
    [TD]

    [/TD]
    [TD]
    人数
    [/TD]
    [TD]
    被动参与
    [/TD]
    [TD]
    很少主动参与
    [/TD]
    [TD]
    有时主动参与
    [/TD]
    [TD]
    经常主动参与
    [/TD][/TR]
    [TR]
    [TD]
    人数
    [/TD]
    [TD]

    [/TD]
    [TD]
    人数
    [/TD]
    [TD]

    [/TD]
    [TD]
    人数
    [/TD]
    [TD]

    [/TD]
    [TD]
    人数
    [/TD]
    [TD]

    [/TD][/TR]
    [TR]
    [TD]
    实验班
    [/TD]
    [TD]
    100
    [/TD]
    [TD]

    [/TD]
    [TD]关键词:尝试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31 03:59 , Processed in 0.038927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