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导的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决定组织孩子们开展一次调查爸爸的活动,让他们在父母帮助下将爸爸的近期照片、爸爸的姓名、爸爸的生日、爸爸的生肖等内容填写或粘贴在调查表中相应的位置上。
    那天,孩子们拿着调查表兴奋地走进了活动室,我们结合调查表开展了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对爸爸的外貌特征、生日月份、生肖等作简单的分类和统计。其中,为了引导幼儿观察爸爸是否戴眼镜这一特征,教师提问:“你们的爸爸都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孩子们有的说“他们长得不一样”,有的说“他们的名字不一样”,有的说“他们的本领不一样”,可就是没有人说爸爸戴了眼镜或没戴眼镜。于是教师转而叫他们与同伴观察比较爸爸的照片,看看有没有一样的地方。这下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这一特征并作了统计和比较。
    在统计爸爸的生日月份时,教师接着刚才的问题引导幼儿寻找爸爸们其他相同的地方。这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教师在地上画了标有l~12数字的圆圈,请孩子们根据爸爸的生日月份站到相应的数字圆圈内,再相互检查是否站对。然后教师请孩子们点数每个圆圈内的人数并记录在统计表中。
    在引导孩子统计爸爸的生肖时,教师先让每组选一个队长,拿一块他爸爸的生肖牌子找个圆圈站好,然后请其他孩子根据自己爸爸的生肖站到相应的圆圈中。没想到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出错较多,场面有些混乱,最后统计结果不准确,孩子们的情绪波动较大,活动只能草草收场。
    这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提问、情境创设对幼儿完成任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始,为了让孩子的思维不受束缚,教师用问题“哪些地方不一样”来帮助他们寻找爸爸戴眼镜的特征,结果他们说得不着边际,急得教师不得不用“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来扭转。细细想来“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依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改为“请你们仔细观察爸爸的照片,并和周围小朋友的爸爸的照片比较一下,看看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孩子就明确要看爸爸的外貌。看来,在逻辑性相对严密的活动中,教师提问的针对性以及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同样,情境创设有时会对幼儿解决问题产生催化作用,有时又会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障碍。在本次活动中,统计爸爸生日月份时,请孩子站在标好数字的圈内再点人数,一目了然,快速便捷。可用类似方法统计爸爸生肖就行不通了,一方面上一环节的数字标记会干扰孩子,另一方面圆圈排列的无序性和图片标记的难以辨识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先了解爸爸的属相,再去一一辨认队长手上的生肖图片,然后跟爸爸的属相比较,再决定站在哪个圆圈里。有些孩子要重复12次才能找到。如果采用每介绍一种生肖就请孩子举手确认,顺便点数统计会简单快捷得多。
    我们一直认为,教学活动目标能否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问题引导和情境创设。本次活动就是一个例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31 21:25 , Processed in 0.039292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