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幼儿心理理论的四条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3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日常对话中,儿童常常会对他人的意图、行为进行猜测和判断:

    “他以为……”

    “因为妈妈要外出,所以她很难过……”

    其实,这些与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有关的话语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作为对现实世界的表征,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不同,是肉眼看不见的。那么年幼的儿童能否发现在现实世界以外,人还拥有心理世界呢?是否知道人的行为是受心理世界支配的呢?在现实中,为什么有的幼儿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能从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中领会到他人的意图和想法,而有的幼儿却显得木讷,无法根据他人的行为来推测其行为背后的意图呢?

    心理学假设,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有心理活动,那么该个体就有心理理论。

    一、什么是心理理论

    所谓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据此对相应的行为作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心理理论实际上是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预测人的行为趋势的一套推理系统。例如,冬冬打开冰箱,是因为他口渴了想喝可乐,他以为冰箱里有可乐。在这里,儿童用到了常识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也就是说,儿童用“想”“以为”等与信念、愿望和意图有关的概念表示看不见的心理状态,并解释和预测看得见的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理论”是因为:首先,一旦获得心理理论,儿童就能用为数不多的概念和规则来解释很多的行为和事件。其次,心理理论具备理论的基本特征――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具有心理理论意味着幼儿能够区分现实世界与心理世界,能够区分表面现象与真实情况,能够根据他人的心理来推测其行为。对幼儿来说,这种对于心理的常识性理解是个体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理解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儿童只有在理解父母、教师、同伴的想法、意图和情绪等基本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才能和父母、教师和同伴进行有效的交往。而作为极端的反例,那些缺乏心理理论的自闭症儿童就无法实现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此外,心理理论的发展也能为幼儿接受学校教育打下认知基础。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谈论“想法”有助于幼儿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表达想法,学会反思。

    二、如何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尽管正常的儿童在4岁左右都能获得心理理论,到5~6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像成人一样对比较复杂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但是心理理论的发展还存在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获得心理理论并不意味着儿童能够运用这种能力来解决问题。例如,3~5岁心理理论能力好的幼儿,虽然能理解同伴很伤心,但不一定会去安慰对方。有些心理理论测查得分高的幼儿可能没有或很少有好朋友。这就是说,获得心理理论只能说明幼儿拥有了社会性工具,而如何使用或是否使用这一工具又会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有必要从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入手,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和使用。

    途径1:混龄交往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与儿童跟兄弟姐妹互动的机会有密切的关系。Remer(1994)的研究发现,有1、2个兄弟姐妹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任务中的通过率,是独生子女的2倍。Perner认为其原因在于,有兄弟姐妹的幼儿因为有了游戏伙伴,其从事装扮游戏的数量会大大增加,而装扮游戏作为合作行为的最好形式,能促进幼儿错误信念的理解。而Astington(1996)则认为,兄弟姐妹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因为兄弟姐妹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幼儿在交流中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认识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开始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思考。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异龄儿童间一起学习、生活、游戏会增加发生认知冲突的机会,这种混龄交往会创造“最近发展区”。他们之间会产生观点的相互挑战和冲突,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尤其是社会理解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大多数幼儿缺乏与兄弟姐妹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园的活动安排中,除了要组织同龄儿童间的交往外,还应安排混龄活动。在混龄活动中,年长幼儿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被年幼儿童理解,常常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述,试图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年幼的儿童则会向年长幼儿询问,并在行为和语言上进行模仿。因此,混龄交往常常会使幼儿超越自己的原有水平,达到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这种异龄之间的社会建构,能促使每个幼儿的能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

    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园也正在进行混龄教育的有益尝试。笔者认为,从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角度看,不仅要增加混龄交往的时间和频次,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交往的对象和方式。比如,研究表明,通过心理理论测试的幼儿与未通过测试的幼儿,即yes―no组之间的交往更有助于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而yes―yes或no―no组幼儿之间的互动对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所以有效的混龄交往应该发生在心理理论能力强和弱的个体之间。

    途径2:装扮游戏

    大多数研究认为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都需要共同的认知基础――表征能力的发展。Leslie认为,在婴儿期末出现的“用香蕉打电话”这类装扮游戏,就说明幼儿具备了表征能力(用香蕉来表示电话),这种能力也是幼儿理解自己与他人心理状态的先兆。装扮游戏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游戏,不仅需要幼儿有较高的表征能力,更需要有理解他人的心理表征以及与他人的观点相协调的能力。在装扮游戏中,幼儿置身于一个社会情境中,通过交流,幼儿发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情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同样是一块积木,有的幼儿拿它来当汽车,而有的幼儿却用它来梳头,这导致幼儿间观点的协商或冲突。也正是通过协商或冲突,幼儿会被迫重新考虑他人的观点以及对于现实的表征,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不尽合理。更重要的是,合作装扮游戏给幼儿提供了理解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机会。因为协商意味着要试图去理解他人的心理,例如,通过协商、讨论.幼儿知道了其他的游戏者想要什么,他们某个行为的意图是什么。与单独游戏不同,合作性装扮游戏中,幼儿间有时需要在游戏中对角色关系的理解进行协调,有时需要跳出游戏从现实的角度对某一角色或情境进行协商,从而使幼儿对别人心理有更高水平的理解。因此,装扮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改变已有心理认识的动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皮亚杰则强调,装扮游戏中幼儿与其同伴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协调能使幼儿逐渐意识到不同的观点,并解决认知冲关。

    鉴于装扮游戏对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中要保证集体游戏尤其是自由的集体游戏的次数和时间。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应建立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否则所谓的游戏指导和干预就会演变成对幼儿游戏的粗暴干涉,更不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此外,教师除了要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的题材外,更要帮助幼儿提高游戏的社会性,使之由个体装扮向集体装扮发展。

    途径3:故事及讨论

    不少研究发现,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个体差异与幼儿参与家庭中有关情感和因果关系方面讨论的机会有关。Ratner(1998)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反复与孩子一起阅读跟欺骗有关的童话故事,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社会互动的框架,这种互动实际上创造了语言和社会互动的环境,支持幼儿对心理表征理解的发展。所以,布鲁纳(Bruner,1983)等人认为阅读如同早期游戏,提供了一个在儿童与更具有知识的成人之间的一种“鹰架式”的互动。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人和儿童之间虽然由于对话而使阅读活动中断,但正是这种中断导致鹰架得以发生。

    例如,在阅读故事《勇敢的小裁缝》时,当读到小裁缝说“就在昨天我打死了50多个敌人”时,成人与幼儿之间展开了如下讨论:

    妈妈:他打死了什么?50多个什么?

    孩子:苍蝇。

    妈妈:对,但是他有没有告诉巨人。他打死的是苍蝇呢?

    孩子:小裁缝实际上打死的是50只苍蝇对吗?但是,巨人以为他说的是人,所以巨人对小裁缝是否杀死50个人表示怀疑。

    在神话故事中,有许多涉及到欺骗一真相、表面一实质、愿望一意图的情节。当成人与幼儿反复就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想法、情感、欺骗性行为或意图等进行讨论,幼儿就会逐渐学会用表示心理状态有关的术语来表征人的心理活动,并在心理活动和表现行为之间建立因果联系。心理理论是一种对于人的心理的理解能力,所以,如果经常与幼儿进行心理方面的谈论,幼儿会较早地意识到除了有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心理世界。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故事。例如,2岁以下的幼儿具有通过他人表情对他人心理进行推测的能力,因此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问幼儿“她为什么会哭呢”“明明为什么会表现出惊奇呢”等问题;对于3岁以上的幼儿,教师平时要多给他们讲关于心理理解的故事,然后让幼儿集体讨论。在故事讲述中要强调故事角色的意愿,以促进幼儿对于心理的理解。此外,在日常的故事讲述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去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意愿,让幼儿感受角色的所思所想。例如教师给幼儿讲了下面故事:丁丁到动物园去玩,他看到猴子很可爱,就想给它们喂点食物,但他没有看到旁边的“不许给猴子喂食物”的标牌。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丁丁认为他可以喂猴子吗,7他将会怎么做?”这类问题能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逐渐地意识到心理世界的存在,意识到信念和意愿等心理状态是因人而异且能够改变的。

    途径4:语言训练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工具,是了解不可观察的他人心理状态的媒介。人际互动实际上是各种心理状态的互动,而心理状态要依靠语言来表达。因此,即使是3岁的幼儿也知道心里想的“糖果”是无法与同伴分享的,但是心里的想法却可以通过语言与别人分享。借助语言,幼儿才能对错误信念进行表征,才知道别人所思与自己所想的不同。没有语言只靠感知很难建立关于心理状态的表征。

    许多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密切相关。一方面,语言能力越强的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测查中的成绩越好;另一方面,语言训练能提高心理理论能力o D unn(1 994)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幼儿心理理论测查成绩,与他们在跟父母、兄弟姐妹及朋友交流时所使用的关于心理状态术语相关的。这就是说,经常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特别是关于心理状态的交流,能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为了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教师一方面要创造机会让幼儿自由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内心想法,如可以在自由游戏结束后一起分享游戏经验,也可以在节假日后,组织谈话活动让幼儿说说假日里发生的趣事,以及自己当时心里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尽可能运用表示心理状态的术语,如“我想”“我以为”“我感觉”来表示内心想法。幼儿期是口语迅速发展的时期,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并帮助幼儿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叶小红 宁波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幼儿心理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3 20:39 , Processed in 0.077498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