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教师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3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师是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一)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探究性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答案更重要。但幼儿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探索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探究什么。因此教师在幼儿探究性活动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幼儿在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例如:幼儿对车非常感兴趣,但只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并不能进一步地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从研究轮子开始,引导幼儿思考:轮子是什么样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明确问题只是开展探究性活动的第一步,要保持幼儿探究的兴趣,还需要引导幼儿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在幼儿解决问题时,教师一般不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聚焦于问题的关键点或难点,并形成假设。有时,教师的引导不是为了使学习变得顺利或容易,而是使问题复杂化,以引发、促进更有价值的学习。在关于轮子和汽车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车轮会怎样?然后进一步引导幼儿做实验:让幼儿拎拎重物,再用小推车推重物;请一幼儿抱抱同伴,再让同伴坐在小车上往前推。幼儿在实验中发现轮子可以省力。幼儿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对探索轮子产生了兴趣,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哪些地方会用到轮子,轮子有何用处;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动手实验,发现了轮子要做成圆形的初浅道理;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想像未来的轮子、有多种功能的轮子等。接着,幼儿由此提出许多有关汽车的问题,他们对车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二)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幼儿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探究活动的过程,教师指导的关键是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发现、感受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是幼儿对自己活动过程的回忆,也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巩固;对教师来说,是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好机会,它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师除了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以外,还应该引导幼儿用美工、形体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例如:在“我眼中的恐龙”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眼中的恐龙,如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我眼中的恐龙”;将收集的恐龙图片剪下来,贴在壁画中;模仿恐龙的动作、叫声;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恐龙的故事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明确探究的问题,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并以多种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促进幼儿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发展。
    二、教师是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一)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幼儿的探究
    自主性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不管是探究的能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即使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幼儿的主动建构来获得。所以在探究性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幼儿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幼儿的探究。例如:一次下大雪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教师随即引导幼儿生成了一次活动“雪的世界”。教师先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在堆雪人的过程中,幼儿发现雪很松不容易堆起来,于是教师给幼儿提出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能让雪团起来?幼儿采取了多种办法,最后决定在雪上浇一些水,通过实际尝试,他们堆起了一个大雪人。接着师生又一起玩滑冰的游戏。教师一会儿推这个孩子,一会儿拉那个孩子。有两个幼儿走到老师身边说:“老师,让我俩来拉你滑冰吧。”在滑冰的过程中教师又给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滑得远、有的小朋友滑得近?孩子们经过反复实践后发现:滑的远近和鞋底的光滑程度及跑的力的大小等有关。幼儿在师生这种伙伴关系的活动中.既得到了乐趣,又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教师要以伙伴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探究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他们共同探讨彼此都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彼此之间有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彼此也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例如:在“了解原始人”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资料,共同分享所收集的资料,然后开始模仿过原始人的生活。教师与幼儿边商量,边寻找材料,共同用纸箱、树叶等建造原始人居住的洞穴;用树叶、线等制作原始人穿的衣服等。在制作衣服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用线将树叶串起来,这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因为用线崞树叶衲缠住后,一拉直,树叶就掉了下来。教师看到这种情景,并没有急于帮助幼儿将树叶串好,而是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并表示相信幼儿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尝试,幼儿很快想出了办法,用剪刀在树叶上剪一个小洞,将线串过小洞,把树叶串成了一串。正因为教师以这种伙伴角色参与幼儿的探究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三、教师是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其自我行为表现进行“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具体说,教师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反思教育活动的组织
    教育活动的组织是对活动目标、内容和经验的选择、编排以及具体的实施。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通过对活动组织的反思可以了解教育活动是否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幼儿是否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是否积极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由此生成新的探究活动。
    (二)反思幼儿的发展状况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教师通过反思幼儿的发展状况,可以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内容。例如,在一次“小猴摘桃”体育活动后,教师通过反思发现,刚开始由于教师低估了幼儿的能力,障碍物设置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容易就爬过去了,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增加难度的活动:在小猴摘桃的途中增添一个小池塘,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通过尝试想出许多的方法,如双脚一起跳过去;搭条小桥走过去;跑着跨过去等。每种方法孩子们都进行了实际操作。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纵跳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助跑跳跃的能力和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教育资源的利用
    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是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进行了“纸”的主题活动后,教师对资源的利用进行了反思:“由于活动前引导幼儿询问家长并从网上、书中查资料,收集了许多有关纸的资料,以及图片、录像带、图书、碟片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因此开展活动时幼儿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对纸进行探索。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如何在操作中查资料,记录造纸原料的演变过程,大多数幼儿能带着问题去观察,会按自己的意愿查找资料和选择操作材料,比较好地完成了活动。”通过反思,教师对如何利用教育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2年.
    2.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王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丁奕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教师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7 12:44 , Processed in 0.037647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