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幼儿园活动区“怎么教”的探索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一、 [/B]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社会向现代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能生存并发展的人?人们正努力打破传统的束缚,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各种探索实践。“幼儿园要教学还是不要教学?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怎么教?(即幼儿园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问题)”便是幼教专家们长期探讨的总轴,也是观念转变所在。幼教观念的不断变革,体现着幼教事业的持续前进,然而,怎样把观念转化为实践操作行为,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到底该怎么教?许多教师都存在这样的困惑:
    其一:依照心理学研究成果,3~6岁的儿童受其身心发展的限制,往往以游戏的方式来认识世界,那么教师在指导中又如何体现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
    其二:幼儿的发展是身心和谐的全面的发展,那么,在每一具体活动中,教师又该怎样突出某一特定活动的特点并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由于上述困惑的存在,往往导致实践操作中的极端化倾向。如有的教师不敢对孩子提要求,唯恐重蹈传统教育的弊端,以致教育活动散漫、无目的,把游戏变成了闲荡;而有的则以过多的规则束缚孩子,使儿童游戏变成了“游戏儿童”;也有的片面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多彩,而忽视研究每一具体活动对孩子发展的特有功能,把游戏变为纯粹模仿,而非真正自主的活动。
    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既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又易于在实践中把握操作的教育指导方法,即需要解决“怎么教”的难题。
    [B]二、 [/B][B]研究的内容与方法[/B]
    活动区是具有幼儿特点,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地练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并获取知识经验,以提供合适的活动区域、多样化的活动材料、情境化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得到可自主发展的场所。活动区实际就是一种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后的幼儿活动形式,它以其自身的优点已走进越来越多的园所。教师“怎么教”好在活动区中的幼儿,怎样使教学与游戏更好地得到优化结合,便是我园研究重点所在。其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

    [B]三、 [/B][B]探索与实践[/B]

    为了发挥活动区的最大价值,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和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发展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真正地全面发展,我园在一九九七年十月至十二月间的一年多时间里,展开了此项工作的认真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初步经验:
    (一)尊重幼儿的需要,创设可充分探索的肪程跫?/FONT>
    要尊重幼儿的需要,首先必须了解幼儿的需要。教师们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做好成长记录,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尽可能地提供孩子们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区中能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我们为幼儿设计和布置了各类活动区,既考虑适切性和兴趣性,让孩子愿意玩,乐于玩,又注意层次性和教育性,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发展,同时又考虑灵活性和多功能性,使之能根据教学和游戏的需要,适当进行变动。
    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操作性。皮亚杰研究的“知识的建构”理论提示我们,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采用直觉行动性思维方式,在通过对物体的反复操作中,才逐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没有操作就没有活动,也没有幼儿的发展。同时,让对幼儿的操作不仅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动脑操作、动口语言操作等,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保证适宜的目标,注重幼儿间的差异,安排适当的内容
    目标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标的达成度取决于幼儿发展基础以及发展的可能性,目标应综合诸方面因素,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发展。我们教师在确立目标时,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基础及可能性,给予幼儿跳一跳、摘得到的机会;同时广义理解目标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意义,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认知领域,让其扩展至情感、态度等多向维度,以全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由于幼儿存在着年龄和个体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我们每班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了各类活动区,每个区中有多种活动内容,有的侧重于粗浅知识的学习,有的着重于简单技能的练习和掌握,还有的则可让幼儿满足兴趣、好奇心等。如:小班幼儿喜欢摆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活动的安排要偏重于游戏活动,大班的幼儿思维力有所发展,知识面也拓展了,活动安排应偏向于教学活动,这样,也能为入小学做准备。如针对磁铁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在科学角中放了磁铁和铁、纸、塑料、布等制品,让幼儿在一段时间内自由地去玩,由他们操作、观察、思考、分类等,然后通过游戏“钓鱼比赛”或“送小娃娃回家”引出讨论:“为什么有的鱼钓起来了,有的钓不起来呢?”或“为什么有的小娃娃能回家,而别的小娃娃却回不了家呢?”从而让幼儿知道磁铁的性能和用途。
    (三)激发幼儿兴趣,伴随情感动力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3~6岁幼儿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活动中,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针对这一点,我们教师以强烈的“激趣”意识,掌握相应技巧,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因人制宜,以自己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与带动幼儿,并自始至终以鼓励、欣赏的态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留意捕捉能力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以新颖有趣的提问让幼儿身临其境,萌发相应情感,或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消除幼儿心理的紧张感,让幼儿更积极主动投入活动之中。
    (四)既定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教师们在指导幼儿活动时,主要分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另一条是教师在指导的同时,不断吸取幼儿身心发展变化的信息反馈,确定幼儿新的学习需要,实施、调整下一步指导计划,即既定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并针对不同年龄班、不同活动性质作出相应调整。
    (五)把握好教学与游戏结合的时机和度,努力追求教学与游戏的最优化结合
    优化结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认识蔬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区的生活角中投放了青菜和菠菜,结果发现有的孩子不知所措,有的则将两种菜分开;知道菜名的小朋友会告诉同伴,不知道的会跑过来问老师。第二天,老师准备了更多的青菜和菠菜,让幼儿捡菜,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这两种菜的特征,并通过分组捡菜比赛,提高了兴趣,这时,有孩子问是帮谁捡菜,听说是帮厨房阿姨捡菜,等会要烧给大家吃的,又有孩子建议洗干净再送下去。在以后的几天里,孩子们特别注意吃蔬菜,以确定今天吃的是青菜还是菠菜,感受了它们的不同味道。这种活动,既让孩子了解了青菜与菠菜的特征和味道,体会了劳动的辛苦,知道要尊重厨房人员的工作,幼儿又自始至终充满兴趣,让教学与游戏达到了最优化结合。

    四[B] 探索后的启示
    [/B]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必须贯彻落实《规程》精神,然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将这些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落实于教育实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两个转化,那就是将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将教师的教育行为转化为教育效果。而要实现这两个转化是相当艰难的,我园也正在努力争取迈出更大一步,我们希望我们已取得的一点经验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启示,并共同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授课形式,博采众长,结合自已的实际工作,通过创造--学习--再创造,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0 11:45 , Processed in 0.038146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