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园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我园开发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的历程
    1.课程的建立阶段(1997年9月-1999年7月)
    作为《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研究小组的课题组成员及第一批试点园,我园从1997年起在深刻理解《幼儿园工作规程》总的教育目标基础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课程理论与信息,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讨,并在课题组专家指导下,一方面参与编写《广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南》,另一方面积极筹备试点的各项工作,制定试点计划,确定试点班,培训开展试点工作的老师,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开展试点工作。在近两年的试点工作实践中,我园从指导思想到教育理念的确立,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组织形式、教育评价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我园第一阶段的课程改革与现代教育的价值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之间仍有较大距离。具体表现在:一是幼儿园对课程改革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仍停留在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上。二是对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幼儿园课程理论较模糊,因此出现盲目性和照搬,这样不仅没有把教师从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泥坑里拉出来,反而使教师陷进了环境布置的漩涡中,教师加班进行环境布置,眼里、心里没有了幼儿,只是为了要完成主题要求的环境布置,这就偏离了《广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南》的精神。三是在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理论支撑,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编制上得不到全面体现和落实。
    2.课程的反思阶段(1999年9月~2001年3月)
    在教师们的积极要求下,我园的课程改革由原来的一个实验班扩展到全园9个班开展试点丁作。我们对第一阶段的试点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教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的困惑与问题,如主题的来源、主题网络的制定、材料和信息的提供、师幼互动的关系和幼儿园与家庭及社区的合作等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改革。通过实践,在第二阶段我园开始明确了课程结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评价之间的关系,并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试点和改革。
    3.课程的发展阶段(2001年3月份开始)
    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前两阶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明确了教育改革必须要从本园、本园的文化和实际情况出发,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观察、记录、反思、实践”确立为该阶段需重点开展的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的园本课程。
    二、我园的主题探究活动课程方案
    (一)引进课程的理论依据
    我园的主题探究活动课程主要以以下几个教育理论为依据。第一个理论是由皮亚杰首先提出来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用情节真实并且丰富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的解决环境,以帮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支持并鼓励幼儿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主题探索的学习,来帮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第二个理论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使教师进一步明确对幼儿的看法,认为幼儿是“充满潜能的、强壮的、有力的,是与成人及其他幼儿相关联的”。第三个理论是由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学习进程有所不同,主张教育者应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非将他们单一化。除了以上三个理论,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理论在我园课程的开发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认为,上述教育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教育理论。由此,它们可以作为我园园本课程整体开发、全面改革的理论依据。
    (二)确定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体系。
    我园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教育领域目标、幼儿发展目标、班级学期目标、主题预成目标、教育活动具体目标。
    2.课程目标的作用。
    我园课程方案坚持目标的导向性,力求体现目标的三个作用:
    (1)把握好目标的预成性与生成性的关系,强调发展性。我园的课程目标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以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为重要依据,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儿童发展之间的差异性,将幼儿在该年龄段必须达成的目标和在活动中发展的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
    (2)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注重基础性。我园在编制课程目标时强调幼儿情感、态度、兴趣、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追求的是对幼儿终身受益和长远发展的价值,杜绝以牺牲幼儿长远发展利益来获取短暂效益的做法。
    (3)把握好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时代性。我园课程目标强调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并大量融人了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等等有时代特性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三)明确课程结构和内容
    1.课程结构。
    (1)活动课程。
    它是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强调儿童兴趣与需要的课程模式,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时负责提供认知材料,布置多样的教育环境,根据幼儿的个人兴趣和需要开展分组或个别活动,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体力、智力、社会情感。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应积极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注重让幼儿通过操作,学习周围的知识经验。
    (2)研究性课程。
    该课程是指以社会为中心,打破学科的界限,以幼儿的活动作为组织教学的形式,活动的内容由教育者的教育需要和儿童的兴趣来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幼儿所有的学习活动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课程模式。该课程以教育的计划性、整体性和灵活性三者结合的整合教学法为指导思想,从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力、经验、兴趣与需要出发,在幼儿周围生活中和已有经验中选取主题,各领域围绕主题选取活动,把各领域的教育内容自然结合起来,根据各班幼儿的不同特点,由浅人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制定主题和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2.课程内容。
    我园的课程方案从幼儿园的性质、保教任务以及幼儿学习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生活、学习、运动三种课程活动形态,教师的预成活动和幼儿的生成活动共同指向这三种课程活动形态。
    生活:旨在帮助幼儿形成最初步的生活能力,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主要内容有来园、离园的礼貌和安全教育,盥洗、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教育,预防接种、身体检查的健康教育、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交往礼仪的社交教育等等。
    学习:旨在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及潜能的开发,主要目标是满足幼儿好奇心和自发探索的欲望,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认知能力,形成幼儿交往合作的良好个性和品质,扩展和提高幼儿的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有语言、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等。
    运动:旨在为形成终身的体育活动兴趣打基础。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独立等良好个性品质等。主要内容有:体育游戏、器械活动、操节活动等。
    (四)课程的实施
    1.教育活动组织的主要形式。
    (1)集体活动
    我园的集体活动主要包括幼儿的饮食、午睡等日常生活,合唱、歌舞剧、童话剧等艺术活动,体育游戏、社区活动、混班混龄活动、小结和分享等活动。集体活动可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提供交流分享、表达意见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一个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我的机会。
    (2)小组学习
    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兴趣、能力,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编制不同的活动计划,创设不同的教育环境。全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师的要求,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活动:有些活动是教师预成的,是幼儿这阶段必须达到的目标;有些活动是按一定的要求,幼儿可以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来探索学习;有些活动则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按自己的意愿和方法来学习的。幼儿每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时间开展活动。这种组织形式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透彻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全面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从而密切师生的关系;另一方面幼儿有充分的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去建立自信心,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3)个别学习
    个别学习包括由教师依据个别幼儿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安排的活动以及幼儿完全按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的活动。幼儿在进行个别学习时,教师应时刻留意他们的活动情况,掌握教育时机,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随机教育,同时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及时为幼儿提供环境和材料。
    2.一日活动的安排。
    幼儿无论身处何处,他们所度过的每一刻每一秒都是在吸收经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均衡的发展,教师在运用幼儿园编制的一日活动安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动静的活动搭配。理想的活动安排是由动渐渐而静,由静渐渐而动。
    (2)给予幼儿独立探讨和进行社群发展的机会。幼儿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好动、好奇,他们需要群体生活,但合作的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在组织一日活动时要提供合作、群处的机会,让他们从中体验和学习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及合作分享的精神,同时也要依据幼儿发展需要,为他们创设可以独自探究以及可以共同学习的活动和环境,这不但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可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3)避免分科和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要考虑每一项活动的价值,并将所有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自然智慧等多元智能的活动都包含在内。
    (4)在时间的运用和分配上,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弹性地安排活动。
    3.教育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一个安排合理的环境,不但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同时还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户外场地分为各年龄班活动区、大型体育器械活动区、绿化观赏区、玩沙玩水区、感觉统合训练区、大型积木区、木工建筑区。各班应根据活动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户外场地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注意安全和引导幼儿进行自我保护。
    (2)专用活动室包括音乐活动室、科学探究室、美工活动室、多媒体电教室、家园恳谈室等。以上活动室是为幼儿能自由探索,充分体验而创设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专用教室,丰富幼儿的活动。
    (3)班级活动室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在创设活动室的环境时,应有周全的计划。我园把班级活动室划分为7个区,即语言阅读区、益智区、美劳区、角色区、建构区、沙水区、表演区。为了帮助幼儿遵守规则,刚开始我们可为每个区划定相应的范围,规定入区的人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活动区的常规则由幼儿与教师协商制定,入区人数由幼儿自己调整。同时,活动区的布置以及设施,应与主题活动相配合,根据主题需要和孩子的活动需要及时调整。另外,活动区的材料必须品种多、数量充足、可操作性强,特别是要有环保意识,充分使用安全、卫生的废旧材料,同时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在任何时候都能使用。
    (五)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内容。
    (1)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在每个主题结束时,教师通过幼儿活动档案对幼儿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包括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评价。
    (2)对幼儿活动情况的评价是指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进行的评价。内容主要是关于幼儿在每天所参加活动时学习目标完成的情况,幼儿的行为、语言表现等等。
    (3)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评价对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作出评价,共有38种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此略)。
    2.评价方法。
    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方法包括:
    (1)观察记录法
    教师在活动中重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利用录音机、摄像机、照像机等工具及时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应着重幼儿整体活动情况而非个别幼儿个案记载。
    (2)对话法
    教师每天都要有意识地与幼儿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和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及行为。
    (3)建立幼儿档案,从一入园开始为每个幼儿建立档案,收集能反映幼儿情感变化、行为表现等的各种信息,整理归档。教师、家长可从孩子档案中看到在园三年时间的发展变化。
    (4)反思法
    反思法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每天都要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调整不适宜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17 18:36 , Processed in 0.05327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