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个案分析――被忽视幼儿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0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关注是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趋势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在幼儿同伴关系干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与国外研究相比,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过分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的不足,采取以短补短的指导策略:比较重视实验环境中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而相对忽视有效干预方案在真实生活中的研究;一般立足于同伴关系不良幼儿的共性和相同需要,而相对忽视其个别差异;比较重视幼儿园中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培养,而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整合家庭资源共同致力于幼儿同伴关系的改善。
    本研究概况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兰州市某幼儿园2名被忽视幼儿为研究对象。幼儿A,男,1998年6月生;幼儿B,男.1998年10月生。具体采取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和单一被试研究法。
    研究程序分为3步,首先通过观察、访谈、测量获得被试幼儿在班级中的地位及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幼儿智能结构和同伴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以上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目标和方案;最后,实施教育干预.并对干预过程进行质与量的记录,并评估干预效果。
    干预活动采取以下思路――
    1.以长补短,以强带弱。本研究首先根据观察、访谈和多元智能的活动,确定幼儿的智能强项,然后针对幼儿的智能强项及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实施能发挥幼儿智能强项的活动,再投入适宜的活动,搭建发展幼儿同伴关系的桥梁,以提高其同伴交往的自信和能力。(见图1)
    2.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对幼儿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与教师、家长的访谈。寻找幼儿生活环境中影响同伴关系不良的因素,通过协商和讨论的方式,干预家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以期改善幼儿的生态环境,从而为改善幼儿的同伴关系和保持干预的效果创造良好环境。(见图2)


    幼儿A的个案研究
    个案情况
    幼儿A:男。1998年4月生。幼儿A的家庭是核心家庭,父亲浙江人,母亲甘肃人,均为小学学历,个体经商者,家庭月收人不稳定,月消费在2000元左右.属该市中等偏上水平。幼儿A一直由父母带大,四岁之前父母创业相对艰难.也相当忙碌。
    幼儿A2001年9月入园,全托,周五由母亲接回家。人园以来没有更换过班级,在升人中班时只更换了主班老师。幼儿A在班级中的表现呈现出退缩、交往能力缺乏的特点。其退缩突出表现为回避同伴交往、回避同伴间的矛盾冲突;交往能力缺乏突出表现为同伴沟通技能差、参与同伴活动技能很差,不能参与到同伴的活动中。
    智能结构
    综合对幼儿A的实地观察、与教师、家长的访谈以及“多彩光谱”活动中的信息,幼儿A表现出较强的数理逻辑智能和较差的社会智能,跨领域的活动风格是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沉思型的学习特点,在智能强项领域表现出主动性。还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而在弱项领域则多有回避、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图3为幼儿A在多彩光谱各项活动中的得分图,进一步说明其智能差异。


    从图1中可以看到,幼儿A得分相对较高的是数学领域的公共汽车活动、恐龙游戏和科学领域的沉浮活动,
    分别是0.83、0.74和0.76。社会领域的教室模型得分相对比较低,只有0.43,在各智能领域活动中是倒数第2的项目。在全班30个孩子的教室模型测验中,幼儿A的标准分数是一1.32,在全班幼儿中居倒数第4位。
    同伴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
    (1)亲子关系质量低下。幼儿A尽管从小主要是由父母带大的,可忙碌经商的父亲经常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才能回家。与父亲共同经营公司的母亲也忙于进货、发货,对孩子的需要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孩子与父母之间交往频率较低。质量较差。
    (2)缺少同伴交往的经历。由于家庭经常搬迁,在陌生的环境中家长非常限制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机会。母亲这样说:“幼儿A4岁以前我们都是在外面租房子住,经常会换地方。搬家主要考虑的是货物的安全和进货、发货的方便,为省租金,常常租一套一楼的大套单元房。人住的地方和库房在一起,因为有货,我们也就不愿意和别人多来往.就不可能让孩子独自出去玩耍,也没有时间陪着他出去。”
    (3)父母的教养观念有所偏颇,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家长比较重视自认为有利于孩子将来从事好职业的学习内容。比如英语、计算机等。而对其同伴关系的发展并不重视,特别是对其在交往过程中的困难没有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4)教室里缺乏该幼儿展示智能强项的活动。该班数学区材料贫乏,更重要的是教师很少引导幼儿使用这些材料或用这些材料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角是一个鲜有幼儿光顾的地方,同时,幼儿A在集体数学活动中参与的积极性低。
    (5)幼儿A也是教师特别忽视的对象。
    (6)教师和该幼儿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干预目标
    改善交往的数量――提高同伴交往的频率。扩大同伴交往的范围。
    改善交往的质量――提高同伴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同伴交往成功率,提高同伴交往回合数,改善同伴交往策略。
    干预过程
    针对幼儿A的智能强项,设计实施能发挥幼儿智能强项的活动以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自信和能力。在幼儿园里开展的活动包括。“纸牌对抗游戏”、“五点游戏”、“水果超市”和“围棋擂台”。在家庭中开展的活动包括,“谁来和我下围棋”、“我们一起去赛车”……
    设计和实施能改善师生关系的活动。研究者与教师进行讨论,以改善教师与幼儿A交往的频率和质量。同时,让教师参与幼儿智能强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让教师认识到幼儿的智能强项。
    设计家长教育活动。开展以研究者和幼儿园教师为核心的教育活动――研究者、家长、幼儿园教师之间的研讨(以下简称“研、家、园的研讨”)。同时,开展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家长沙龙。采用家长沙龙的形式。通过受欢迎幼儿父母的宣讲、家长之间的平等交流。来改善幼儿A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幼儿B:男,1998年10月生。幼儿B从出生到3岁的大部分时间与其母亲同住在姥姥家:3岁后白天通常由姥姥带,晚上回自己家由父母带;入园以后就不经常去姥姥家了。幼儿B的父母都是甘肃人,均为大学本科学历。父亲是兰州军区后勤部工程师。母亲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家庭月收入4000元左右,在当地属中上水平。
    幼儿B于2002年9月插入中班,为日托幼儿,此前没有入园经历。入园以来没有更换过班级。每天基本上由父亲接送。幼儿B在班级中的表现呈现出退缩和交往能力的缺乏。退缩表现为回避同伴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过度依赖老师;交往能力缺乏突出表现为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不能分享与合作、不能承受人际冲突。正如父亲所说:“这个孩子还有个毛病就是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躲,别人把他的东西抢走了。自己反而吓跑了。再有一个就是这个孩子‘志气大’,从不开口‘求’别人,别人的东西如果不让他玩,他就赌气,一下都不会动的.幼儿园里要是和谁有矛盾就不来往了”。
    智能结构
    综合对幼儿B的实地观察、对教师与家长的访谈以及幼儿B在“多彩光谱”活动中的表现.幼儿B的智能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智能。较差的社会智能,跨领域的活动风格是喜欢提问、对材料好奇,在智能强项领域表现出愿意参加活动、交流信息的特点,在弱项领域则表现出更容易受挫、回避、不愿意参加活动等特点。幼儿B在多彩光谱各项活动中的得分图(见图1),进一步说明其智能差异。


    从图1中可以看到。幼儿B得分较高的项目是科学领域的寻宝游戏、装配活动和数学领域的恐龙游戏。分别是1、0.67和0.73。社会领域的教室模型得分相对较低,只有0.31。在全班30个孩子的教室模型测验中.幼儿B的标准分数是一2.74.是得分最低的。
    同伴关系不良的主要原因
    (1)家长对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缺乏敏感性。幼儿B长期与有威胁性的同伴共处,经常处于防御状态。
    (2)家长过度保护,幼儿B缺乏平等的同伴交往经历。幼儿B除了最亲的几个家人以外,几乎不愿意与其他成人、同伴交往。
    (3)家长偏颇的儿童智能观、教育观,忽视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幼儿B的父亲根本没有把人际交往作为儿童智能发展的一部分,其关于同伴交往的教育观念可以归结为“树大自然直”。
    (4)教室中缺乏该幼儿能展示智能强项的活动。该班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幼儿B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幼儿B对科普知识非常感兴趣,对推理性游戏感兴趣.但是不愿在他人面前表现、不与别人交往的特点制约了其智能强项的展示。
    (5)教师没有及时将幼儿B引向同伴群体。初入园时的特殊情况使得教师对幼儿B格外照顾,幼儿B形成了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不愿意与同伴交往。
    (6)教师没能调动起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对幼儿B同伴关系的发展,教师曾经多次向家长建议,但在方法上没有给家长以指导。家长的态度是不反对教师在这方面的教育,但是自己在该方面不作为。
    干预目标
    1.改善交往的数量:提高同伴交往的频率,扩大同伴交往的范围。
    2.改善交往的质量:提高同伴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同伴交往的成功率;提高同伴交往的回合数;改善同伴交往策略。
    干预过程
    针对幼儿B的智能强项,投入适宜的活动。幼儿园里,在区角活动中先后投放“寻宝游戏”、“猜猜我的朋友是谁”等两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投放了“科普知识问答”。适宜的智能强项活动增加了幼儿B的活动积极性和交往主动性。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为了知道答案.幼儿B自发产生了主动询问的交往行为;为了能参加最喜欢的活动,主动提出了合作的要求;需要合作并连续进行多次才能完成的强项活动中,幼儿能连续发生多个回合的交往,减少了因独占材料而发生冲突行为。
    家庭中.活动主要有其父亲来组织实施。在初期,充当活动中的其他角色的只是幼儿B的父母。在第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家长进一步加强了“模拟开心100”活动,多次邀请大院里的小朋友一起参加。父母也发现,在活动中经常没有长性的孩子能在这项活动中坚持下来,乐此不疲,孩子的这种表现使父亲产生了“动动脑子”继续进行的想法。
    设计、实施改善师生关系的活动。与幼儿A不同的是,教师能够识别幼儿B的智能强项和感兴趣的活动。一方面。幼儿园里的智能强项活动设计指向于活动内容,使幼儿B在活动中的注意力指向于任务的完成,而相对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另一方面,教师逐渐加强了对幼儿B遵守规则的要求。
    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幼儿B在爸爸的心里是“那种心中特别有数、特聪明、特贼”的孩子,父亲经常吓唬却经常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研究者观察之后发现爸爸往往拿一些显然不可能发生的后果在吓唬幼儿B,轻易地被幼儿B识破。而使得爸爸的教育无效。在对照了研究者所提供的正面诱导的方法后,爸爸有所认识:“真的,我一直认为把后果说得越严重越能把他吓住,没有考虑到孩子一旦认识到结果不能发生就可能导致教育无效。”
    最初的家长沙龙对幼儿B父亲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小朵妈妈讲述对小朵人际交往方面的关注、培养后,特别是知道小朵3岁前和幼儿B一样是那种见了生人就会躲、特别胆小的孩子,而现在,小朵已经发展为该班中最受欢迎的领导人物,对其父亲的触动比较大。“真的,你不说,我还真看不出小朵也是个胆小的孩子。你们的这种做法真让人佩服,我们过去没有付出太多的耐心.好多事情忽略了。现在想想,他不愿意出门.交往的机会少,我们就没有想办法克服,还有我比较严厉,都不是太好,教育孩子真的太复杂,还是要多看看,多学学。”
    研究结果
    个案一、二的研究结果是,被干预幼儿的同伴关系都发生了显著改善。因为从研究的预备到研究的结束,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幼儿的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同伴关系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探索干预方案在改善同伴关系方面的作用,在干预前后,对全班稳定在园的幼儿使用多彩光谱项目中的教室模型和社会地图进行评估。从前、后两次评估的结果来看,全班幼儿平均的评估分数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幼儿A和幼儿B的改善相对于全班幼儿的平均增长有很大增长,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干预方案对被试幼儿同伴关系的改善是有效的。
    结论与讨论
    在幼儿生活的生态环境中,遵循多元智能理念.准确识别和把握幼儿智能强项、搭建以强带弱的发展桥梁,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幼儿的同伴交往,增强幼儿交往的自信心,优化同伴关系的质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干预研究中,关注智能强项、扬长促短的原则,尊重个别差异、度身定做的原则,融人生活、生态教育的原则,目标一致的家、园、研合作原则。是保证干预有效和长效的重要原则。
    在本研究中。被忽视幼儿同伴交往的质和量都有了显著提高,达到了幼儿同伴关系改善、交往能力提高的目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正确判断和利用幼儿的智能强项是干预有效的核心。
    本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思想为指导,充分地尊重、利用了幼儿的智能强项.这不仅为干预研究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干预过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设计和制定方案时,由于根据幼儿智能特点,度身定做有针对性的活动,注意并搭建了以强项带弱项的发展桥梁,让幼儿在自己比较擅长的活动中与同伴交往,有效地提高幼儿交往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并产生了诸多有利于同伴交往的行为。从而改善了同伴关系.发展了交往能力。多元智能活动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增加了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的成功机会。由于更多的成功会伴随而来更多的正向反馈信息,“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进了儿童做出更积极的反应”。
    改变了教师对幼儿的认识。智能强项领域的活动使教师有机会进一步认识幼儿的智能特点,这种认识可能有别于以往该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从而使教师可能根据自己的新认识调整对幼儿的期望,这种新期望被幼儿知觉和解释后会在活动中反映出来。”
    改变了同伴对幼儿的认识。智能强项领域的活动增加了同伴认识被干预幼儿的机会.提高了被干预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认可度,从而提高了同伴交往的质和量。
    改变了家长对幼儿的认识。幼儿在智能强项活动中的良好表现使家长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幼儿。对幼儿的表现产生更积极的情感。
    2.整合幼儿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是干预有效必要条件。
    本研究遵循生态学的研究思想,在幼儿真实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和家庭中.设计、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幼儿同伴关系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被研究幼儿习得了发展同伴关系的技能和策略.提高了其同伴交往的自信心和愉悦体验.同时也使家长和教师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与偏颇,获得了支持被忽视幼儿发展同伴关系、提高交往能力的一些理念与方法,从而全面改善了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干预有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具体改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良好的师幼关系得以重建.引发了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利用了相互接纳性的同伴交往。
    3.研究者、幼儿园、家庭三者有针对性的合作是干预有效的关键。
    干预方案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近年来干预研究的趋势之一。本研究中所采取的两种研、家、园合作方式,确保了干预实施的有效性。在了解家长实际想法和需求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讨论,避免了无视家长实际情况,让家长只能听研究者或教师讲解、被动接受布置任务的尴尬状况。干预研究过程中。以改善幼儿同伴关系这一实际面临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目标,研究者提供了有根据的、科学的信息和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方案,幼儿园提供了三方交流的平台和机会。针对不同家长受教育水平、职业等的不同,特别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差异。研究者和教师采取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合作策略.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配合。
    (龙红芝 甘肃省河西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幼儿园个案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18 22:03 , Processed in 0.037489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