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8:4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环境创设应当是一个“会运做的生命体”,不应被看成是被动物质,而应该是通过幼儿与成人积极作用后形成的有意义的情境。
    [关键词]环境创设、幼儿、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最能体现教育之魂的就是创设的环境,因为环境与孩子始终共存,孩子既可依赖环境,也能作用于环境,孩子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通过主题活动的整合,我认为环境是课程的载体,是支持幼儿社会性发展,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平台,是影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通过不断的总结,反思,我们也了解到,环境是可以说话的,是幼儿学习成长的最佳“记录”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由此看出,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如何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身心健全的发展,是新世纪反思型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的学习兴趣需要特定环境的支持
    幼儿感知觉和思维都是建在具体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尤其在主题活动中,抽象的概念很多,只有让孩子与环境互动起来,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故事“小猪的旅行”激发了孩子们开展“我会玩”的主题活动。有的孩子对我国很多著名的景点很感兴趣,他们根据自已的经验开展收集调查活动,将玩过地方的门票、纪念品等带到幼儿园,一起与同伴分享,并向同伴讲述旅行的经历。通过自己的活动与老师的讲解,孩子们逐步知道了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景点、风土人情、生活风俗。为此,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较多的操作机会,请他们将收集到的物品放到活动区,利用区域活动时间与同伴分享,并将自己喜欢玩的地方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主题活动在孩子们的自我分享和探究收集中慢慢拓展开来。从“到哪里玩”到“坐什么去玩”,体现了孩子们对“玩”的浓厚兴趣。为了让他们更深入的开展主题活动,我们一起利用一次性饭盒、吸管等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将本班布置成了“开心乐园”,创设了“我们去旅行”的环境布置。其中还将孩子们的相片与一次性饭盒结合起来,透过盒上打孔挖空的部位,可以看到每个孩子灿烂的笑脸,让孩子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角色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玩什么和怎么玩,而且通过玩认识了社会,懂得了规则。“请注意交通规则”就是在这一理念下创设的。这些充满童趣和乐趣的环境,很快把我们带到了孩子们的想像世界中去,触景生情,潜移默化地激励幼儿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构建。
    二、让孩子赋予环境以生命,让每一处环境都说话
    班拉图认为“人和环境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它们都仅仅量种潜在的性能,环境的潜能只有在特定的行为使之实现化之后才能起作用。同样的,人的潜能在未被激发之前,也并不发生作用。”如果环境具有生命,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因此,我非常注意墙面环境的布置。“大记录本”、“大展台常常能将孩子学习过程和学习经验记录、展示出来。引发幼儿相关的经验的整合,构筑新的知识。在作品展示中,给予孩子的是肯定与表扬,这样能增加其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将孩子们收集、整理、探讨的过程记录下来,并研究其轨道。不仅可以读出他们的思想,读出他们的理解,还能从他们的作品中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如我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垃圾怪”,还能跟它做“抛球读词”的游戏,将平时所学的内容通过墙饰及时的复习、巩固。孩子们在“天空”里自由的玩耍游戏,在“汽车”里聊一聊、说一说,轻松,愉快,自在。我们充分利用空间,让孩子与环境“对话”,让幼儿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他们潜能的资源。
    三、减少无用空间,发挥空间作用
    教育是将自然人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的行为告诉我们,他们喜欢隐蔽的空间,在隐蔽的空间里安全自由的活动、交流,是孩子们表达自我的方式。在了解到孩子的这以心理特点后,在班级的隐蔽处设置“宣泄区”,准备了抱枕、沙袋等,让平时有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尽情的发泄。这一效果很好,一张张哭丧的、愤怒的脸进去了,出来的是一张张可爱的、微笑的笑脸。这样,一种理解他人,认识自我,自我情绪控制的氛围就形成了。
    遵循幼儿发展的特点,把空间作为一个支持社会交往因素,让环境协助幼儿交流、谈话和互助,让幼儿学会做“社会人”。通过区域活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分享,自我保护、谦让、轮流、交换等社会交往技能。
    四、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环境创设须有弹性
    环境创设应当是一个“会运做的生命体”,如同幼儿的身心随时在改变一样。环境也会在幼儿的心智变化中改变。这就要求环境的创设须有弹性。教师要经常对环境进行修正,以回应幼儿的需要。如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了益智区,以为他们会在益智区里通过操作、探究,不断的构建知识经验。可是,一周的时间,进益智区的孩子越来越少。分析了原因后,我终于明白是因为给孩子提供的材料没有注重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孩子操作起来当然有困难。在更换了材料后,进区的情况大有好转。可见,环境创设不应被看成是被动物质,而应该是通过幼儿与成人积极作用后形成的有意义的情境。
    创设一个充满生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环境,来展示教育的品质,让课程的价值在师生和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走势。只要能激发幼儿学习与创造的欲望,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的身心获得最佳的发展,我们相信,环境创设将日益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要素。
    更多精彩内容在资源共享


              关键词:环境创设幼儿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4 08:19 , Processed in 0.040381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