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会沟通 】亲子沟通方式 有技巧有讲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0:15: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天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生活,但也许你并不知道与孩子说话的方式.在伍陆柒捌人格模板中对沟通有如下的解读:要学会沟通真诚、主动、坦率、简要地与人说话交流以及谦虚耐心地倾听。幼儿作为特殊的沟通对象,就要求家长掌握有关沟通的技巧,真诚主动的探求幼儿的心理,观察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沟通。有关专家提醒说与孩子沟通,用亲切的话语有利于沟通,所以家长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时,多说一些孩子理解,或能理解到孩子心理的童言。


    1、家长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


    2、家长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孩子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这时候就很需要家长的关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等话语,这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话改一改,比如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3、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4、在回答孩子的问话时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问:“妈妈,你要不要去买菜?”这个问题的真正意义其实是:“妈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说:“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听了必定会很高兴,因为这正是孩子当时的心愿。


    5、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要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


    6、在与孩子交流的话题上,可以经常变换新鲜的内容。

    常变换新鲜的话题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发生了什么事?”、“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小孩子最喜欢恐龙?”、“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问题,相信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时一些啰嗦的话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运用得当。


    7、家长要懂得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父母与孩子对谈的题材,大部分是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当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以上种种都说明了与孩子说童言有利亲子间的沟通的重要性,因此,父母在平时对待孩子提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就不应该只是答应而不兑现。而对于孩子提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能一味的使用严厉的词语来拒绝,以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因此,充分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反应是父母们应努力做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0 02:13 , Processed in 0.046196 second(s), 30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