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防范儿童的“城市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19: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眼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了大自然,进入了密闭、狭小的空间,随之而来的是,他们患了“城市病”。“城市病”大量涌现由于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离开了大自然这个天然的游戏场,进入了由钢筋水泥围成的密闭、狭小的居住空间,视力下降、肥胖、孤独、自闭、情感饥渴等各种问题随之产生,专家称这些孩子患了“城市病”。
                董佳夫妇平时工作比较忙,董佳的家离中心城区较远,暑假里,儿子无人能管。白天为了保证儿子的安全,董佳经常把儿子锁在家里。这样,董佳的儿子彻底成了“圈养”在防盗门内的“三电少年”,每天与电视、电脑、电话为伴,如果一天没看电视、没上网他就会手足无措。一个暑假下来,儿子不仅视力急剧下降,而且由于长时间没人陪伴,儿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明显比同龄人弱。除了这种人为的自闭现象,一些孩子还患上了一种“感觉统合失调”的病症,这也属于“城市病”的范畴。有些孩子视觉与四肢不协调,因此写字经常漏掉一些笔画而自己不知道,被老师批评为“粗心大意”;有些孩子听觉迟钝,上课时老师提问的时候总是“听不到”,被老师斥责为“态度不诚恳”;还有的孩子颈部肌肉乏力,上课看黑板的时间坚持不了几分钟就东张西望,老师则向家长投诉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
                事实上,这些行为本身并不是孩子可以左右的,而是受到生理发育的限制和制约。感觉统合失调还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孩子的成长。在现实生活中,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因为行为“古怪”,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常常无法得到公平待遇,久而久之在人群中被孤立起来,成为同学们不愿交往的对象。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孩子这些异常表现是因为身体的感觉器官和协调系统出了问题,反而片面地责怪孩子屡教不改,甚至骂孩子“不争气”。感觉统合失调影响了孩子学龄初期的学习和生活,这一时期,恰恰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萌芽时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道德形成的主要阶段。因此,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将严重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圈养”诱发“城市病”“圈养”是诱发“城市病”的主因,有多种原因和表现。孩子长期吃精制食物,造成他们厌恶养育健康体魄的粗蔬和五谷杂粮,孩子的身体或瘦弱、或肥胖。过度卫生的观念将孩子与孕育万物的风雨和泥土隔绝开来,让他们产生感觉统合失调。孩子长期居住在高楼大厦,远离儿童游戏,远离儿童天然的集体主义,产生了孤独感。孩子出门就坐车,闲置起造物主为行走而赋予人类的双脚,造成运动不足和运动失调。孩子能看到汽车和钱,却看不到日出的磅礴、日落的辉煌和地平线的壮美,导致心胸狭窄。孩子天天听到机械声和叫卖声,却听不到鸟儿的啼叫、林子的籁响、河流的吟唱,缺乏情感陶冶。孩子可以在商店买到各种水果,但不可以摘下树上的果实,导致收获感的失落。孩子可以得到各种电动玩具,但无处可捉一只带星斑的天牛和金龟子,远离了自然。孩子天天诚惶诚恐地看大人的脸色,而不是怡然自得地观察四季的颜色,会产生无名的焦虑。孩子不再听奶奶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因为家家都有好看的彩色电视机,导致亲情交流缺乏。孩子吃饭之前要吃大把的钙片和维生素,出门之前要听妈妈反复交待注意车、注意坏蛋、注意……造成焦虑传递。
                回归自然社会,防治“城市病”防治“城市病”不仅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而且是一个要让社会一起协助参与的问题。给孩子们创造有利于与其同龄人交往的圈子和机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孩子在学校以外的时间里,如果有伙伴一起娱乐,参加文体活动,交流谈心,有事可做,生活得很充实,就可以减少对“三电”的依赖程度。因此,居民小区应该自发或有计划地组织成立少年儿童俱乐部,给孩子们提供交友、集体活动的机会。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教育场所。让孩子们在一起,参与种菜、养花、养小动物等,让孩子通过亲身感受知道什么叫生命、责任、付出、收获。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懂得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有收获,养成热爱劳动,喜欢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喜欢与他人交往。
                同时,培养与孩子的感情,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父母挤出时间,与孩子经常在一起,增加接触的机会,多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及沟通,这对孩子成长有利。消除“城市病”还要靠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参与进来,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合作,亲近大自然,回归到真实的自然社会之中。家长和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寒暑假参加冬令营和夏令营,观察自然,参加农村中的各种劳动,使他们既能学到许多生活和劳动的知识,又能体验到自然的奥秘和乐趣,从而远离和防止“城市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3 23:49 , Processed in 0.055916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