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促进中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浅谈中班音乐活动中的模型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8 17:3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的儿童学习观认为,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学习,使儿童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身心发展,儿童应该是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中班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较小班幼儿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有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有能力提出自己对于活动的想法,然而这种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和能力还是要借助成人引导的。同样,正因为中班时期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即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最为突出,所以中班幼儿的自主学习是要建立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与活动形式上的。幼儿园的音乐活动由于其涵盖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所喜爱。在与幼儿共同分享优秀的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有其内在的模型——一些有规律重复的基本单位,不论这样的模型是体现在乐段与乐段之间,还是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或者甚至仅仅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的小节中,我们都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为幼儿的思维加工过程服务。那么,作为教师,怎样引导幼儿发现音乐作品中的模型规律,并且利用这些模型推进中班幼儿的思维加工过程,促进中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呢?本文将借助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谈一谈这个过程的一般步骤。案例一:打击乐活动《餐具交响曲》在幼儿园的中班阶段,我们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大多使用现成的乐器。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富有乐感的音色比比皆是,所以在原创活动《餐具交响曲》里,我为幼儿提供了瓷碗、不锈钢餐盘、塑料保鲜盒以及筷子作为演奏的乐器,幼儿每3人为一小组,活动中分别演奏碗、盘、碟,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图谱,并且以每种乐器的实物图片呈现,以便幼儿一看到实物图片就知道要演奏哪种餐具,减少了幼儿的记忆负担。当幼儿已经能够熟练地看图谱演奏后,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请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音乐A段的配器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演奏。考虑到如果不给幼儿丝毫的线索,就让中班的孩子以3人小组为单位创编新的配器方法显然很盲目,所以我又再次引导幼儿对大图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我原定的A段演奏方法如下。碗  饭盒  碗  饭盒  盘子  盘子幼儿很快发现了演奏的规律:先演奏一种乐器(即碗),然后另外两种乐器(即饭盒和盘子)一起演奏,接着再演奏第一种乐器,最后另外两种乐器一起演奏,我们暂且可以将演奏一种乐器这样的单纯音色称为A,将两种乐器一起演奏这样的复合音色称为B,幼儿立马发现了AB AB这样的模型。找到了配器的规律,他们自然都跃跃欲试。由于中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大都建立在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活动之基础上,提供可以让他们操作的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份小的、可撕贴的图谱,以便他们及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记录下来。在模型的启发下,幼儿由此创编出了BABA、ABBB及BAAA这样的新模型,当然,这其中的A、B都可以替换成不同的乐器,只要严格符合变换的规律即可。最后,幼儿创编出来的新的配器方案不仅形式多样,便于小组合作演奏,而且音效相当好!案倒二:歌表演活动《玛丽摘香蕉》在原创歌表演活动《玛丽摘香蕉》中,歌曲主要描述了一只叫玛丽的小猴子去山上摘香蕉,以及摘了香蕉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有趣故事。由于歌曲风格清新、活泼,歌词内容诙谐、幽默,富有表演性,所以我将其定位于中班的歌表演活动。又因为这首歌每唱完一句都有一个衬词“Hi—Lan’dey”,所以我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的重复部分“Hi-Lan’dey”。为了便于幼儿理解、记忆这个泊来词汇,我便赋予这个衬词一定的意义,即为小猴子玛丽加油、鼓劲儿,希望它能摘到更多的香蕉,以此将幼儿带入游戏的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尝试| XX X |的基本节奏型,用拍奏铃鼓表现这个衬词。在第一次设计执教的过程中,我发现由于歌词内容过长,且没有任何重复的情节,这就给幼儿表现“Hi-Lan’dey”处的基本节奏型造成困难,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说出“Hi-Lan’dey”一词为小猴子加油,连说都说不清楚,就更不用提用铃鼓表现基本的节奏型了。通过课后研讨,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运用慢速、清唱的方法结合夸张的身体语言,提醒幼儿很快发现这样的模型——教师每唱完一句歌词,接下来必定是为小猴子加油时要说的衬词——Hi-Lan’dey。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幼儿的主动倾听状态更加积极,且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紧张,而且掌握得也更快,就连加入铃鼓演奏衬词| XX X |的基本节奏型都很自然。可见,教师在音乐活动中的语言、动作、歌声都是帮助幼儿发现模型的“秘密武器”。案例三:韵律活动《小雨和花》在中班韵律活动《小雨和花》中,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小雨和花的角色。其中,在A段音乐处,扮演“小雨”的幼儿随乐做“小雨”落下、浇在“小花”身上,并敲醒“小花”的动作,但由于是初次接触音乐,幼儿不清楚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落到“小花”的身上,也不知道敲醒“小花”时要敲几下。于是,教师提供了这样的图谱:四朵排成一排形态各异的小花纷纷仰起头,微笑着张开嘴巴做喝雨状,而在每朵小花的上方都有一片雨滴。教师在示范前,预先提出需要幼儿观察的问题:“‘小雨’在老师说什么话的时候落在‘小花’身上,每朵小花敲了几下?”接着,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随乐在图谱上做“小雨”落下的动作,当到了“小雨敲醒小花”的乐句时,教师一边说“滴答”,一边合拍地敲击两下小花的图谱,当同样的语言和动作在A段音乐里重复做了四遍后,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教师抛给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当老师说“滴答”时就是小雨落到小花身上的时候,并且每朵小花相应地敲两下。在幼儿熟悉这样的模型后,当请他们创编雨点落下时的不同动作姿态以及落在同伴身上的不同位置时,幼儿就能遵循模型的规律,不论小雨怎样落下、不论落在“小花”的什么部位,只要在“滴答”处敲“小花"两下即可。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模型的规律,有利于幼儿利用模型进行表现,甚至运用模型进行大胆的想像和创造。B段音乐里,另一种模型的规律则更加明显。在这段音乐中,调皮的“雨点”逗起了“小花",它先往左边洒洒,接着往右边洒洒,最后在中间洒洒,“小花"则要随“雨点”洒下的方向调整自己身体的姿态。由于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在空间概念上能区别前后、中间,不少幼儿还能分清左右。那么,教师只要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浇花的动作是先左后右再中间这样的模型规律,再结合“不给你喝(往左边做洒水的动作),不给你喝(往右边做洒水的动作),给你喝吧(在中间做洒水的动作)”这样的逗乐性质的情境性语言,使得幼儿在结伴游戏中,记忆动作的负担大大减轻。因此,幼儿不但能够兴味盎然而且会感到更加从容。可见,在A、B两段不同的模型规律的帮助下,幼儿不仅记住了动作,以及动作和音乐结合的规律,而且运用模型的规律进行创编时也更加轻松愉快。案例四:音乐游戏《握手舞》中班末期的音乐游戏《握手舞》,它所体现的模型有别于前面提到的几类重复性质的模型,而是更多地体现了逐步累加式的模型。幼儿在学习这个音乐游戏时往往在延长音sol和急停音mi的反应处遇到了困难。因为他们不清楚每一段乐曲的最后,到底要有几个sol—mi模型,要反复和几个不同的舞伴在一起握手。作为教师,我们知道乐段每重复一次就增加一次sol—mi模型的重复。那么,我们让中班幼儿学习这个音乐游戏时,可以用什么更加直观的方法让他们发现这个特殊模型重复次数逐步累加的规律并且正确地做出反应呢?经过研讨,我们发现:通过身体动作的累加帮助幼儿感知的确也是一种相当合适的方法。当幼儿初次接触到《握手舞》的音乐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示范表演:在延长音sol—mi处,第一次示范抬起一条腿;随着乐段的不断增加,我们可以在sol这个音处逐步加入再抬起一条腿、一条腿跪地、另一条腿跪地、一只手肘着地、另一只手肘着地,最后是头点地,让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和乐句的关系,尽量让幼儿先说出他们观察到的模型,即“每增加一遍音乐,动作都比刚才多一个”。如果幼儿实在说不出来,教师也可以再做一遍,帮助幼儿发现模型重复的规律,进而在运用身体动作感知特殊模型逐步累加的基础上,顺利迁移到音乐游戏中,甚至可以提高游戏的难度,将握手交换舞伴改成找到同伴,并在mi这个音处玩双手击掌、躲避的游戏,大大激发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运用模型策略,促进中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为幼儿提供有模型的观察对象。在为幼儿提供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要抽象出音乐作品中的一些理性的东西,即模型,从而提升幼儿思维加工的方式,由此可见我们首先要为幼儿提供有模型的观察对象。正如《餐具交响曲》中体现ABAB创编规律的大图谱;《玛丽摘香蕉》中每唱完一句就有的“Hi—Lan’dey”;《小雨和花》A段中的“滴答”,B段中的“左边、右边、中间”;《握手舞》中乐段每增加一遍就增加一个动作等等。只不过这些模型有的明显,有的则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模型的眼睛,才能引导幼儿发现模型。其次,运用各种策略帮助幼儿发现模型,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模型对音乐作品进行再现。提供了具有模型的音乐作品后,教师更加重要的任务是运用各种策略,帮助幼儿发现模型,从而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模型对音乐作品进行再现。教师可以用到的策略如《餐具交响曲》中的大图谱,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明确每一拍演奏什么餐具(乐器),而且可以让幼儿发现演奏的规律;再如《玛丽摘香蕉》中教师运用慢速、清唱的策略,帮助幼儿明确歌曲每唱完一句就有一个为小猴子玛丽加油的声音“Hi—Lan’dey”,从而让他们明确什么时候拍奏铃鼓为玛丽加油;又如《小雨和花》里四幅“小花喝雨图”的运用,通过教师和图片的互动,帮助幼儿发现了A段的模型,并且明确了在音乐的什么时候“小雨”要落在“小花”身上敲醒“小花”以及敲几下,B段时教师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幼儿明晰了“小雨逗小花”的空间位移关系;最后,在《握手舞》这个音乐游戏中,教师运用动作累加策略,帮助幼儿理清了延长音sol是按照“每增加一次就多一个动作”的规律进行延长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幼儿主动地运用模型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当幼儿熟悉模型,并能运用模型对音乐作品进行再现时,教师则需要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总结模型规律这一思维加工策略,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我们之所以要帮助幼儿发现模型、运用模型对音乐作品进行再现,其实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幼儿能够主动的运用模型的规律总结的思维加工策略,发现模型哪些地方是可以替换的,从而提出新的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在《餐具交响曲》中,当幼儿熟悉了ABAB的模型规律后,幼儿就可以主动地运用模型的规律尝试创编新的配器方案,个别小组甚至打破了ABAB的模型规律,主动地生成了BABA、ABBB、BAAA等多种模型,又因为中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还离不开具体的操作,所以教师还为他们提供了小图谱,有效地表现了幼儿探索及思考的过程,方便幼儿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成果。而在《玛丽摘香蕉》中,教师帮助幼儿明确了何时为小猴子玛丽加油后,幼儿很自然地撇去这一部分的记忆负担,轻松地将拍奏铃鼓创造性地改编为拍击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从而更进一步地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在韵律活动《小雨和花》中,幼儿只要记住A段的“滴答”和相应的敲击同伴两下的动作,就可以在B段的“左、右、中间”轻松地迁移自己的经验,运用各种姿态表现雨滴从空中落下的形象,最后在“滴答”时可以创造性地落在“小花”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当幼儿掌握了《握手舞》中延长音变化的模型后,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出挑战,将逐渐累加的动作替换成单纯的握手动作,正因为幼儿对模型的特征已经心中有数了,所以即便不断改变玩法,幼儿还是能够很快地成功应对新的挑战。编辑:cicy         关键词:浅谈中班音乐活动模型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4-28 03:49 , Processed in 0.03772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