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的价值与实施要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2:4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幼儿观察记录是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什么是观察记录、为什么要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如何在幼儿阶段有效地开展观察记录活动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幼儿;观察记录;幼儿教育
    一、什么是幼儿观察记录活动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1]它有三个特点:目的性、持续性和概括性。而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记录就是把听到的话、发生的事、看到的景写下来的过程。因此,幼儿观察记录就可以定义为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得,用不同的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结合自己的想像记录下来的过程。需要明确的是幼儿观察记录的主体是儿童,教师处于辅助地位。幼儿作为记录的主体,他既是记录者,又是被记录者。幼儿自己的作品(如图画、泥工、拼图等)以及幼儿对某一现象或自己思维过程的记录(如科学实验的记录、植物角的观察日记等),都是幼儿以自己作为观察对象的记录。教师作为辅助,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幼儿的图示记录进行指导、解读以及诠释等方面。[2]
    二、为什么要在幼儿阶段开展观察记录活动
    (一)科学开展幼儿教育的需要
    幼儿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只有有效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教育才是发展性的教育,它也才能产生正向的功能。在幼儿教育中,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发展性,但这种独特性和发展性的实现和延展需要教育为其提供适宜的土壤和水分。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而幼儿观察记录作为幼儿展示自己思维、想像、情绪情感的平台,它对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充分发掘它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健康地开展。
    (二)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自我意识、自我独立的萌芽期。幼儿阶段也是想像力最丰富,好奇心最盛,动手探索欲最强的时期。适时、适度地对幼儿的探索行为予以支持和引导,有助于促使幼儿在自主的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观察记录的教育手段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向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激起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最重要的是幼儿观察记录能够使儿童成为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从潜在的自发、自在的探索者走向自主自为的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个体的主体性实践和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3]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幼儿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需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并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通过观察记录活动,教师就能迅速地了解并掌握幼儿的操作情况,了解其思维模式,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观察记录也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观察记录活动
    (一)观察记录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皮亚杰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2~7岁儿童的发展时期概括为前概念运算阶段,在该发展阶段儿童以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4]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在感知、注意、思维、表现时的目的性、兴趣点、持续时间都有所不同。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基于此,小班幼儿的观察记录侧重点应定位在现象、感受体验的记录上;中班幼儿观察记录的侧重点宜定位在材料、过程与现象变化等方面,在记录中要强调探究的步骤;大班的幼儿在观察记录中更宜强调思维的过程,同时兼顾材料、过程、结果的记录。实践证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还能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的想像力是丰富多彩的,创造力是令人称奇的,他们的观察记录形式也是异彩纷呈的。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通常选择粘贴、涂色、判断、连线、图形、数字、符号、绘画及实物呈现等方法进行记录,有条件的还使用情景照片、语言录音、活动摄像等。比较有代表性的记录形式有以下几种:
    1.动作表现。即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是最简单、最明了的一种记录方法。例如在小班“落下来了”的科学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的前提下,绝大数幼儿都能用动作来表现不同物体落下来的不同样子:在表现鸡毛落下来的样子时,儿童张开小手慢慢转着圈,表现从高到低慢慢飘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则用小手来回轻轻摆动着,表现边摆边往下落。
    2.语言表达。即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或情境通过言说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法相对而言对儿童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在下雨前,教师组织幼儿到室外观察蚂蚁搬家的情景。如果教师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的指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回到教室后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观察到的情景,这种语言的表述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符号记录。符号记录体现了更高的思维形式,它要求将直觉感受的事物通过抽象的符号表达出来,所以从动作表现到语言表达,再到用符号来记录已经不仅仅是表达形式的变化,还是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天生就具备符号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使这些闪光点得到发展。另外,在图形符号记录的表达形式中教师应该以幼儿为本,认可每个幼儿表现的独特性,鼓励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表达,这样幼儿的记录能力就会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4.艺术表现。除简单的符号记录外,绘画、粘贴、涂色等艺术形式也是幼儿喜欢的记录方式。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在区域角的小医院里,幼儿玩得热火朝天,明明捂着脸哎呦哎呦的来到小医院,大夫有模有样地检查后,边说边在病历上画出了病情――一个小娃娃、一颗硕大的牙齿、一条虫子、一把钳子……接着大夫就带着小病人去拔牙了。
    除此之外,还应有机整合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及集体记录等记录形式。个人记录是个人在探索过程中进行的记录,个体通过操作独立完成探索、观察、记录活动;小组记录是由几个人合作完成活动过程的记录。集体记录是全体幼儿将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并呈现给大家,通过群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集体呈现的、具体形象化的记录更适合小班幼儿;集体引领与个人相结合的记录更易于中班幼儿的参与;以自主创作记录为主的小组合作记录更能满足大班幼儿的成长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小、中、大班幼儿侧重的记录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它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灵活应用,从而使这种教育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教师在指导幼儿观察记录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记录的合理性
    幼儿观察记录的合理性包括内容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就记录内容而言,幼儿园的活动是多样的,但不是所有的活动内容都适合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幼儿观察记录主要适用于结构性较强的探究式活动。就形式而言,幼儿记录不能生搬硬套,死板教条,简单划一,而是要始终围绕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活动的目标来策划,而且在幼儿的记录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记录方法或思路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引导幼儿就讨论的问题思考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幼儿逐渐学习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思考,并最终达到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表达能力,实现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记录的尊重性
    孩子与成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不尽相同,孩子们所呈现出的记录往往需要用孩子的思维进行解读。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观察记录,不要一味地以成人的思维方式作为标准,来评价幼儿的记录,否则将禁锢幼儿的思想,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最终妨碍其健康成长。
    (三)记录的分享性
    观察记录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一是对记录内容做整理,以便呈现记录过程,探索发现的问题;二是发现幼儿学习租记录方式的一些特点并及时调整活动设计,进而为以后的记录和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四)记录的随机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机会,随时启发幼儿根据事物不同的特点进行观察记录,并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使观察记录成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同时,鼓励幼儿寻找合适的记录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记录能力。
    总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幼儿观察记录的呈现方式也日益完善和成熟,而日益完善与成熟的记录又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机整合、互为条件,观察记录活动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3
    [2]戈柔.对“记录”与“纪录”的再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8,(6)
    [3]于忠海.让儿童成为研究者.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l997:112
    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观察记录价值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13 05:52 , Processed in 0.040799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