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规则建立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4:1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班级规则建立途径(approach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lassroom rules) 班级规则又称班级常规,是指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各种活动时要遵循的某种秩序,包括教育常规和行为常规,其中行为常规又包括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幼儿行为规范、值日生制度、活动区规则等。良好常规的建立有多种途径:
      教育活动与教育常规相结合 教师在确定幼儿教育目标,制定幼儿教育工作计划时,均要有明确的常规管理目标与计划,即将教育常规管理的目标与计划纳入教育目标及计划之中,避免教育常规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常规管理的目标意识。此外,教师在具体组织某一教育活动时,也要有渗透意识,做到教育活动目标中有明确的教育常规目标。如,教师组织幼儿喷刷活动,其目标是:①学习用喷刷方法作画。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工活动的兴趣。③教育幼儿注意卫生,按要求收拾美工材料。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提出明确常规要求,并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幼儿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再如,教师组织阅读区活动,活动中教师必须向幼儿提出认真阅读、保持安静、不抢夺图书等要求。幼儿在阅读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必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鼓励幼儿提高自控能力。教育活动结束时,教师不但要评价认知方面,还要评价幼儿的常规情况。如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对看书认真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发展其坚持性。又如绘画活动结束后,教师不但要评价绘画的技能,也要评价绘画的习惯。这样,才有助于幼儿常规的养成。教师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教育活动中只注重认知的发展而忽略了幼儿常规管理;另一种是只注重集体教育活动中的常规管理而忽略了游戏活动中的常规管理。比如要求幼儿上课时大胆踊跃发言,认真听讲,而游戏活动中教师却撒手不管。总之,教师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使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礼节和规则。
      制定幼儿行为规则 制定合理必要的规则,不但可以对幼儿的行为实行外部制约,使之趋于规范,而且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必须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完成一定任务,对集体承担一定义务,因此建立各种生活制度和行为规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统一规则的制约下,全体教师对幼儿常规的要求才能相对稳定,从而达到一致性、一贯性的教育。
      幼儿的行为规则可包括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幼儿行为规范、值日生制度、活动区规则和其他规则。
      ①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幼儿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稳定性差,因此,更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和内容,使幼儿的生活有条不紊。教师要使幼儿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第一,时间分配的结构应该包括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活动,时间顺序应该动静交替、室内外平衡。第二,时间分配上,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与自选活动,安静活动与运动性活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都要有一定比例。第三,作息制度应富有节律性和重要性,又有连续性和顺序性,不使幼儿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第四,作息制度还应顾及地区、季节、气候的特点及幼儿父母工作的需要。
      ②幼儿行为规范。教师可对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常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幼儿行为规范系列,对幼儿的常规进行导向和约束。
      ③值日生制度。幼儿在教师委派任务中已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计划性,因而幼儿已经可以当值日生。为了明确值日生职责,加强对值日生工作的管理,培养幼儿对集体对同伴的关心,教师可制定值日生制度。
      ④活动区规则。教师根据各活动区的特点,结合教育常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则。
      ⑤其他规则。在感性经验中,教师具体管理班级、组织教育活动时,都有意无意地执行着一些似有似无的规则,如做操排队总是要求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教师可根据幼儿常规情况与管理需要,制定一些规则,如针对幼儿爱告状的特点,教师可定出规则:同伴之间发生冲突,互相商量解决,解决不了,才能报告老师。规则定出后,教师要注意观察、表扬自己解决问题的幼儿,慢慢地,班级里的告状现象会减少,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此外,教师还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有关规则。值得注意的是,规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外加的东西,教师就像在发布命令,一开始就要让幼儿以正确的行为方式掌握规则。随着幼儿对规则的熟悉和掌握,规则就逐渐内化为幼儿游戏、作业、处理相互关系的需要,这时,教师的作用就发生了变化。
      建立幼儿教育常规评估体系 教师对幼儿的常规发展进行评价,可掌握全体幼儿和某个个体幼儿的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调整计划与措施。学期初,教师通过观察与测查,对幼儿常规情况进行诊断性评价,然后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学期中,教师可设立“幼儿教育常规行为个案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的常规发展情况作记录。记录的结果可定期向幼儿公布,对发展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对发展较差的幼儿给予指导和帮助,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取得一致教育。学期末,教师对照学期目标,对本班幼儿的教育常规发展进行测查,结合幼儿个案卡,对每位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作为下学期班级目标、计划及个别教育的依据。
      教育常规与生活常规相结合 在教育常规管理中,教师要避免将教育常规与生活常规相割裂,避免教师重视教育常规管理,保育员注重生活常规管理。在常规管理中,同样要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将教育常规与生活常规结合起来。如,幼儿常规行为个案卡,就可将教育常规及生活常规的记录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2 14:04 , Processed in 0.039450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