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话的小轻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04: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红康幼儿园教师刘志红,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构建者、组织者、和材料的提供者,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体验如何就不会打扰别人休息。并通过提问、总结和游戏法培养幼儿不打扰别人休息的意识,教育幼儿关心和尊重他人。

    一、说学情:中班小朋友年龄刚满4岁,而且不少幼儿没有入过小班,就直接运上中班了,孩子们无论从知识、技能,还是道德养成和行为习惯都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说教材:近日,白昼一天天在加长,人们中午需要午休,可孩子有时不睡还闹的欢,我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教育内容的要求,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及课程整合的新理念,将语言、音乐、美术等学科都用在本课中作为教学内容。

    一、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从幼儿的知识技能、发展目标和行为目标三个方面,制定了如下几个目标:1、让幼儿知道怎样就不打扰别人休息;2、教育幼儿不要打扰别人休息;3体会和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的不同;4、教育幼儿要关心和尊重长辈。

    二、说重点、难点:中班幼儿知识缺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活动虽然我们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幼儿不打扰别人休息,教育幼儿关心和尊重长辈,但是,这是一个长远目标,短时间内很难内完成。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幼儿先掌握不打扰别人的知识。

    三、说教学方法: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及模式,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幼儿的学习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我采用了具体形象设疑法、多种感官感知法和亲切、生动谈话法,让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亲自体验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学习和总结,接受多方面的刺激和体验,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和兴奋感,从而通过教师的谈话提问法使幼儿大胆总结出每一过程中的目的要求,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趣味性和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A.出示“妈妈休息图”和“丁丁思考图”供幼儿思考问题,再通过出示许多玩具和学习用具供幼儿帮助丁丁解决问题,然后让幼儿任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B.为了让幼儿通过多种方法亲身体验,感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我采用了如下步骤:a、让幼儿亲自玩各种玩具,感知什么东西声音太响,什么东西声音低,从而自己总结得出有人休息时可以玩什么玩具,不可以玩什么玩具;b、让幼儿听故事,通过听觉体验和想象什么声音高、重、强,什么声音轻、低、弱,从而得知有人休息时自己应该是轻轻地说话;c、让幼儿通过听音乐做律动,进一步得知走路也有轻重之分,自己总结出有人休息时走路也要轻轻的;d、让幼儿听不同性质的歌曲,感知轻重、强弱、高低不同的音乐,体会有人休息时,自己可以听什么样的音乐,看什么样的电视;f、通过多媒体采集了一些切合幼儿生活的图片,给幼儿一个综合分析判断机会,让幼儿知道怎样做才是“听话的小轻轻”。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通过分析、总结分别从多方面引导幼儿自己总结出怎样就能做一个“听话的小轻轻”。并且还教育幼儿要关心和尊重长辈。最后,为了长久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性,还特为幼儿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供幼儿自由选择参加,进一步感知体会本活动的目标。

    五、说教学预想: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多种感官的感知和体验,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亲自体验并总结出了一些知识和道理,从而,启发了幼儿的智力,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同时也培育了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幼儿的自律性。

            关键词: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5-30 17:40 , Processed in 0.03893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