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园教师角色 [打印本页]

作者: jiaotianjiao    时间: 2018-12-20 18:29
标题: 幼儿园教师角色
                                                                                                 幼儿园教师角色(role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模式的总和。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托幼机构向幼儿进行专门的教育工作。0至6、7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都正处在从不成熟向初步发展的过程中,应突出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等角色。
  ①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儿童早期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而在情绪情感上具有很强的依恋心理。儿童早期的依恋心理,要求教师不只是一位教学工作者,而且是幼儿的养护者。“养护”不仅指对幼儿生理、生活上的照料,而且包含着对其良好情绪情感状态、健康人格、个性品质、社会性品质与行为等多方面心理发展予以积极的关注与呵护。为成为养护者,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以鼓励、支持、宽容、理解、尊重。“养护者”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是幼儿权利的保障者。儿童具有主动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内在潜力”得以不断展示的过程。因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主的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努力成为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者。二是教师为幼儿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与环境。适宜的气氛与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与儿童“内部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职责是给儿童提供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如创造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适用的设备和用具等,而且包括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精神环境,例如允许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教师应成为这一“有准备的环境”的创设者、维护者与管理者,使这个环境舒适、温馨、安全、有序。
  ②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幼儿对于社会的认识,对社会规范、要求的掌握,其社会性行为、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是使之接触、了解社会,开阔视界,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引路人。幼儿对社会积极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体验都是在其与教师的交往中完成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大部分内容都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如“我的幼儿园”、“我和小伙伴”、“团结、合作力量大”、“我的家乡”等主题活动;走向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活动,如超市购物,参观商场、公共汽车站、动物园,参观现代农业园区的无土栽培,了解城市河流的污水治理、环境保护等。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教师还为幼儿提供各种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教育活动,如国庆、中秋、教师节、母亲节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交往态度、能力与行为,如同情心、爱心、责任心、自制力、规则意识等。其次,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教学中的教导、引导、要求、强化等更是影响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为幼儿的认知,特别是社会认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现代社会正处在迅速变革时期,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都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时期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应承担如下角色:
  ①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教师对幼儿学习的支持体现在鼓励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学会求知、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支持幼儿独立自主地学习,教师需要给儿童的独立自主学习以更多的支持。二是支持幼儿合作学习。在传统课堂中,儿童绝大部分的学习都是“独自”学习,学习只被视为儿童个体的一种活动,这种学习是一种“孤独式”的学习。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应更多鼓励儿童结成合作小组,围绕某一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开展合作、交流、研讨,这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愿望,也会促进儿童的团体意识与合作研究的能力。
  ②教师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在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应从幼儿的教导者转变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幼儿在园里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学做事,学习过幸福的生活。因此,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不是靠教师简单地教知识、儿童学知识的过程就能实现的。教师的角色任务在于为儿童的整体发展提供促进作用。教师不仅应促进幼儿掌握牢固的知识和培养其继续学习的兴趣,还应促进他们的人格个性品质、社会性等多方面能力的生成。因此,教师不仅是教导者,更是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促进者,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儿童认知与智能的发展,包括给予儿童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认知风格(如求知欲、好奇心、探究心)等方面发展的指导与促进;促进儿童学习的动机,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儿童情感、行为、交往、人格等方面的提高与发展;促进儿童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态度与性向。
  ③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对幼儿园教师而言,研究者是指她们应成为教学研究的反思者,或者说是反思型的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更多体现在她能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理性的反思。教师的反思性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层次是反思课堂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以便作出决策;第三层次主要针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反省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伦理和道德等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www.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