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域活动指导:幼儿“偏区现象”的观察与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题区角活动是幼儿进行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它能够促进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更能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充分展现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中应做到观察先行,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主题区角活动的探讨。
    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三个主题活动:“我升中班了”“有趣的图形”和“我的朋友”,同时设置了与主题有关的区角。以主题“我的朋友”为例,我们开展了“大家一起来表演”“朋友照相馆”“名片设计处”等区角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观察到了这样的情况,即幼儿在活动时普遍存在着偏区现象。幼儿特别喜欢在表演区和操作区游戏,每次区角活动时,总要因为表演区和操作区的人太多而产生矛盾。我认为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也不利于幼儿相互之间的交往。因此,我们对活动中的“偏区现象”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因幼儿兴趣不同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幼儿的个性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而这些不同之处会影响他们对活动区的选择。比如:活泼好动的喜欢去表演区,文静内向的爱去图书区,动手能力强的去操作区。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采取了“将兴趣、特长带到其他区域”的方法来纠正“偏区现象”。例如:今天娃娃家买了一本新书,让喜欢看书的张芮呜去讲故事;请李玉妹去结构区表演节目……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兴趣去其他的区域活动,既参与了活动又发挥了特长。
    二、因对其他区域不了解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有些幼儿比较胆小,不愿意去不熟悉或者有一定难度的区域活动,这就需要老师带他进入区域,适时地给予帮助,让他玩遍所有的区域,了解了活动方法后,再放手让他自己活动。这样他就不会因为不了解而偏区了。
    三、因活动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各个活动区的活动方式都不同,表演区的幼儿可以拿着道具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形式很自由;建构区可以利用各种材料搭建自己喜欢的东西。因此,这些区很受幼儿欢迎。反之,如美工区、操作区则有一定的要求,活动内容、方式也比较单一,幼儿很快就不喜欢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尽量丰富、改变活动的方式,将单一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将穿纽扣改为穿“项链”,可以红绿相间地穿或方圆相问地穿,也可以自己设计,穿好后戴在脖子上或者送给好朋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四、因材料投放而引起的“偏区现象”
    活动区的材料投放很关键,教师要经常丰富、更换材料。怎样的材料幼儿才喜欢呢?第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二,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变通性和游戏性;第三,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不断重复地游戏。
    其实,引起幼儿“偏区现象”的原因还有很多。幼儿的“偏区现象”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找准原因,分析综合,最后采取对策,并实施正确指导,使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区域活动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8 00:20 , Processed in 0.040614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