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与社会性发展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0年代末以来,我国心理学界及幼儿教育界,开始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并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成果。如:冯晓霞(1991)在《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中,提出了婴儿早期的社会性情绪的积极性表现;周宗奎(1992)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揭示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在《婴儿心理学》中阐述了“社会情感“亲子交往“同伴交往”自我系统”等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庞丽娟(1994)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幼儿教育》中谈到了“儿童依恋的发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移情的研究”和“幼儿教师的期望与幼儿发展”等问题;由陈会昌主持全国协作研究的《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历时3年,于1994年发表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的总结报告及17篇儿童社会性研究的子课题报告。这些是当今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标志。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被认识,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面、准确的把握。儿童发展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理发展,二是心理发展,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缺一。而儿童心理发展本身又一分为二;一是认知方面的发展,二是非认知(即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等重要而且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一、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的论述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989)对社会性含义的解释:“广义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其中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并同其他社会关系有密切的关联。就个人的社会性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募榷        关键词:品德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7 17:04 , Processed in 0.038229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