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研究为教育创新 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泽民同志这次关于教育创新的论述与最近几年来一系列有关教育的讲话是一个思想连贯一致的整体。1999年他在清华大学校庆讲话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逐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随后,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深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显然,江泽民同志把推动民族和国家振兴的关键系于教育。面对当前国际激烈的竞争、国内新的形势,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暴露出来。”因此,他鼓励“创造性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这些论述不仅一再肯定教育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而且也深刻揭示出教育创新的本质以及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这几年,我们从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中一次次地感受到当今的时代已处在创新的时代,时代的主题十分鲜明。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以创新为主题。这次,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校庆的讲话,又一次把教育中创新的主题凸显出来、加以强化,将教育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与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并提,而且提出教育创新是为其他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推进性的概括和阐述,是进一步强调从整体上、全面地、全方位地、系统地提倡教育创新。初步学习,我们有以下休会:
    第一,教育创新的内涵丰富,它包括教育在思想、体制、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但教育思想的创新,也即更新教育观,突破和超越原有的思维方式、原有的教育文化,这是最为本质,最为根本的。
    第二,教育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关注“人的发展”是教育创新的灵魂、核心和目标。教育必须坚持以发展人为根本,促进人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这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这次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培养人的民族精神,并且要求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对教育创新的本质和价值取向十分重要的丰富和深化。
    第三,教育创新的参与者应是多方面的。教育是人的活动,是全社会系统的活动,而不是单独的领域。教育创新不能局限于教育领域,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在教育创新中负有独特的使命。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详细阐述了教师在教育创新中的作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第四,教育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实践,在深刻变化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敢于面对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探索教育的规律。这同时也为教育研究的改革与进步提出了最重要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论述的教育创新是指对不适应时代的教育作整体、深刻而彻底的变革,旨在使教育在新的时代产生质的飞跃。这是一场伟大的实践,这一伟大的变革并不是盲目的实践。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变革的失当会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因此,教育的变革一定要以和价值必将进一步凸显.高品质的教育研究也必将为社会和人民所呼唤和需求,
    怎样发挥教育研究在教育创新实践中的作用呢?我们认为根本在干要用创新的精神激活教育研究的活力。江泽民同志讲话中强调的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以及必须割除体制的弊端等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
    首先,教育研究必须进一步面向实践。当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因为科技发展、信息涌流、新知识层出不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教育学科主要以近代以来形成的教育制度、教育活动形态及其已想理论体系为依据而没有大的突破。中国处在一个特殊变革的时期,既有大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问题,也有大量从本国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新鲜经验,需要我们以新的思想解放的气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向实践研究问题与经验,发现、挖掘和形成适合我们具体教育生活实践的教育新思想、新观念、新政策乃至建立新的教育理论。我们一些研究者习惯于书斋式的研究而对新的教育实践关注不够,也有的虽已走向实践,但不能扎根实践,对实践作较长期的、坚持性的、真实的研究。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要进一步发挥教育学术、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之间互动及相互生成的纽带和中介作用。在这里,所谓创新精神应当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实践有经验的敏感性,对教育问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能够捕捉和抓得住最重要的课题,并通过一定的超前性的调查、实证与分析研究,通过在基层艰苦细致的扎实研究,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政策以及面上的教育实践提供基础的、基本的、先期的行动依据和指导。
    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要进一步打破教育研究的封闭、割裂的状况,积极发展与社会其他领域、行业的互动,积极发展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学科的互动,学习借鉴诸如经济学、生态学、生命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概念与方法,不断开发和拓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整合运用到教育研究中来。要善于借鉴和吸纳中外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与经验,借鉴和吸纳当今各国的教育经验。特别是要重视与教育实践第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结成伙伴式的合作研究关系,在研究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对基于扎实研究的科研成果和产品,包括教育政策、教育思想和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要积极地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传播新的教育知识,改变那种将成果束之高阁、教育研究效益低下的现象。在这里所谓创新精神应当体现在善于对研究成果做深度的开发,努力改变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在表达方式上的枯燥、晦涩、空玄、单一和模式化,探索用明晰、晓畅、活泼、文体与风格多样化的方式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对教育思想与教育知识的不同需要。
    其次,激活教育研究的活力还在于必须革除现行教育研究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端,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使教育科研机构焕发生机。现行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少教育研究机构功能定位不尽准确和突出;其职能、建制、编制、投资体制缺乏合理依据;研究资源分散而缺乏整合;运作机制缺乏开放、透明、竞争与灵活多样;研究人员与教学工作脱节,缺乏知识传播和更新的刺激与动力;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激励缺乏有效而健康的方式及其导向等等。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激励着我们改革创新的勇气。我们一定要将教育科研创新作为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既要尊重研究工作特有的规律和规范,又要树立市场竞争和经营管理的意识,打破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克服“等、靠、要”的陈旧心理,积极推进项目式、课题式的开放管理,加强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加强教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集团的优势和科研合作的共同体。还要积极推进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津贴制等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在管理上的参与和咨询作用。总之,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争取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要有能力向各方面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同时更要盘活和开发自身的资源,巩固和打造自己的科研品牌,苦练内功,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营造积极进取、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建设一支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精良的研究者队伍,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教育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6 06:11 , Processed in 0.040140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