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幼儿收藏的教育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幼儿的收藏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游戏,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成人应提供适当、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收藏;游戏;教育价值
    “收藏是一种激情,需要人们具备学者般广阔的知识、华尔街投资者般经济上的谨慎、管理者般的天赋和明确的目标。”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都有收藏的激情,小到邮票、火花,大到座钟、瓷器,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收藏既可以增长见识,提高欣赏水平、文化素养,可以找到心灵的寄托,也可以作为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但:是在幼儿的世界里,幼儿有没有收藏行为、其收藏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收藏的教育价值何在、成人应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收藏等,却鲜有人研究。本文拟对此做些研究。
    一、幼儿收藏的种类和特点
    许多4―5岁的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盒子或是小抽屉,里面存放着他们钟爱的东西、在这些东西里,成人可以发现好几样东西其实足属于同…种类的,而孩子自己对这些宝贝通常都能如数家珍。这些东西可以说就是孩子的收藏。
    其实,幼儿的收藏,在数量上没有要求,即使是一两样,也可以算作幼儿的收藏。因为这只是收藏的开端,是将来收藏展中最早的几件收藏品。从内容上来看,幼儿喜欢收藏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小粘纸、贝壳、―卡片、玻璃球、小石头、糖纸、飞机模型、图画朽、标签、士兵模型、洋娃娃、恐龙玩具、材料的项链、彩色的小瓶子、电话―卡、邮票、硬币……只要喜欢,都可以收藏。
    如果对这些东西进行简单分类的活,幼儿的收藏品一般可以分为六大类:卡片类,包括各种各样的…卡片,如电话卡、标签、糖纸、门票等;玩具类,包括塑料的首饰、洋娃娃、玩具枪等;模型类,包括飞机模型、船模型等;石头类,包括贝壳、小石头、玻璃球等;经济类,包括齐同的硬币、纸币、邮票等;图书类,包括各种书籍、漫画书、小人书、故事书等。
    从以上幼儿喜欢收藏的东西来看,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是色彩鲜艳,外观漂亮。比如糖纸、贝壳、首饰、门票、船模等,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去不断地收集。其次,品种多样。在某一种收藏品里,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品种。比如小石头,我们很难找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石头,而且有些小石头,形状怪异,能使人浮想联翩。又如硬币,各国的硬币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年代的硬币也有不同。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幼儿的收藏品通常都很容易得到,比较廉价。这是幼儿的收藏与成人不同的地方。幼儿的收藏大部分来自身边,来自生活,价格比较便宜,有时甚至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金钱的代价,有时则完全是废物利用。比如大人用完的电话卡,幼儿就能拿来收藏;又如糖纸、公园的门票、衣服的标签等。
    但是,幼儿的收藏行为也受到了年龄的限制,由于比较年幼的儿童思维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一般说来,4岁以下的幼儿才开始喜欢收藏。
    二、幼儿收藏的教育价值
    对成人而言,收藏大部分意味着一种投资,所以需要收藏家有独到的眼光。但是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收藏从经济角度来看是毫无价值。所以有些目光短浅的父母看到幼儿满抽屉的小石头时,会生气地责备他们:“要这些垃圾何用?”但是,从收藏的教育价值来看,幼儿在收藏过程中得到的东西是成人的收藏所无法比拟的。
    (一)幼儿收藏的本质是幼儿的一种游戏
    什么是游戏?鲁宾等人(Rubin,LH,et让,1983)曾根据以下标准来确定儿童的游戏:“1.游戏是孕育在活动中能引起满意的个人动机而发起的,而不是由基本需要和动机,或者社会要求所控制的;2.游戏者更多考虑的是活动本身,而不足目的;3.游戏发生在游戏者熟悉的对象上,或发生在对不熟悉的对象进行探索以后,儿童赋予游戏以他们自己的;意义,并由自己控制游戏;4.游戏可以是不实在的;5.游戏不受外界规则的约束,若有规则存在,可由游戏者加以修改;6.游戏需要游戏者的积极参与。”团从游戏的这些特征来分析,幼儿的收藏是满足个人收集的需要,这不是一种基本需要和动机;幼儿的收藏没有加入投资的成分,而更多考虑的是收藏本身;幼儿的收藏晶,有些是自己熟悉的,有些是不熟悉的,但由于对这些收藏品的喜爱,会引起他们对不熟悉的东西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达到熟悉、甚至是精通的状态;幼儿的收藏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会根据成人的建议而改变自己对某种事物的钟爱。
    总之,幼儿在收藏过程中会想尽办法收集自己想要的东西,其中包含着他们对所钟爱的收藏品的热情。因此,对幼儿来说,收藏是一种游戏。在收藏过程中,幼儿可以得到愉悦身心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二)收藏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首先,收藏作为一种游戏,能增加幼儿的见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比如,幼儿收集《水浒》人物的卡片,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水浒英雄的故事;幼儿在收集各式飞机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各种飞机的性能;在收集硬币的过程中可以知道许多国家的名称;在收集门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世界上的名胜古迹。
    其次,收藏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收藏中,幼儿需要了解收藏品所包含的意义,就需要向成人咨询,从而可能会从成人那里听到更多生疏的词语,然后根据手中的实物进行理解。而当他们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收藏品时,也可以用上这些词语。比如,幼儿收集到了一张三角形的糖纸,成人告诉她,“这是三角形的糖纸”。幼儿由此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并且在向他人介绍时,也会告诉他们“这是三角形的”。
    第三,收藏能促进幼儿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收集过程中,会自发地进行计数。比如,一个幼儿在数他收集的玻璃球:“一、二、三、四、五……啊,爸爸,我有十颗玻璃球了。”在计数过程中,幼儿从一数到十,然后学会表述总数。当收集到了一定量的实物后,幼儿会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对其进行整理。在这种整理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分类、排序等数理逻辑活动。按什么标准对收藏品进行分类,然后按何种顺序对其进行排列,都会给幼儿提出一定难度的挑战。如幼儿需要对其收藏的小石头进行整理时,可能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当需要整理小卡片时,他可能会先按照人物、动物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在人物中按男女进行排序,在动物中则以凶猛程度对其进行排列等。
    第四,收藏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收藏过程中,幼儿需要判断什么东西是美的,什么东西是值得收藏的。也许幼儿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多少分辨能力。但是随着经验的增加,藏品的不断丰富,正所谓见多识广之后,再加上同伴的反馈,他的审美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如当他拿一个普通的贝壳给同伴看时,同伴不认为它有什么好看或独特之处,他就会否定自己这个收藏,然后继续寻找其他的藏品。就在这样的交流、否定、再寻找的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
    第五,收藏还能帮助幼儿发展社会认知。收藏不仅需要寻找,还需要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交换,来丰富自己的藏品。在交换中,幼儿学会理解他人的心理,发展自己的心理理论。当幼儿希望得到同伴的一张非常漂亮的电话卡时,他会学习如何向同伴提出交换的要求,又如何让对方同意交换。而当自己那一张普通的电话卡要求交换失败时,他会想到用其他方法,如拿对方没有的收藏品来交换。在这种交换中,幼儿同时也开始逐渐了解什么是互惠互利,及一些社会交往的规律。
    (三)收藏有益于幼儿情感的发展
    收藏作为一种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许多方面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作为游戏也能愉悦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在收藏活动中,不管是在收集、整理、欣赏还是交换,幼儿都是非常愉快的。在收集和交换中,幼儿会因为发现或得到新的藏品而感到兴奋和沾沾自喜;在整理、欣赏时,会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而且幼儿会把藏晶当作自己的财富,在自己的收藏天地中找到精神的安慰和寄托。
    (四)收藏有益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在收藏过程中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藏品,形状、颜色、设计无奇不有,其中许多还包含着对传统思维的突破。比如,各式各样的糖纸、电话卡,能给儿童许多启发,使他们在创作自己的绘画时,也运用这些创意,或者把存在于不同藏品中的创意结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还有很多藏晶中包含着大自然的创意,比如花纹繁多的雨花石,形状不一的小石头都可.以激发幼儿的想像,培养其创新思维。
    三、成人应指导幼儿进行收藏
    收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能轻松地通过收藏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成人在幼儿的收藏活动中,究竟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在幼儿的收藏中,成人应该提供适当、有益的帮助成人首先应该认识到幼儿收藏的教育价值,认识到幼儿的收藏晶是他们的财富,并且尊重他们的收藏。在尊重的基础上,成人可以提供一个让幼儿自由支配的空间,比如一个小抽屉,或者是一个小箱子,让幼儿能随心所欲地安放自己的收藏品。在幼儿的收藏过程中,成人还应该告诉他们哪些东西不适合收藏,比如像小刀之类危险的东西,而应引导孩子收藏那些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教育价值大且不需要花费许多金钱的东西,如门票、小石头、电话卡等。此外,成人还要避免幼儿之间进行盲目的攀比,让幼儿认识到收藏需要自己付出努力,而不是依靠别人。比如幼儿如果想要得到某个模型,就需要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来换取。
    (二)根据幼儿的收藏,成人可以提一些能够激发思考的问题
    教育者的一大任务就是要能引起受教育者的认知冲突,而提问是引起认知冲突的有效办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一种很好的例证。在幼儿的收藏中,成人可以通过不断提问,引发孩子对收藏品的思考,以增加收藏的教育价值。如有的幼儿喜欢收集硬币,那么成人可以问一些类似下面的问题,来促进他们的思考。如“硬币是由什么东西做的?”“为什么要在硬币的正反面都设计图案呢?”“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枚硬币,你会在硬币卜画什么图案呢?”等。
    (三)成人应该鼓励或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同伴进行分享和交换,丰富收藏,增长见识
    最好的办法是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收藏拿到幼儿园,或者由教师来举办一个收藏交流展示会。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收藏,并且由他自己来介绍自己的收藏,讲一讲收藏背后的故事。这样,幼儿在收藏中能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增强自信,而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时引导其他幼儿进行收藏活动。
    (四)教师可将幼儿的收藏与课程联系起来,优化幼儿园课程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收藏来设计和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比如,教师发现班里的幼儿大部分都喜欢收藏恐龙的模型玩具,那么教师可以把恐龙作为课程中的一个主题,与幼儿一起探讨有关恐龙的各种问题。这就可以在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为他们构建一个发展的平台。由于幼儿已经有了恐龙的相关经验,因此,他们很容易加入到有关恐龙的课程中来,而且这种探索也可能更深入。而课程的实施又可以帮助幼儿增加有关恐龙的知识,丰富幼儿的收藏。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当涉及到幼儿收藏的内容时,邀请幼儿补充现有的课程内容。比如,在认识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喜欢收藏硬币的孩子,拿出自己的收藏品,和其他幼儿谈谈各种各样的钱币,作为幼儿园课程的补充。
    总之,幼儿的收藏不是简单地将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收集到一起,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也隐含着许多教育契机,需要成人去把握。



              关键词:幼儿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6 12:21 , Processed in 0.038320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