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在“体验、探究、交往”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呢?在实施“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体验中的支持者
    体验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如果说幼儿只有在体验中才有可能获得知识经验,那么教师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真正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带着自己的体验走进课程.他们既是课程的体验者。也是幼儿体验的支持者。如,在小班下学期“妈妈宝宝”主题的第三阶段――“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为粗心打碎了鸡蛋,情绪低落,大哭不止。这时,教师不仅要及时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感受到做“父母”的艰难和责任,还要疏导幼儿的消极体验,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通过讨论决定由两三个幼儿组成新的“蛋宝宝家庭”――个做爸爸,一个做妈妈,还有一个做姐姐或哥哥,大家分时段照顾“蛋宝宝”。他们还成立了“蛋宝宝医院”,由教师当“医生”,以便及时救护受伤的“蛋宝宝”。在这样的安排下,大家共同完成了“护蛋”任务。教师通过鼓励、帮助解难、疏导消极情绪等支持方式,使幼儿获得了新的体验。
    探究中的引导者
    在课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探究需要,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教师及时应答幼儿的探究需要,既能让幼儿在求知中获得成功体验,也能帮助幼儿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如,在大班上学期的主题“旋转王国”中,“轮子大集合”的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轮子的形状、质地、构造等分析各种轮子的特点。在这之前,教师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咨询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并发动家长、幼儿和同事搜集各种不同的轮子实物和图片。在活动中,幼儿有了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则通过提问、个别交流等方式引导幼儿从轮子的滚动、轮子上的花纹、轮子的构造等方面感受不同轮子的特点和作用。前期积累的经验让幼儿在交流、讨论中获得了相关知识和信息,感受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价值。而教师也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幼儿探究学习的引导者,自己首先应该成为一名探究者。
    交往中的合作者
    交往是人类信息(知识、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它能让我们的视域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博大,也能让幼儿的人格获得完整的发展。在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角色,以宽容、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充分运用同伴分享、成果展示、经验交流、亲子活动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教师、课程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互动。每个主题都安排一个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课程的进展状况,参与课程的实施。每次亲子活动,教师都要精心策划,以幼儿的实际需要、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以班级或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如,中班主题活动“爬呀爬”安排了“爬山亲子节”活动。为了让活动顺利进行,教师首先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制订计划.到实地踩点.确定爬山路线。然后.大家分配任务.确定各自职责并了解活动内容。同时,家长在活动前和孩子一起讨论爬山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应该共同遵守哪些规则,等等,让孩子发挥主动性,成为活动的积极策划者、准备者。在爬山的过程中,幼儿、家长、教师成为一个合作共同体,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
    应该说,“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为教师落实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三条策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验”“探究”“交往”并不是分列的三个方面,而是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它为教师找到了与幼儿对话的多元方式,体现了敷“专咋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责任和义务。
    (唐松梅 江苏南京市第三幼儿园)


              关键词:在体验、探究、交往中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5 17:17 , Processed in 0.042593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