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8当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3: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早教协会(NAEYC)于1996年颁布了《适应于0-8岁儿童早教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方案》,该方案适合于0-8岁儿童的照料中心、家庭保育所、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低年级学校。方案把0―8岁儿童划分为3个年龄组,即婴儿和学步儿(0―3岁)、学龄前儿童和学前班儿童(3―5岁)、小学低年级儿童(6-8岁),提供了不同年龄组儿童发展的特点及大体预期目标,并针对其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适宜性的和非发展适宜性的教育实践。其发展适宜性表现为它是“有助于儿童发展的方案”,即能有助于儿童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的方案。
    发展适宜性方案是建立在教师对儿童群体、个体以及其赖以生活和学习德社会文化环境了解的基础上的。它从五个维度对早期教育的实践方法进行具体指导:营造一个相互关爱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要能够促进儿童德学习和发展;构建发展适宜性课程;评估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构建发展适宜性课程;评估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与家庭建立互动关系。
    一、发展适宜性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观点
    发展适宜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以对儿童如何学习和发展的了解为基础的。为此,它以生理学、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为前提,把“方案”的基本理念建立在广泛的理论基础之上。其心理学基础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信息加工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互动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等。其教育学基础吸收了蒙台梭利、里兰・凯兹等教育家及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理念。此外,“方案”还借鉴了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学观点和鹰架式教学等课程理论。其基本观点是:
    1、美国儿童教育协会和各州儿童教育协会(NAEYC/SDE)对课程作了如下解释:“课程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了的结构,它包含了儿童要掌握的各项内容,儿童为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的系统过程。教师为帮助儿童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行为以及教学环境等。”
    2、“方案”指出,课程的内容是由学科中的主题事件,社会或文化价值观及家长的参与以及学习者的年龄和经验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但要实现所有儿童的成功,还要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和有趣的发展适宜性课程。早教协会并未认可某一具体的课程,但它提出了一些指导方针,其目的之一是为课程开发决策或课程模式选择提供一个框架。
    3、“方案”针对当时早教课程内容的局限性、课程目标与其所服务的年龄组不相适应等现状,提出以下建构发展适宜性课程的指导方针:(1)发展适宜性课程为儿童发展的所有领域做准备:身体、情感、社会、语言、审美和认知;(2)课程包括宽领域的、与社会相关的、能启迪心智的、对儿童个体具有意义的学科内容;(3)课程建构在儿童已有知识和有能力去做(激活以前知识)的基础之上,以便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增进其获取新概念和新技巧的能力;(4)有效的课程设计通常将传统的分科教学整合在一起以帮助儿童对其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意义联系,并提供能使概念内容得以更加丰富和发展的机会。有时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科目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5)课程要能促进知识与理解、过程与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用能力与继续学习的倾向;(6)课程内容要具有智力上的整合功能,要反映基本理念以及以3-8岁儿童可以理解和实现的方式去探索公认的学科知识的手段。儿童直接参与学科的学习,如进行科学实验、写作、表演、解决数学难题、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口述史实以及扮演学科中其他专家的角色;(7)课程应提供支持儿童本土文化和语言的机会,同时发展所有儿童参与共同的方案文化和团体文化的能力;(8)课程目标对该课程适用的年龄段大多数儿童来说是现实可行的,且是可以达到的;(9)教学技术的应用非常自然合理地整合在课堂教学和课程之中。
    4、“方案”中的发展适宜性课程参照以上指导方针,从课程的综合性、发展和学习的连续性、课程的关联性和有效性及课程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人手,提出了对于某一年龄段儿童适宜和不适宜的教育行为。下面以针对3~5岁儿童的适宜与不适宜教育方案为例,来探讨发展适宜性课程的基本框架。
    (1)综合性课程
    适宜行为:课程目标指向所有发展领域的学习。课程内容来自于不同的学科,再通过主题、方案、游戏和其他学习体验的形式整合起来。
    不适宜行为:课程目标一次只集中在孩子发展的少数领域或只集中在一个领域。课程目标不清楚或不详细。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发展被认为出现在相互分离的领域内;时间是用来不加综合地教授每一个学科的。教师不是根据孩子所需要获得的发展、内容和技能来形成课程。
    (2)发展和学习的连续性
    适宜行为:设计的课程计划根据孩子的年龄,用他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探索和获得各学科的关键概念和探究工具。教师对学前儿童在各个领域发展和学习的连续性都有所了解。不适宜行为:课程内容缺乏认知整体性,而且价值不大、不值得引起孩子的注意。课程期望值太低,低估孩子的认知能力。很少让孩子去接触书籍、数概念或科学。课程预期不能很好地与孩子的智力能力和发展特点相吻合。因此孩子不知道正在被教什么。教师不能认识到学科领域学习的连续性以及怎样将这些内容提供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例如教师希望孩子在理解一一对应和其它数字的基本原则之前就会使用加法。
    (3)关联性的、有效的课程
    适宜行为:教师设计和实施一种关联性的课程去帮助孩子达到重要的发展和学习目标,如他们能利用有可能是某一年龄段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与他们经验相关的内容。
    教师根据儿童经验的具体环境来设计相应的课程,如提供多元文化的和不分性别的活动和材料去帮助儿童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书和图画的内容包括不同种族、年龄和能力的人以及各种角色的两种性别。
    不适宜行为:教师严格地遵从规定的课程计划,没有注意到个别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或一些特定的和变化的情境。例如不管课程的地点或本地的天气情况,在一月份让孩子学习雪。教师对课程没有进行充分的计划;练习是随意的;对孩子的学习不负责任。
    孩子的文化、语言背景和其它个别差异被忽视或被看作需要去克服的缺陷。多元文化课程反映出一种“旅行者方法”。一些孩子的文化传统被认为是异乎于或背离于正规的主流文化的。
    (4)课程内容和方法
    适宜行为:教师用各种方法,每天都提供机会让儿童通过有意义的练习来发展语言和读写技能。如让孩子通过画、临摹和其它自己发明的拼写方法去练习写作。每天除了偶尔进行的大组故事活动课外,教师还进行对个别孩子的重复读书和对小组的导读。
    教师采用各种策略来帮助孩子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发展数学、科学、社会性学习、健康以及其它领域方面的概念和技能。如测量沙、水或烹饪配料;探究动植物、水、车轮和齿轮;使用美术工具、音乐、运动和其它方式表现他们看到的、理解的和感受到的事物;学习和练习健康生活常规等。孩子日常有通过美术和音乐去进行审美表达和欣赏的机会;能有各种形式的美术工具来创造性地表达和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孩子一天中有机会在安排好的体育活动中自由运动和使用大肌肉运动;并有机会通过游戏活动和日常活动发展小肌肉动作;孩子能得到机会和老师的帮助去展示和练习发展自理能力,如穿衣、如厕和帮忙收拾玩具。教师在孩子偶尔出现入厕事故、撒饭和不能完成任务时有耐心。
    不适宜行为:在读写的指导方面,教师遵从严格的教授知识的次序。不考虑孩子已经能做什么而对所有孩子使用一种方法。教师阻碍孩子的对话或由于没能帮助孩子增强对书籍和印刷品的兴趣和了解,而错过促进孩子语言和读写能力出现的机会。教师只是偶尔或总是给整组的孩子读故事。对孩子的指导仅仅集中在通过记忆和死背而进行的单一技能的发展上。
    在游戏活动和常规活动中,教师忽略或不参加孩子的游戏,不寻找机会去支持孩子智力的发展;美术和音乐仅仅被看作娱乐或一周一次的活动。不把它们和课程其他部分的活动和目标联系起来。教师没能帮助孩子获得美术和音乐所固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大肌肉活动的机会被限制到每天一次或更少。户外时间被认为干扰教学时间而受到限制,不是把户外活动作为孩子技能发展和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给孩子太难的小肌肉活动任务,或期望孩子能在小肌肉活动中坚持很长时间。教师提供给孩子发展动作技能的机会不够,小肌肉活动主要限定在书写练习,给画好的作业上色等活动上。
    教师和其他成人经常替孩子完成常规性的任务。成人由于孩子人厕事故或撒饭而对他们表示出生气或责备。
    二、对发展适宜性方案的评价
    “方案”颁布后,由于能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而不是期望儿童去适应某一特殊计划的要求,成为了世界儿童教育领域引用最广的文献之一。但是,LilianG.Katz认为“发展适宜性方案”过于强调了教学要符合儿童发展的理论与知识。她认为儿童发展理论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要判断教学是否适宜,除了儿童的发展外,还要考虑文化、心理学、社会、伦理、甚至是财务等标准。为此,她把影响幼儿教育教学本质的因素分为三类:儿童发展的理论与原则;家长的特性以及老师的意愿与能力。
    不管怎样,发展适宜性方案作为一个具有生成空间的课程框架,具有突出的特点:
    1.发展适宜性方案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尝试进行混龄教育。这一课程考虑到了儿童个体的整体发展,要求教师了解儿童的兴趣特点、发展能力以及儿童生活与学习相互影响的生态关系,设计的各种相关的活动要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比如在论及3-5岁幼儿课程时,指出课程目标包括了身体、社会交往、情感、语言发展、审美各个方面的发展。同时,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源于不同学科,再通过主题、方案等各种形式得以整合,从而使各个学科得以有机联系。
    2.基于美国社会文化多元的特点,发展适宜性课程倡导一种多元文化教育。从事儿童教育的教师要尽量保证所使用的教具能反映多元文化的要求,以使儿童能以谦恭的态度接受和欣赏差异性和相似性。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为前提,为儿童学习如何关心他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以使儿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性作用。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种具有前瞻性的操作性强的课程。课程目标立足于一定年龄段儿童的发展现状,且面向儿童未来的发展。课程的内容设计从儿童长远目标出发,注重儿童已有经验的迁移,鼓励儿童直接参与活动,重视探索技能和理解能力,使其在社会性、认知、情感、生理机制等方面为儿童成为民主社会.的健全的人的发展做好准备。



              关键词:发展适宜性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6 01:26 , Processed in 0.054823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