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带领幼儿走进快乐的舞蹈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11:4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儿童舞蹈不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技巧训练上。儿童在舞蹈中自娱自乐,不是给成年人评判的,所以成年人要用儿童的心情去体察儿童的舞蹈。舞蹈是传情的艺术,轻松愉快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宗旨。”每个幼儿身上都潜藏着艺术天赋,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激励和唤醒幼儿,让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快乐,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热情。在我看来,快乐的舞蹈教学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趣味性——教学形式多样,激发参与激情幼儿喜欢唱唱、跳跳,但如果教学形式太过单一,幼儿同样会感到疲倦。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幼儿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图示法图示法即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文字、符号等,理解其中的意思,学习舞蹈的动作。如在开展活动“健康歌”时,通过展示幼儿创编的单个舞蹈动作的图片,用串联动作的游戏,引导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动作串在一起。幼儿可以四人合作将四个自编动作串在一起,其间幼儿既要学习同伴的动作,又要发现变换动作的方法。如可以一个乐句后换一个动作,可以数着拍子变换动作,也可以唱到某个字时变换动作。示范法示范法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表演吸引幼儿观察、模仿,从而学习舞蹈动作的方法。如在开展活动“小木偶的舞蹈”时,教师变成表演木偶舞的演员,反复表演小木偶特有的几个动作,让幼儿看看、猜猜,并说说喜欢哪个动作,试着学学、做做,在此基础上自己再创编新的动作。文学整合法“小红帽”的故事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在开展“小红帽”活动时,我把文学作品与表演融合进舞蹈教学中。我让幼儿欣赏三种不同风格的乐曲,用乐曲表示故事中三个不同的角色形象,如欢快的乐曲代表可爱的小红帽,低沉的乐曲代表凶恶的狼,有力、节奏感强的乐曲代表勇敢的猎人,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表演得十分尽兴。二、过程性——给幼儿时间,唤醒舞蹈热情不同的幼儿对舞蹈的热情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水平,循序渐进地开发幼儿的舞蹈潜能。很多教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集体教学中幼儿跟着教师做动作很开心、很放得开,但当教师请幼儿单独上来表现时,有的幼儿就扭扭捏捏,动作做得很不到位,对自己没有信心。我意识到:“要让幼儿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比让幼儿学会舞蹈更难。”教师要打开幼儿的心门,让他们觉得在集体面前表演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有任何担忧和顾虑。因此,教师要经常创设这样的机会,用各种不同的乐曲、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并乐于表现。如在“小红帽”活动中,三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角色形象。当幼儿听到低沉的乐曲时,马上与狼的形象匹配起来,可当我请幼儿一起来学狼的动作时,有的幼儿笑了,有的幼儿直接说布“会”,只有个别幼儿敢于表演。于是,我示范狼的动作,并表扬敢于表演的幼儿,请其他幼儿关注他们表演时张得大大的嘴巴、伸得长长的胳膊以及重重的脚步。很快,其他幼儿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表现的狼姿态各异,有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鼓起脸,有的则压低身子往前走。三、互动性——借助语言,挖掘舞蹈潜能在舞蹈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舞蹈动作,教师的语言引导十分重要。如果教师的语言过于单一,只针对幼儿的动作提要求,往往会让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的语言能情境化、趣味化,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就会更积极地与教师互动。在开展活动“快乐的爆竹舞”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引导语:“你的爆竹很有特色,能不能慢一点,卷得太快,爆竹松了可就麻烦了!”——幼儿的动作变得有节奏了;“你真棒!但我想要个大一点的爆竹,你能卷吗?”——幼儿的动作幅度变大了;“哇!他们卷的爆竹真棒!和我的不一样,而且比我的美!其他的孩子要不要也试试?”——一下就激发了其他幼儿创编卷爆竹动作的欲望。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兴致勃勃地随着音乐节奏而变换动作,沉浸在无拘无束的舞蹈气氛中。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快乐舞蹈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5-2 17:50 , Processed in 0.074241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