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大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开展了“特别的我”的主题活动。当活动进行到与身体有关的内容时,一个幼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身体里有心脏、胃、肠子,那脑袋里有什么?”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探索大脑的极好机会,是推动课程向纵深发展的生长点。而且,真实地关注幼儿内心世界的活动,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于是,在深入分析这个活动的生长点之后,我们尝试通过提问诱发幼儿的认识,师幼共同生成了一个有关大脑的系列活动。每一个活动都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有效激发了幼儿的讨论兴趣。
    一、脑袋里有什么
    我们首先组织了一个谈话活动,围绕“脑袋里有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下面是部分幼儿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幼1:有太阳穴。没有太阳穴,人就会死的,人有两个太阳穴。
    幼2:有骨头。人如果不长骨头的话,用手一按,脸就会变得像饼干一样。
    幼3:人的骨头是白色的。没有骨头,头就动不了。骨头帮助人精神好。
    幼4:有血液,血是红色的。没有血,所有地球上的人都会死。
    幼5:有脑花,它的形状像一朵花,花瓣里就是我们想的事情。事情不同,颜色也不同。(注:脑花为四川方言,指脑浆。)
    幼6:有脑水,是想事情用的。(注:在四川方言里,脑水通常与是否聪明、记忆力好不好联系在一起。如说一个人没有脑水,是指一个人没记住本应记住的东西。)
    幼7:脑袋里有“水瓶”,是装东西(知识)的。(注:后文有较为详细的解释。)
    孩子们对这一问题侃侃而谈,并没有因为缺乏相关经验而无法发表意见,这增强了我们把活动深入下去的信心。
    二、我们想问题时,脑袋里发生着什么
    在“脑袋里有什么”的活动中,幼儿提到了脑袋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他们还提到有些东西(脑花、脑水、水瓶等)是供想问题用的,那么大脑是怎么想问题的呢?我们先提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片刻后,我们问:“刚才我们想问题的时候,脑袋里是怎么样的(发生着什么)?”幼儿先是用绘画方式表达他们的想法(如上图),然后讲述给同伴、教师听。下面是一个幼儿的叙述。
    脑袋里有脑筋,脑筋有许多颜色,红色脑筋是思考问题用的,黄色脑筋是指挥嘴巴说话的,绿色脑筋是管手和脚的。(注:在四川方言里,“脑筋”有脑浆、思考之意。)
    这个幼儿不仅回答了想问题时脑袋里的情况,还描述了脑袋这一“中枢”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关系。不少幼儿表达了这样的想法:脑袋里有不同的东西,一个东西管一个部位或一件事情,比如,想骑车、想玩电脑、想睡觉、想妈妈、想滑滑板车、想拖地、想抓老鼠,等等。下面是师幼围绕绘画作品的对话。
    师:这是什么?
    幼1:脑花。
    师:为什么要长脑花?
    幼1:不长脑花,人就很傻,傻子没有脑花。
    师:为什么你画的脑花线条不一样?
    幼1:因为想的东西不一样。还有,脑花不一样会好看一些。
    师:横的线条是干什么的?
    幼1:可以拦住脑花,不让脑花掉下来。
    师:下面是什么?
    幼1:脑浆。
    师:掉下去会怎样?
    幼1:会变样子,会变成绿色。
    师:除了颜色变化,还会怎样?
    幼1:会裂口,有裂口就想不起问题。
    师:这是什么?
    幼2:瓶子。
    师:瓶子在脑袋里干什么?
    幼2:装东西。
    师:什么东西?
    幼2:事情,知识。
    师:红色圆形是什么?
    幼2:用来思考的。
    师:它们和思考有什么联系?
    幼2:想到的问题滴到这儿(水瓶),东西就想出来了。
    师:这两个是什么?
    幼2:脑花、脑筋。
    师:它们是干什么的?
    幼2:想问题。想到的问题先到红色圆形里,再到瓶子里,最后滴下来,转一转,这样东西就想好了。想的东西多,瓶子里的东西就多,水平就高;想的东西少,瓶子里的东西就少,水平就不高。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班幼儿已能思考“大脑的工作原理”这样的问题,虽然他们的理解与科学的解释相去甚远,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用脑子想”这一非常熟悉的现象,他们在极力提供各种丰富而细致的解释。
    三、人的脑袋一样吗
    如果脑袋里的东西都一样,想的过程也一样,那么,每个人想的东西(内容)也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想这个,有的人想那个,有的人想得快,有的人想得慢呢?或者说,人的脑袋一样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大班幼儿也有自己的理论。
    幼1:脑筋、脑花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幼2:每个人的脑袋都不一样,因为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傻。聪明人会想好多事情,傻子不会想。
    幼3:想的事情不一样。我想到妈妈、骑车、花、琴谱、钢琴;有人想到骑马、滑滑板车、和妈妈打电话、睡觉、玩电子游戏;还有人想到开汽车、3+2=5、踢足球、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幼4:脑袋里的骨头不一样,有的是红色骨头,有的是白色骨头。
    幼5:脑袋里的血液颜色不一样,有的是五颜六色的,有的是红色的。
    有的幼儿已能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讨论大脑的差异,如形状、颜色、骨头的差异,而有的幼儿已能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讨论大脑的差异,如想的内容不一样,想的质量不一样。
    四、聪明人和笨人的脑袋
    在上一个活动中,有的幼儿提到了“聪明”“傻”等字眼,我们对幼儿如何认识聪明人和笨人的脑袋产生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讨论进一步深化幼儿对大脑的认识。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讨论。
    幼1:傻子脑袋里的血管少,聪明人脑袋里的血管多。傻子只会想不会说,聪明人会想会说。
    幼2:笨人脑袋小,没有骨头,想的东西是闪电(注:指思想抓不住,一下子就跑了),想到妈妈不会哭(注:指没有感情)。聪明人脑袋大,有骨头,血管红,心里想的是花,想到妈妈会哭。
    幼3:傻子脑袋里的血液是蓝色的,骨头是圆形的。聪明人脑袋里的血液是红色的,骨头形状像狗吃的骨头那样。
    幼4:傻子脑袋里是彩色的,没有血管。聪明人脑袋里是红色的,有血管。
    幼5:笨人没有脑花,聪明人有脑花。
    幼6:聪明人有脑花、有血管、有装东西的瓶子。笨人有骨头、有血管,没有脑花、没有瓶子。
    幼7:笨人脑袋里只有一种颜色,没有脑花。聪明人脑袋里有彩虹。
    幼8:笨人没有骨头、太阳穴、脑花,聪明人有骨头、太阳穴、脑花。
    幼9:我和爸爸比,爸爸聪明,因为爸爸有脑花、有水瓶。脑花是金黄色的人会聪明一些。
    幼10:脑花是绿色的人笨一点。
    对于这一问题,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表达的广度和深度超出我们的想像,正是在这种讨论、对比中,他们进一步认识了大脑。
    五、如果换了脑袋
    国外发展心理学家曾研究过幼儿对大脑的认识,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幼儿对大脑在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而展开,通过提出“互换脑袋”等假设性问题(如,如果把宝宝的脑袋与爸爸的脑袋互换,拥有宝宝脑袋、爸爸身体的人会想些什么样的事情)来了解幼儿对大脑的认识。我们觉得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幼儿的思考,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幼儿,所以我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幼1:如果换头,我就死了!
    幼2:如果换了妈妈的头,我就变成女人了。别人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小男孩会有女人的头?
    幼3:如果换了妈妈的头,我就有了妈妈的脑花,妈妈懂的东西,我也懂了。
    幼4:如果换了花花(注:指家里的猫)的头,我就会像花花一样“喵喵”叫,手脚还会长出尖尖的爪子,因为我变猫了。
    幼5:换了头,想法肯定不一样,我就想妈妈想的事情:骑车……
    幼6:脑袋离开身体,人就死了,瓜了(四川成都方言,傻),不会有什么想法了。
    师:如果你的大脑和爸爸妈妈的互换后,你会想什么呢?
    幼7:那我肯定在想大人的事情。
    师:如果换成小兔子的呢?
    幼7:那我肯定在想蹦蹦跳跳的事情。
    从这些回答中,我们既看到了幼儿的已有认识(对大脑重要性的认识,大脑与思维、个人特点等关系的认识),也看到了他们在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
    六、我们的思考
    很多教师可能会问:类似“大脑”这样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里?这一活动似乎仅仅呈现了幼儿的讨论过程,大家看到的只是幼儿的一些“妄想”,活动开始时他们的认识是错误的,活动结束时他们的想法还是错误的,幼儿好像没有发展,没有进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在这一活动中,我们认真对待儿童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使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整天想着用家长说过的话、教师说过的话来回答问题。我们感觉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似乎变得有信心了,他们能够想办法自圆其说,并极力捍卫自己的想法或适当修正自己的想法。
    我们通过提问诱发幼儿思考,每一个问题都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每一个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通常是对前一个活动的促进、挑战,活动之间有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比如,脑袋里有什么,我们想问题时脑袋里发生着什么,人的脑袋是否一样,聪明人和笨人的脑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如果换了脑袋会怎么样,等等。在讨论过程中,幼儿不得不一步步深入思考这些不断生成的问题。这样,幼儿就有机会不断深化、细化并反思自己的想法。
    编辑:cicy

             关键词:绘画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2 23:10 , Processed in 0.038361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