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小班儿歌案例分析:水果宝宝去旅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4:4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活动过程1.以游戏情境引入活动,初步感受儿歌内容(1)播放《火车开啦》伴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师: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开过来了?(边说边出示火车,并引出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分析:教师这一活动方式的导入很有童趣,形象、直观,目的性强,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唤起他们学习儿歌的兴趣,并且在“耳闻目染”的感官碰触中认识火车的外形特征及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咔嚓咔嚓的声音”,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当教师说:“原来啊,是西瓜爷爷开着火车准备去旅行啦。”马上边拍手边按节奏念出第一句儿歌“西瓜爷爷开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让孩子对儿歌的句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紧接着,教师又设置了悬念:“西瓜爷爷还请了其他的水果宝宝一起去旅行,我们来看看,它都请了谁呢?”将活动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小环节。(2)教师结合课件依次出示水果宝宝,幼儿初步感受儿歌。(引导幼儿学说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分析:在自然、轻松的课件欣赏氛围中唤起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点在于让幼儿学说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逐一出示可爱的水果宝宝,并逐句来学习,让幼儿对儿歌的句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而且,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还将各种水果拟人化。当可爱的、充满卡通趣味的水果宝宝在大屏幕上款款而下的时候,孩子们个个激动极了。这时候,教师适时地引导孩子跟水果宝宝打招呼,并告诉幼儿说老师要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请水果宝宝上火车,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一句儿歌:“苹果苹果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紧接着,我请幼儿也来用那句好听的话邀请水果宝宝上火车。在这种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孩子们边玩边学,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每句儿歌。并且,在这环节的提问中,我采取个别和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既面向全体又兼顾到个别幼儿,不会顾此失彼。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儿歌(1)教师按一定的节奏完整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提问:儿歌叫什么名字?西瓜爷爷请了哪些水果宝宝去旅行呢?(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A幼儿结合图谱进行朗诵。B幼儿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儿歌。C幼儿运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儿歌。分析:在前面一个环节幼儿已初步感知了儿歌,并学习了短句“××××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因此,在这一环节完整学习儿歌就显得轻松多了。况且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幼儿学习起来很轻松、很愉快。教师先是按节奏完整地示范朗诵,幼儿欣赏。接着,又借助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然后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结合图谱、按节奏朗诵、结合动作等)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先是有了形象直观的看图朗诵,然后过渡到结合动作朗诵,动静交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3.引导幼儿分析诗歌句式,启发幼儿想象,尝试按原儿歌的句式换词进行仿编(1)引导幼儿分析儿歌句式:儿歌句子中哪些是一样的,哪些不一样?(2)启发幼儿扩散思维:还有哪些水果宝宝要去旅行?(3)幼儿仿编,老师全面巡回观察。重点指导幼儿按原儿歌的句式,换词进行仿编,提醒幼儿互相交流并按节奏朗诵。(4)把幼儿仿编得较好的句子组合成一首完整的儿歌,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分析:尝试仿编儿歌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先引导幼儿分析儿歌的句式,让幼儿发现儿歌中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为仿编作铺垫。接着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水果宝宝也要去旅行?启发幼儿大胆地想象。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他们开动脑筋,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知道的、喜欢的水果宝宝也邀请上火车去旅行。并且用了那句好听的话,能与自己的好朋友大胆地分享自己仿编的句子。教师在全面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仿编情况很好,如有个小朋友说要请樱桃宝宝上火车,她还马上完整而流利地用了老师要求的句式来表达“樱桃樱桃上火车,咔嚓咔嚓去旅行”。而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只要稍加暗示,他们也可以完整地将自己仿编的句子朗诵出来,这时教师及时地表示肯定,可以使幼儿信心倍增。活动过程中教师更多以接纳、尊重的态度去倾听、鼓励支持,将幼儿参与仿编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孩子们大胆想象,尽情尽兴地进行仿编……同时,教师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地给孩子创造了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4.活动结束老师扮演西瓜爷爷,幼儿扮演水果宝宝,边朗诵儿歌边按顺序上火车去旅行,整个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二、活动反思1.情况分析在组织活动时,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水果拟人化,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充分地吸引了幼儿,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我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经验,将认知内容巧妙地融人各种游戏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形成了“师幼互动”的良好氛围,教育效果显著。2.本节亮点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活跃了气氛,拓宽了教学途径,符合小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地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说、敢说、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3.存在不足不足之处是,孩子仿编的水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都是常见的、常吃的那几种。4.调整策略一是我们会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在语言区投放多种多样的水果图片,引导孩子继续仿编。二是教师可以结合图谱来帮助孩子分析儿歌的结构和句式,这样比较形象直观,比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8 11:46 , Processed in 0.038380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