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共享:和“狡辩专家”面对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0:3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沙发是谁弄脏的呀?”    “不是我!是爸爸!”“谁打破了杯子?”“不是我!”“床单湿了,谁尿床了啊?”“不是我!”……最近,总是和女儿进行这样的对话。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她做的,可是每次,我“追究”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推卸责任,张口就说:“不是我!”那种语气以及脸上的神情,非常地“理直气壮”,十足的“狡辩专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不能主动承认错误,甚至编造谎言,将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当然,她只有在做错事的时候才会这样,平时不说谎的。看到女儿这样的行为,我不禁回想起女儿小时候屡屡发生的情景。女儿玩耍时,不小心摔倒了,我会立刻跑过去,扶起她,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我开始夸张地拍打地面:“都是它,让我女儿摔跤了,妈妈打它!”而指责的对象也频频发生改变,也许是椅子,也许是桌子,也许是小石头等等,一切让女儿犯错或受委屈的东西都可能遭受“池鱼之灾”!然而,这样的教育行为,虽然暂时地安抚了她的情绪,却也让女儿盲目地觉得任何问题都是由于别人的错误造成的,和自己没有关系。不经意间,我让女儿学会了推卸责任。自责的同时,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决心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家里的“狡辩专家”面对面,开始和女儿“过招”!于是,我将女儿这种“不承认”、“辩解”、“推脱”看作一个好的信号,它说明女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是非观念,知道做错事并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为此,我用宽容的态度耐心对待女儿的“闯祸”行为,并有意识地让女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次,去肯德基,女儿非要自己付钱买汉堡,我答应了她。拿着钱,她并没有立刻去买,因为碰见了幼儿园里认识的好朋友,两个人手牵手去玩起了滑梯。本想嘱咐她拿好钱,但最后我没有说。过了好一会儿,我发现,女儿弯着腰在滑梯旁好像在找东西,我想自己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钱丢了!果然,女儿哭丧着脸走到我身边:“妈妈,钱不见了!”“是不是玩滑梯的时候不小心丢了?”“嗯!”她点点头。我故作轻松地说:“没关系,不过,妈妈今天就带了这么多钱,今天的汉堡不能吃了,下次再吃吧!”虽然不太情愿,但女儿看到我“坚持”的眼神,妥协了,因为钱在她的手里丢了,她需要承担责任,相信下次手里拿着钱时,她一定刽小心的!自此,我更加尊重女儿,理解女儿,允许她做错事,允许她犯错误,并在她承认错误后给予表扬。她打碎了东西,我告诉她要爱惜物品,然后和女儿一起收拾;女儿打架了,我耐心倾听事情的原委,再表态;当她摔倒时,首先让她知道责任在谁,并告诫她一定要小心。同时,经常将一些有责任感的人物故事讲给她听,让她在生活中感受并学习积极的解决态度,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女儿很少说:“不是我!”也变得自信多了,我也为自己辛苦的教育计划获得成功而暗自高兴。其实,5岁的女儿,像很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是不可能本能地承认自己犯了错误的。在他们的眼中,推卸责任是躲避“麻烦”和惩罚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而能够懂得规则以及承担违背规则带来的后果,是他们在这个阶段正在进行或完成的一个生长发育的“作业”。作为家长,只要耐心指导,走近孩子,真诚地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一定会帮助孩子顺利完成这个“作业”的!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发展狡辩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7 04:27 , Processed in 0.039851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