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和幼儿技术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的世界中。幼儿也同样生活在这样一个技术世界中。我们不能说幼儿对于技术一无所知,即使他们并不能意识到技术的存在,却也无法回避技术在周围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幼儿享用着技术,操纵着技术,谈论着技术,也幻想着技术。
    问题是如何让幼儿真正理解技术。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公众对于技术的理解大多是非常含糊的,对于技术是什么、技术和科学的区别、技术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技术的社会价值等问题更是缺少考虑。而这正是我们讨论幼儿技术教育问题时不可忽视的前提。

    一、什么是技术

    尽管我们常常把科学和技术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科学和技术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科学是为了认识自然,它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是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它解决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相应地,科学和技术的结果也不一样:科学是发现新的知识,而技术则是创造新的产品。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事物,探究规律,而技术的本质则是解决问题,设计产品。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建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而认识自然则为了改造自然。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也要应用于实践;技术的发明,既要建立在了解有关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同时也促进和丰富了人们的科学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技术作为科学和生产实践的中介的作用也日趋明显。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科学和技术是两种不同性质却又密切相关的活动。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技术又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甚至技术的发明有时还常常走在科学发展的前面。有时,人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将科学发现应用于技术活动中,而是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各种技术。很多科学原理在被揭示出来以前,就已经被能工巧匠们加以运用了。
    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发生”等问题的探讨,可以给我们思考“技术与幼儿的关系”带来很多启发。我们能不能从一种更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技术的内涵,乃至在幼儿的身上看到技术发生的踪迹呢?答案是肯定的。

    二、技术与幼儿

    正如我们认为科学在儿童个体身上也经历了和科学史一样的发生、发展过程那样,每一个儿童都经历过自己的技术和技术活动。我们既然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科学家,尽管儿童的科学发现对于科学家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每一个儿童都是发明家,尽管他们的发明也许仅具有个人的意义,和真正的发明还相差甚远。
    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由此便开始了他们的科学探索历程。同样地,儿童很小的时候就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他们去解决。可以说,儿童自从有了有目的的行为,就有了设计和技巧,就有了他们最初的“技术”。我的儿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有过一次成功的技术活动:为了吃到塑料瓶里的糖,他千方百计地寻找打开瓶盖的方法。他模仿大人旋转瓶盖,在经过很多次的尝试后,终于如愿以偿。孩子的成功引发了我的思考:他知道了“怎样做”的技巧,不正是获得了某种“技术”吗?尽管这种技巧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值一提。
    因此,我们把技术和幼儿联系起来,既不是把儿童成人化,也不是把技术庸俗化,而是基于对技术含义的以下认识:
    1.技术不仅是隐含于科技产品之中的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也不是少数发明家的“专利”,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实践活动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精密的电脑芯片体现了技术,卖油翁的技巧也体现了技术;设计师设计出各色各样的瓶盖是技术,孩童打开了瓶盖也是技术。对技术这一概念的含义应作广义的理解。
    2.技术不仅表现为具体的产品,更是一种过程,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从其结果来看,技术常常表现为某种产品的形式;从其过程来看,则表现为设计的办法、操作的技巧、制作的工艺等。技术产品是技术活动过程的必然产物。
    3.儿童不仅是技术产品的受用者,更是技术活动的主体。儿童不是被动地生活在技术世界中,被动接受技术产品的影响,而是在主动地应对各种实际问题,解决各种问题。他们认识各种技术产品,学习使用各种产品,他们还在摆弄各种事物甚至在制作一些物品的过程中摸索着操作的技巧。而这些都说明儿童是技术活动的主体,尽管他们对什么是技术还没有明确的意识。

    三、幼儿技术教育的内涵

    根据我们对技术以及“儿童的技术”的理解,幼儿技术教育也应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完整意义的幼儿技术教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人世界中的技术──静态的作为结果的技术和技术产品,二是亲身体验和经历的技术活动──动态的作为过程的技术。
    我们在幼儿园经过教育实践研究,总结出如下幼儿园技术教育的内容: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科技产品充斥于我们的周围世界,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活的具体体现。因此,将它列为幼儿技术教育的内容是很必要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就把“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列为学前教育的内容标准。但是,引导幼儿认识科技产品,目的不在于向他们介绍其中的技术,而在于引导他们关注技术的世界,即人类设计的世界,让幼儿知道,在我们的周围除了自然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人造的”世界。由此向幼儿渗透“技术改变世界”的观点。
    2.认识和使用工具。工具是手的延伸,是技术的物化形式。我们可以让幼儿学习使用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了解工具的用处。可以让幼儿尝试使用小剪刀、小锤子,也可以让他们学习使用榨汁器、订书机等他们熟悉的简单工具。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发展操作技能,更能使他们获得技术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中认识到工具的用途。
    3.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制作是一种对技术的直接体验。我们可以让幼儿学习运用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的科技玩具,如小风车、不倒翁等,甚至设计和制作一些有用的小东西,如简易的喷水壶、放置物品的小篮子等。这样,他们不仅能获得亲手制作的经历,又能获得一些具体的操作技术,还能加深对有关科学现象的理解。如幼儿参与做不倒翁、玩不倒翁的活动,比起单纯玩不倒翁,所获得的经验显然要丰富得多。
    4.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历史。可以向幼儿介绍常见科技产品的发展、进步,使其体会到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比如,向幼儿介绍灯的发展史,让他们探索、了解从古至今灯是怎样演变的,人们是怎样照明的,由此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还可以鼓励幼儿讨论科学技术的未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萌发运用科技、造福人类的愿望。
    应该强调的是,技术对于幼儿来说,还仅仅是一些身边的事物、具体的操作及简单的设计。因此,幼儿技术教育应特别强调生活性、操作性和探索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世界和实际生活的态度,使其学会探究实际生活中的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用那些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科学知识来“填充”幼儿。要重视幼儿操作技能的培养,即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幼儿拥有一双灵巧的手,形成“动手做”的学习习惯。要给幼儿主动探索的空间,即要让儿童自己去尝试,通过个人的经验(即使是失败的经验)来学习,而不是向幼儿灌输技能技巧。
    可以说,对儿童的“技术世界”的发现,丰富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也使幼儿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幼儿的技术活动和科学活动如同手足一样不可分开,它们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关键词:幼儿技术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3 17:30 , Processed in 0.03934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