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概念指导观察学习——以集体舞教研活动为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09:3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察学习是幼儿学习集体舞的主要方法,怎么观察、观察什么、观察到什么程度和学习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教师提问的内容、方式,即提问的引导水平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观察学习质量;教师自己对学习内容中相关知识概念的认识、理解及其敏感性,会影响到教师对观察重点的把握和对引导方式的选择。因此,我们组织了一次教师培训活动,让教师观察学习亲子集体舞“七月火把节”,尝试让教师亲身体验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理解集体舞中的相关概念,并体验怎样运用概念指导观察学习,提高观察的细致性。活动实录(以下案例中的教师指培训老师,学员指接受培训的老师)片断一:初次完整观察舞蹈,初步了解舞蹈。首先,教师播放了亲子集体舞“七月火把节”的录像,学员进行第一次完整观察。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 (学员你一言我一语地分别说出了不同的动作内容,边说边做动作。有的拉手转圈;有的做招手动作;有的往里走,往外走;还有的脚碰脚……)教师又问:现在请你们来跳,有问题吗? (大家无语)造成大家无语的原因是教师的问题过于笼统概括,虽然教师的目的是了解学员在第一次完整观察中能关注到哪些方面,但学员关注的仍分别是具体、单个的动作,还没有关注到动作的顺序及其与音乐的关系,观察的点是散的,问题的表述也是不准确的。片断二:再次完整观察舞蹈,进一步感知舞蹈。教师问:你们知道,我先做了什么动作,再做了什么动作?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吗?大家似乎明白了这就是需要明确的问题。其实,教师的问题运用了“先……再……”的句式,引导学员关注动作的顺序。接着,学员进行第二次完整观察。录像播放结束后,教师重复了上面的问题。大家纷纷回答:“先是造型动作;接着是走圈,先顺时针走,再逆时针走;然后,先向圈里走;再两个人绕圈;最后,两个人拉手跳过后,再脚碰脚。接着,教师出示舞蹈音乐的结构图,帮助学员了解音乐的结构:前奏、A段、B段、C段。教师先介绍“音乐是这样的……”然后,教师提问:每段音乐做了什么动作?一位学员说:“前奏开始时,做了4个造型动作,一句做一个造型,接下来是手拉手原地转圈。A段在圈上走,两句换一个方向,在第二个八拍时跳一下同时转身,然后再向另一个方向走……B段……C段……”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并追问:“你怎么能看出来的?”该学员答道:“我对音乐比较敏感,而且我用笔记下来的。”教师再予以肯定:“乐感好的人可以使用拍子和句子的概念来感知和表述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而且,这位老师的学习习惯很好,常言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笑)可以从这位学员对问题的回答中看到,她对音乐的敏感及已有的音乐相关知识,让她注意到了音乐和动作的关系。但是,可能由于她还缺乏一些集体舞的空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因此对队形变化和行进方向的描述还是不够精确的。片断三:观察练习舞蹈,感受细致观察。音乐响起,学员们开始跳舞了。教师在一旁观察,他们边回忆边跳舞,总算把舞蹈给“拖”了一遍。但是,她们的动作常常和不上音乐,跳转的动作七上八下,顺时针、逆时针走时你拖我拽,对脚时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不少学员记不住动作,不时地观察旁边的同伴。音乐结束了,场上响起一阵笑声。教师问:“这一遍跳下来,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学员开始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员开始学会主动提问)第一个问题:“动作和音乐总是配不上,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做跳转动作。”第二个问题:“谁先进圈里,谁后进?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第三个问题:“家长和孩子相互绕圈时是从哪里绕的?”第四个问题:“最后跳了几下,是怎么对脚的?”显然,学员们也意识到,光知道动作及动作的顺序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动作的方向、动作与音乐的关系,对空间关系也要关注。教师针对学员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并分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练习。教师提问:“到底是先逆时针还是先顺时针?”“在第几句、第几拍的时候,做跳转动作?”“圈上的人是一起进去、出来的吗?”“左边的先进去,还是右边的先进去的?”“相互绕圈,到底谁先绕,谁后绕?”“从舞伴的前面还是从后面绕过去?停到什么位置上打招呼,再从什么地方绕回来,最后停在什么位置上打招呼?”观察结束后,教师问:“看清楚了吗?”学员们分别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动作:跳转动作在第一段第二句的第八拍,同时还要喊“嘿”;做打招呼动作时,是左边的(孩子)先向圈内走再向外走,右边的(家长)后做这个动作”;唱第一句时向圈内进,在唱第二句时向圈外出,脚上做小碎步动作……(这次,学员们的回答比引导之前的描述细致、具体了,还学会了用圈内、圈外、左边、右边、第一段、第二句、小碎步等概念词语进行表述)于是,教师哼唱起音乐,带领学员逐个动作进行了练习:在圈上顺、逆时针走,跳转喊“嘿”;练习2个舞伴轮流进出圈、轮流相互绕圈……学员的动作逐渐明确了,合上了音乐,空间关系也逐渐清晰了。最后,音乐响起,学员们流畅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活动反思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参与式培训可以让教师通过参与来认识了解观察学习,获得在相关概念指导下进行细致观察学习的体验和认识。1.抽象概念的引导有助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舞蹈学习中需要关注的点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观察引导中,教师必须用具体的概念词语清晰地指明观察的重点。在集体舞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学员在音乐学术概念词语的引导下,逐渐关注到动作的类型和顺序,关注到动作与节奏、节拍、乐句等的配合;在空间方位概念的引导下,关注到舞蹈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和交往动作等细节。概念化的指导语能让观察者的观察指向不断明确,使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把握不断精准。通过多次这样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产生精细化学习的自我需要和养成精确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学习的精确性。同时,学习者的精确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们看到在集体舞的学习中,学习者观察到的动作由少到多,观察的内容由窄到广,观察的程度由粗到精,学习者这种精确观察的能力随着观察学习的过程不断得到提高。此外,学习者还获得了在舞蹈教学中如何运用概念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的启发,增强了培养幼儿观察学习能力的意识。2.精确的观察学习有助于相关概念的巩固和理解。集体舞蹈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概念非常复杂,在不同的舞蹈中有不同的要点。学习者自身掌握的相关知识概念越多,观察的面越广,精细度就越高。在教师的细致引导中,学员需要能够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关注到舞蹈中的相关信息。同时,教师运用概念性词语,有助于丰富学习者的相关概念,并在具体的舞蹈中帮助学习者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在案例中,我们看到,掌握较多音乐概念的学员更容易主动关注动作与音乐的关系,也更能准确地用相关的概括性词语准确地表达观察内容。在教师运用概念指导的过程中,她们也逐渐学习用相应的概念词语进行表述,促进了抽象性思维的发展。通过亲子集体舞“七月火把节”的培训教学,我们体会到,体验式培训要关注学习者的体验,要注意使用明确的、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习者不断反思、认识自己的经验,即引导学习者关注以下方面。教师运用了哪些概念帮助自己细致地观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逐渐注意了哪几方面的问题?开始时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哪个问题让自己关注到了这些细节?这些细节的关注与学习舞蹈有什么关系?体验式培训应该通过合理的问题激励学习者参与总结、归纳、提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拓展自己的体验。当然,让受训教师亲自体验具体教学过程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使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幼儿的学习,切实改进教学。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指导幼儿相联系,迁移、运用到教学中。这样的体验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体验式培训才能促进教学的提高。编辑:cicy        关键词:活动案例集体舞教研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 23:55 , Processed in 0.04585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