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反思:有效性提问的对比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2:5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实践思维游戏的过程中,我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实践中,学会了总结、归纳、发散,学会了用恰当的提问启发幼儿思维。我发现,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提问,能让幼儿的学习更高效。一位会提问的教师,就象是拥有了一把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只要肯动脑筋,勤于实践,人人都能拥有这把神奇的钥匙。我班平时采用了分组教学的形式,每当在第一组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我就会在第二组教学时进行改进。在这里,我列举一些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提问的案例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通过两组教学效果的对比,我发现高质量的提问是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
    [B]一、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即问题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B]
    例:中班上学期:《梦幻山谷》 游戏手册5
    [B]第一组的做法和效果:[/B]老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游戏手册5中的几张图片:
    “这是什么图形?”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它们的下面部分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吗?”
    “它们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
    在老师一连串的“追问”下,不少幼儿能跟上活动的进程,比较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但在后来的操作过程中,幼儿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很多幼儿草草地将手中的小卡片放到游戏手册的小卡片下(不少卡片放错了),脸上还露出自信的表情;部分幼儿则迟疑着,不知把卡片放到哪里才好。
    反思:学龄前幼儿的思维处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刚刚萌芽的阶段,中班幼儿则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然而,幼儿在区分相似的物体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枯燥的引导幼儿观察参照物与被参照物的细微差别,效果不好。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很浓,区分图形的大小没有问题,但就是对区分图形的位置有困难,约有80%的孩子不能正确摆放图形卡片。是老师的引导有问题,还是现阶段的幼儿本来就不容易区分摆放位置、摆放方向相似的图形?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让幼儿轻松区分图形的位置关系呢?
    诊断结果:问题太多、太抽象,不生动,幼儿掌握有困难。
    第二组的策略和效果: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多数图形卡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图形,只是它们的位置和方向不一样。我冷静下来,尝试着用幼儿的眼光去观察每张卡片上的图形――我好像看到了每张卡上的两个图形是图形爸爸(或妈妈)和宝宝图形娃娃。它们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是否可以想象成是它们在做某件事情呢?为了便于幼儿观察,我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长方形的四种关系(选择椭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其中任何一种图形均可,不影响教学效果),请幼儿一一观察对比。为了发挥幼儿自己的想象力,我用这样的提问来启发幼儿的思维:
    “卡片上有谁和谁?”
    “猜猜它们在干什么?”
    这下,幼儿的思维突然活跃了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它们是图形妈妈和图形娃娃站在一起!”
    “不对,是图形爸爸和图形娃娃在一起!图形妈妈在家里做饭呢!”
    “可以是图形爸爸,也可以是图形妈妈。爸爸也可以在家里做饭!”孩子们在争论中进行着激烈的思维碰撞。与第一组教学中的提问相比,问题数量少了,内容简化了,但幼儿更能理解了,参与也更积极了。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大致形成了以下共识:
      
    图形爸爸和图形娃娃在动物园玩;
      
    坐在回家的车上,图形爸爸抱着图形娃娃;
      
    回到家,图形娃娃睡着了,爸爸(妈妈)把它放到床上
      
    图形爸爸和图形妈妈在厨房做饭(在散步、在跳舞、去上班的路上……)。
    幼儿没有象成人一样去比对两个图形的位置、方向、大小,或者他们不能用成人化的语言去描述,但是却能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了图形的大小和位置,既有趣,又有效地达成了目标。幼儿通过观察、讲述这几张图形卡片,再用其他卡片进行对比时,就能准确地完成摆放任务,一边摆,还一边说:
    “这两张卡片都是爸爸带着孩子去散步。”
    “这张卡片上的图形也是爸爸抱着孩子去坐车。”
    ……
    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组幼儿更主动、更生动、更容易地完成了游戏,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提问要准确,要指向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上学期:《找关系》  活动一 找关系
    第一组的做法和效果:首先,请一名幼儿和老师站在一起,问:
    “我是谁?他是谁?”
    “他是老师还是小朋友?”
    “我们有什么不同?”
    一边提问,一边结合手势,引导幼儿说出幼儿和老师的关系有师生、高矮、大小、轻重等。然后出示示教卡1,并把下面的画面遮住,问:
    “请看看他们是谁?”
    “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是什么关系?”
    进行到此处,老师发现幼儿能说出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但是,当认识示教卡2-6时,幼儿仍然去找两个事物的不同之处,对于照顾和被照顾、做一件事情需要用的两件物品、居住地和居住者等关系的认识却始终很困难。幼儿的思维被固定在找“不同”的那一层面,对“关系”的理解很片面,以为“关系”就是不同点。
    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关系”的含义,鼓励幼儿尝试从多个角度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参考教参书中“提示与建议”和指导老师的备课进行了活动后,我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幼儿理解“关系”的含义有些吃力。活动开始环节是请一名幼儿和老师站在一起,由于老师的提问是:“我们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观察大示教卡时,孩子总是去找两个事物间的不同点。由于第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的环节就进行得很不顺利。本次活动是本单元的第一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关系的理解出现偏差,对游戏规则的把握没有到位,将会影响到后面活动的成功。是不是老师开始时的提问误导了幼儿?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幼儿理解事物间的关系?在《汉语大词典》中,关系的概念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本活动中指的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联系。看来,确实是老师的提问没有到位,提问没有反映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
    诊断结果:提问偏离目标、不准确,提问中没有探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容。
    第二组的策略和效果:纵观6张示教卡,示教卡1-3中事物主要的特点是大与小、轻与重、高与矮等,幼儿在认识它们的关系时比较容易;示教卡4-6中事物间的联系则比较抽象一些,需要孩子归纳、对比、总结,因此比较难一些。经过考虑,我分两部进行引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第一步:出示示教卡1,遮住下面的大象和老鼠,这样引导:
    “今天,有好多客人来找老师照了照片,它们都是两个两个一起照的。先来看看卡片上的大轮船和小木舟,猜一猜,它们两个为什么要在一起照相呢?”
    幼儿想出了多种答案:
    “因为它们都在水上航行。”
    “因为它们在比大小(轻重、高矮等)”
    ……
    老师及时总结:“原来,它们是在比大小、比轻重,比高矮,那我们就可以说,它们是大小关系、轻重关系、高矮关系。”然后,再认识卡片下面一组事物的关系,方法同前。接着,让幼儿比较两组事物:
    “这两组客人照在了一张照片上,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关系。”
    “有什么相同的关系?”
    通过这样逐步的引导,幼儿顺利地找到了示教卡1、2、3上两组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认识示教卡4-6,方法同“第一步”,问:
    “它们两个为什么在一起?”
    幼儿答:“因为这个男孩是住在房子里的。”
    老师及时追问:“那我们就可以说他们是什么关系?”
    “住进去的关系。”
    幼儿不能准确地说出这是“居住者和居住地的关系”,但他们已经理解了其关系的内含。当幼儿说出了示教卡4中两组事物间有“住进去”、大小等共同关系以后,我继续追问:
    “它们在一起还有什么共同的关系?”
    这样的提问,开拓了幼儿的思路,启发了幼儿从多个角度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发言,找到了很多关系。我用同样的方法,与幼儿一起认识了示教卡5、6,教学效果仍然不错。幼儿不再象第一组的幼儿那样只找两件物品的不同点,而是多角度地想这两件物品在一起的多种理由,从而归纳出多种关系,比如:酒瓶和起子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在比较高矮和大小(高矮关系和大小关系),还因为开启酒瓶要用起子(开启关系),因为喝酒要用这两种东西(做同一件事情同时用的两样物品)……
    经过本次活动,幼儿在老师恰当的提问的启发下,初步了解了关系的含义,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事物间的联系。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游游“找关系”中,幼儿能触类旁通,或者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老师指定某种关系,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寻找符合这种关系的事物,或者指定两个事物,让幼儿说出它们之间的多种关系,等等,幼儿都能积极、正确、有效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效果比较好。
    恰当的提问,能让幼儿的学习更有趣、更有效。如何在思维游戏活动中正确有效地运用提问策略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要勤动脑、勤反思,多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一定能找到更恰当的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5-3 03:35 , Processed in 0.039443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