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案例:钓鱼――找朋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7: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动目标:
    1、有参加“找朋友”游戏的兴趣,体验寻找的快乐。
    2、能正确分辨“黄蓝绿红”和“黄绿蓝红”两种条纹的鱼。
    3、同伴间友好交往,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材料:
    教具:《找朋友》音乐,“黄蓝绿红”和“黄绿蓝红”条纹鱼
    学具:四种不同花纹的鱼
    活动流程:
    音乐游戏:找朋友――观察:不同在哪里――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小朋友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一边去找和自己手里拿着一模一样的鱼的小朋友,不一会儿全都找到了。
    “老师,我找到了。”
    “老师,我也找到了。”
    “我们三个的鱼都是黄红黄。”
    ……
    小朋友们高兴地拉着自己的好朋友来到廖老师跟前表达自己找到朋友的喜悦之情。
    2、观察:不同在哪里。
    “老师,我们的好朋友有六个。”正说着,就见东东、毛毛雨、姚泰宇等六个小朋友手拉着手走过来了。廖老师一看就知道他们把条纹极易混淆的两种鱼混在了一起。于是提问:“你们六个真的是好朋友吗?”
    “是呀!”他们一点儿也不迟疑地回答道。
    “好朋友可是要一模一样的哦,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廖老师说完就从小朋友手里拿过鱼来。她将两种条纹的鱼放在一起,一条放上面,一条放下面,两条鱼的鱼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它们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吗?”
    “是呀。”有的小朋友还是非常肯定的回答,但有的小朋友则睁大了眼睛专心致志的观察着鱼,有个别小朋友还伸出食指指着鱼身上的条纹,一条一条的看。
    “老师,不一样。”最先发现的是黄梦茜,“第二和第三根条纹不一样。”经茜茜一说,好多小朋友都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兰色,一个是绿色。”小朋友都极力想表达清楚不同的地方,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将它说清楚。廖老师提出了办法:“我们一起将鱼身上的条纹颜色说一说,好吗?先说上面这条。”
    “黄、绿、蓝、红。”小朋友看着廖老师手指的地方,挨个说着。
    “下面这条呢?”
    “黄、蓝、绿、红。”
    “我知道了,是绿色和兰色的位置交换了。”又有一个小朋友说道。
    3、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这个很简单的,小朋友只要细心一点就可以观察出来了。”廖老师用鼓励的口吻对孩子们说:“刚才找错了没关系,这次我们重新来过。”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在第二次找朋友的游戏中,手拿其他条纹鱼的小朋友在级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手拿“黄绿蓝红”和“黄蓝绿红”这两种条纹鱼的小朋友稍微慢了一点,刚开始时,他们又是六人在一起,不过这一次他们在一起是为了分辨。
    “我是黄蓝绿红。”东东举着自己的鱼大声说,同时往后站了一点点。
    “我也是黄蓝绿红。”毛毛雨刚说完,东东就伸手将他拉到了自己身边。
    “我是黄绿蓝红。”周漫漫一边说一边仔细的辨认着小朋友手里的鱼。一会儿功夫,他们六人也分别分成了三人一组,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的目标清晰、明确,幼儿完成情况较好。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全情投入到活动中。而本次活动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从示范或说教开始,而是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自己发现操作中的错误,在认知冲突中明晰观察的要点。教师在活动中没有明确告知幼儿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而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且将观察结果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有序观察、对比观察中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
    1.思维游戏课程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思考,通过动手操作来反映孩子思考的过程以及结果。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孩子们思考的过程。即:模糊观察――仔细辨认――发现不同――区分不同。刚开始,孩子们停留在对鱼身上条纹模糊观察的层面上。这时,他们没发现有何不同。经过老师的提示,他们觉得是有不相同的地方。当他们发现不同之处后,极力想用语言来表达清楚。最后通过对比,辨认出确切不同之处。
    2.在孩子的认知冲突中,教师引领作用的发挥。
    在本次活动刚开始时,可以说老师是有意让孩子们出现辨认不出的情况。老师明明可以在游戏开始前将两种条纹易混淆的鱼先拿出来让孩子们进行辨认。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遭遇这个思维卡壳处。老师在让孩子们观察时对教具的摆放也是有利于孩子们思考与观察的,将两种条纹鱼竖着放而不是横着放有利于孩子们进行对比观察,将鱼头朝着同一个方向放有利于孩子们有序观察。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孩子有序观察及对比观察的习惯(这也是一种能力),观察能力的提高对孩子来说受益终身。
    3.思维游戏课程是一次快乐的智力旅行。
    作为教师,我是第一次接触到思维游戏课程,马上就被它先进的理念,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所深深吸引住了。该课程对孩子来说确实只一次快乐的智力旅行。它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的作用可能要等到孩子将整套课程学完甚至更久的将来才能一一呈现出来。很多家长和老师一直在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让孩子早学了很多知识。但大多数人忽略了,当孩子起跑后,他是否能够一直赢,一直赢,赢到终点。理解到这些后,我觉得在各个活动中,老师都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6 10:59 , Processed in 0.047224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