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成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00:5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生成活动是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与教育价值判断而开展的一种课程活动。组织生成活动对惯熟于预设课程模式的教师来说是莫大的挑战。一般说来,教师指导生成活动有敏锐观察、适宜追问、认同肯定、行动参与支持和材料提供等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成活动;指导策略;幼儿兴趣
    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不是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是一个向教师、家庭、社区和儿童开放的教育系统。这对惯熟于预设课程模式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莫大的挑战。笔者结合几个活动片段,就生成活动组织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敏锐观察――捕捉活动的主题
    活动片段:雨蓝带来几只蚕,引起了班上小朋友的关注,几天来他们经常围着观察蚕宝宝,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蚕宝宝身上好像有好多脚。”“蚕宝宝吃什么?它有牙齿吗?”……对于蚕的生长过程,孩子们脸上写满了惊奇和疑问,这种探究热情引起了班上教师的注意。教师也马上饶有兴趣地参与小朋友们的讨论,最后决定在班上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对蚕宝宝进行专门探究。于是一个项目活动主题――“蚕的一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分析: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交往互动中所激发的想法、愿望、所流露的情感、所产生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幼儿园生成活动的起点。因此,教师组织好生成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做幼儿生活世界中的有心人,善于关注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在本活动片段所描述的情境中,如果教师没有敏锐地捕捉到幼儿兴趣的“刹那间”,没有饶有兴趣地参与幼儿的讨论,并提出成立“研究小组”的指导性建议,那么,幼儿的兴趣就有可能在教师的漠视中慢慢消失;一个本可以让幼儿展开的难忘的探究之旅,可能就因此与幼儿擦肩而过,而与此同时,教师却在吃力地调动着幼儿的兴趣、僵硬地组织着幼儿的活动。
    当然不是幼儿感兴趣的就都具有课程层面上的价值。因此,能比较准确地对产生于幼儿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也是教师指导生成活动必须掌握的本领。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可以采用4条标准对问题所具有的课程价值进行粗略的评量:首先要看它是不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即问题必须来源于幼儿,是幼儿能真切感受到的;其次要看它是不是一个幼儿能够探究的问题,即该问题必须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是适宜而又有挑战的问题;第三要看它是不是一个可以让幼儿进行探究的问题,即要考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的可行I生;第四要看这个问题是否具有较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即幼儿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
    二、适宜追问――引导思考的方向
    活动片段:在欣赏完《龟兔赛跑》故事后,为了让创编的龟兔第二次赛跑的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丰富,教师请小朋友展开想像的翅膀尽情地猜想。结果“是兔子赢还是乌龟赢”引起了小朋友的激烈争论,看着小朋友为说服对方,或“慷慨激昂”或“言之凿凿”,教师猛地一想,何不就此为契机组织一次辩论?这既可以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又可以让幼儿初步学会说服别人的技巧。于是教师就暂停了已经有点“吵闹”的争论,在肯定幼儿的“表现”和征求他们意见之后,提出了让孩子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哪些方法?如何使本方获胜?如何合作?”这样在教师的支持下,幼儿辩论会在班上热闹起来了。
    分析:面对幼儿随时进发的想法、产生的疑问、激起的兴趣,教师要能比较及时地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从幼儿关注的众多问题中筛选出适宜幼儿探索的焦点,并由此生发出相应的项目活动。把握了问题的价值之后,要将问题转化为幼儿探究的“课题”,还有赖于教师必要的“发问”,以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明确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及时叫停与抛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都体现了教师在生成活动中指导的技巧。显然,如果离开教师敏锐的价值判断、离开教师的及时叫停与适宜发问,那么,这一活动就有可能重蹈以往“预设”的老路,同时幼儿也会因教师专业水平的局限而失去一次极好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三、认同鼓励――肯定幼儿的想法
    活动片段:一个小朋友见到教师就大叫:“老师今天好漂亮哦!”她的赞叹引来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孩子们纷纷围过来,有的摸着教师披在肩上的头发,有的摸着教师的裙子。教师表露出很惊奇的神情:“哦?我哪里漂亮了?”“你头发披着很漂亮。”“你烫了头发很漂亮。”“你的裙子很漂亮。”孩子们对教师从头到脚进行了一番评头论足,由原来的只是赞美到后来为教师提出了很多“漂亮”的建议。对于孩子们的建议和批评,教师都表示认可并诚恳地接受,并与他们共同探讨如何使自己更漂亮的方法。于是“老师哪里漂亮?”“怎样使自己更漂亮?”“你喜欢老师什么?”“不喜欢老师什么?”“怎样做个让人喜欢的孩子?”等话题便油然而生了。
    分析:对幼儿的生成活动教师应在情感上给予积极的支持。所谓情感支持是指教师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给幼儿以鼓励、肯定、激励、接纳等积极的情感支持,以增强幼儿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如微笑、点头、凝视、倾听等非言语行为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幼儿可能会由此产生惊讶、有趣、专注等情感呼应行为。在这样的情绪互动中,幼儿更多体会到安全、宽容、接纳,从而引发师幼的情感共鸣,促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
    上例所描述的主题源于孩子对老师着装的关注和赞美,从中可以感受到师幼间平等融洽的关系,教师对于孩子的赞美和批评表示理解和肯定,始终与他们进行自由、民主、积极的情感互动,使孩子敢想敢说,敢于提出对老师不满意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从讨论和评论中领悟审美的方法,引伸到做人的方法,环环支持,层层深入,生成并推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活动。
    四、行动参与――维持活动的兴趣
    活动片段:在开展“香香的蔬菜”这一活动时,幼儿对玉米的皮、须、玉米粒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观察玉米外形特征的同时,他们尝试着把玉米身上的米粒剥下来。由于生玉米比较硬,旭辉小朋友在多次尝试后仍找不到剥玉米粒的缺口,用求助的目光望着教师,教师暗示他:“看看别的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当雯微提出大拇指有点痛时,教师提醒她:“有很多手指可以帮忙”;当庶杰小朋友无法坚持把一个玉米剥完想离开位置时,教师加入他的活动中:“老师也来试试……真的不好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当他看到老师还“不懂”方法时,来劲了:“应该这样剥……”孩子们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教师。
    分析:幼儿对于自发生成的活动,特别是操作活动,一开始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活动进程的不断深入,由于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有限,经常受到干扰或遇到困难,就会放弃活动,从而失去值得研究的主题。上述案例中幼儿遇到了种种困难,有的“求助”,有的“诉苦”,有的想“放弃”。这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而是用巧妙的方法给予了鼓励。这些行为上的支持与引导帮助幼儿获得了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幼儿的坚持性和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五、材料提供――促进经验的迁移
    活动片段:冬冬和亮亮在尝试利用印模做糕点,倒出的糕点总是粘在模上不能成形,屡次失败后,他俩脸上露出了难色。见此情景,教师找出食用油和干面粉,放在他们的操作台上,并退到一旁观察,只见冬冬首先拿起干面粉搓搓自己粘着面团的手,发现手心变干了,就顺手抓了一些放在印模里,这次印出来的饼虽然完整但饼上有干粉,显得不干净。亮亮受到启发,在印模里倒人食用油,经过比较,他们发现使用食用油加面粉做出的糕点最漂亮。
    分析: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如果在没有充分观察的情况下盲目地介人幼儿的活动,是对幼儿的不尊重,甚至会因“好心办坏事”而影响他们.自勺活动。观察是教师有效指导幼儿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只有在观察了解的前提下,才能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方法上的支持。上例中,显然幼儿由于缺乏经验,未能很好地、独立地完成活动任务。但同时幼儿又有干面粉不粘手的生活经验,如何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迁移到新的学习情景中,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有意义地学习,是教师指导应把握的问题。本例中,教师在观察幼儿制作糕点屡次失败时,没有给予任何言语上的指导,而是在操作台上悄悄地放置了面粉和食用油,使幼儿在这种材料信息的暗示下以及同伴的互相启发下找到了制作糕点的最佳方法。正是由于教师对幼儿当下活动的一种间接的材料支持,才使他们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关注与引领源自幼儿的生成活动,已经成了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组织这种活动中,教师应该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及时灵活地捕捉孩子生成的问题,分析解读孩子的行为,从而找到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热情的心,能够给予孩子适宜的支持,将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师应该拥有灵活机智的头脑,能够给予孩子适度的帮助,用巧妙设计的生成活动推动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
    (林 萍 福建省泉州市机关幼儿园)
             关键词:生成活动中指导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2 02:01 , Processed in 0.056974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