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文化管理促教师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4:4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次来到育杰幼儿园,都会被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十年的创园史,是育杰幼儿园“文化管理"的实践史。那么,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推动育杰幼儿园在短短十年间就发展成为一所享誉省内外的书香校园、幸福家园的品牌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工作环境让育杰的老师们成为修养和气质的代名词呢?  我认为,文化建设是百变不离其宗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构建两个支柱——知识~素养
          “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还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还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重新审视幼儿教师获取尊严的资本,最有效的路径就是从能够改变自己的地方开始。工作中,我常对老师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幼儿教师,更要做一名优秀的女性。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追根溯源,那就是要知书达礼。
          知什么样的书?达什么样的礼?回顾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传世经典,《论语》、《四书》、《朱子家训》等,这些著作都是先人最高智慧的结晶,多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情趣,还可以影响自己的追求、性情。正是在“传承经典、融合现代”的办学理念下,我园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国学纳入教师文化培训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融人到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中。尤其是在教师队伍文化建设中,着重抓好“学、讲、带、做"四个字,即从“学”习传统文化人手,“讲”出自身日常行为不足,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带”头给孩子们“做”一个“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好榜样。
          我们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传统文化经典,从《论语》、 《弟子规》人手,逐字逐句讲解本义,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先哲圣人的智慧,学习古圣先贤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要求教师利用工作之余,主动诵读古文、古诗词,如《诗经》、《古文观止》等,通过学习古人的文章和诗词歌赋,不仅学习了古人立言的严谨,还欣赏古代文学中的语言美和韵律美。为增强老师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幼儿园还购买了包括四书五经等各种图书,并每周举办一次读书沙龙,让老师在读书、品书的基础上,谈心得、讲感受、写感悟。每次沙龙都是心灵之间的对话,都是思想火花的碰撞。
          利用园所自身优势,我们还指导教师学习书法,使书法活动成为我园文化建设的一枝奇葩。此外,学习女红,从针法教起,平针、回针、锁边缝、毛边缝,一针一针地教,教师们从笨拙地一针一线地缝制,到后来的行云流水,缝制的香蕉、桃子、草莓个个色彩鲜亮,栩栩如生。
          二、结交两个好友——坚持、团队
          什么是品牌?十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品牌就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东西。制度建设是员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强有力保障,使得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德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文化建设是员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样做更好的源动力,能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现个人生命价值。一个人的理想不分大小,只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个人的努力会让你走得很快,而团队的力量则会让你走得更远!
          小郭老师是我园的一名年轻教师,头几年的她常称自己是一只丑小鸭,性格内向腼腆又不善言谈,每每面对事情时,她总会怀疑地对自己说:“我能行吗?”看着周围姐妹们一个个都有一专多能的教学发展方向,她越来越感觉到周围全是路却又无路可走,迷茫、失落加上不知所措,使得她在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终于一个合适的契机来了,在月底的教师区域材料考核活动中,我看到她带领孩子们做的手工制作新颖多样、创意独到,如长短不同的纸条粘贴的花朵,大小不一的圆形组合的七星瓢虫、小老鼠,废旧纸盘、药盒装饰而成的公主娃娃、长颈鹿等。尤为出色的是,她呈现孩子们手工作品的方式更是独具匠心,以“小老鼠上灯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动物园”、“爱心献妈妈”等故事主题,展示了幼儿的心灵手巧和老师的教育智慧。考核现场,我和考核小组的其他成员当场协商,要为郭老师的手工制作教学开辟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那就是我们的育杰网站,由网站老师负责,帮助郭老师梳理、总结她尝试手工活动的思路和教学计划,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并通过“每周之星”和“教师风采”两个窗口同时宣传报道。一个小小的网站却发挥了极大的管理功效,郭老师的手工制作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更受到了小朋友家长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也是从那一刻起,小郭坚持手工特色教学的决心和信心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说,“是团队的力量给了我自信,帮助我找到了提升教学专业技能的突破口”。
          三、练好两项本事——勤奋、创新
          任何一项工作,当它进入常态化的模式后,势必会产生职业倦怠和墨守成规,个体是这样,集体也是这样。没有创新潜能的教师不进则退,而没有创新意识的集体同样会是昙花一现。十年间,面对老师们的迅速成长,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质量是一所幼儿园生命线的重要感和紧迫感,而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维系幼儿园教学质量生命线的重要基础。在对教师进行“专业梯队建设”的培养工程中,使每个阶段的老师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和专业成长的路径,是我园师资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茅老师是我园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踏实肯干并有着极好人脉的年轻的“老教师”,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和安排、家长工作、承担重大活动等,各项工作她都会完成得很出色。如何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这部分教师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和研究能力,个人成长已到了一个高原期,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她们走出这个瓶颈状态?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她们的创新潜能。新学期开始,幼儿园又要进行大的环境创设更新,借此机会,我把茅老师叫到办公室,和她详细谈了此次环境布置的初衷和想法,最后一句“这层楼的墙壁就交给你了”让她有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她深知此次环境创设意义的不同,集体环境既要体现园本文化的元素,又要精美大气,这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自我能力的展现。多少个日子,茅老师在图书馆和书店查阅、搜集资料中度过;多少幅草稿在画了又改、改了又画中不断更新;多少位同事在她的带领下为了共同的作品趴在闷热的大厅里又画又剪,忙碌不停……直到最后,面对那一面面无可挑剔的墙面,连她都惊叹于自己竟会有如此大的潜能,对自己再一次充满了信心。她感激地对我说:“园长对我们的了解远远胜于我们自己!”打那以后,茅老师的创新潜能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一般不断涌出,资料室陈列柜中的泥塑作品,幼儿活动室区角的“古诗图画日记”、  “心情电话”、“新闻袋袋秀”、“老师信箱”等,伴随她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之路。
          打造一所制度管理下、以文化体现团队精神的园所,在温暖的工作氛围里,让教育充满幸福感,是我始终追求的目标。幼儿园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所以幼儿园理应是一个文化教育团体,管理就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而这个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有共同的社会情感和人生价值观。
    编辑:cicy

            关键词:队伍建设文化管理教师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 13:02 , Processed in 0.043404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