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常规成为幼儿的需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4: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有一些老教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想带好一个班,首先要抓好班级常规,这是保证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园领导日常查班的一个重点内容。
          班上有近四十个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常常出现一些危险的举动,把我吓得直冒冷汗。不过,我当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
          有一天,我给孩子们讲《贪吃的哈罗德》的故事。故事很吸引人,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也比较安静,但偶尔会大笑。这时,查班的年级组长走进来。她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工作严谨认真,总是很严肃的样子,我打心里有点害怕她。她在我班看了一会儿没说什么就出去了。当时,我还想,今天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没料想,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就找我谈话,说:“你班的常规太差,孩子们太没规矩,你平时怎么带班的?”我觉得很意外,心里想:常规很差吗?孩子们当时不是挺乖的吗?便小声嘀咕了一句:“我班孩子怎么没规矩了?”组长生气了,说:“还不服气!难道我说错了?我亲眼所见,你班孩子听故事时,有的抱腿坐着,有的一只腿跪在椅子上,有的弯着腰趴在桌子上,还有个男孩干脆站着,估计只有极个别孩子是端端正正坐着安静听故事的。”年级组长观察得很仔细,我无话可说。她还一再告诉我近期一定要把常规工作抓好。
          我感觉挺委屈,回来后偷偷地哭了。难道我错了?我一直以为讲故事时只要孩子们乐意听,感到高兴就足够了,没必要要求他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坐好。或许我真错了,不然年级组长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经过这件事,我就很注意学习怎么抓好班级常规。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我,任何活动都要有规则,比如:学习时,要求安安静静坐好,不随便离开座位;吃饭时,要求眼睛看着自己的饭碗,不东张西望,更不能讲话;在活动室,要求轻轻走不能跑,更不许和同伴嬉戏打闹,等等。她们还告诉我,每天的一日生活中要反复强调纪律,对遵守规则的孩子要予以表扬,强化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对违反规则的孩子要及时给予批评指正,对经常犯规的孩子更要严格要求。总之,要在孩子们面前树立教师的威信。最后,她们还对我提出忠告,如果班级常规不抓好,等孩子们养成坏习惯后再抓就更难了。老教师的嘱咐和忠告越发让我意识到抓好班级常规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任务艰巨。在一次餐前活动中,我照例让孩子们听录音故事。我说:“故事讲的是一只乡下小猫进城来,看到城里的许多交通工具,它一种也不认识的事情。你们一定要安静听,听听故事里都讲了些什么。”一开始大家很安静,听得很认真。当故事里传来“呜一呜一呜”的声音时,一些孩子变得兴奋起来,叫着:“火车,火车!”我提醒道:“别出声,听听下面还有什么。”一会儿,又传来“嗡一嗡一嗡”的声音,“飞机!就是飞机,我坐过飞机。”他们又一次大叫起来,几个男孩还站起来用手做开飞机的动作。我急了,大声说:“如果还有人说话吵闹,我们就不听故事了!”迫于我的权威,孩子们只好安静下来。故事在继续,每当里面传出一种不同的声音时,孩子们总是很激动,总有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说着交通工具的名称,而我则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们保持安静。看到孩子们想说又不能说,想比划动作又不敢做的样子,我陷入了沉思。
          孩子们容易兴奋激动,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是他们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我为什么要控制他们,不让他们尽情表达?难道就是为了维护所谓的班级“常规”?一味地要求他们遵守规矩,有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内心感受呢?
          是的,当孩子们的兴奋点降下来时,他们的确控制住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班上喧闹、躁动的气氛得到了改变,但孩子们由我们亲手培养起来的表达表现的欲望不也被我自己亲手给熄灭了吗?我一次又一次提要求,无异于对孩子们的热情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常规,的确有它存在的必要。但我始终觉得,制定班级常规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一群循规蹈矩的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发展。常规应该是活的,是为孩子们而生的,它应该不断地去适应孩子们,成为孩子们的需要,而不是让孩子牺牲爱好、兴趣和愿望。有些孩子为了迎合教师,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学会了伪装,在教师面前和背后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我们应在尊重孩子们的感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常规。当孩子把太阳画成黑色时,我会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阵批评了事;当孩子创编的动作很奇怪甚至很疯狂时,我会加以肯定,而不是批评他们胡闹;当孩子把图书撕破时,我会带他一同修补图书,而不会因此取消他看图书的资格。
          我的工作在继续,孩子们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不变的是我关于班级常规的思考:常规要真正为孩子们着想,成为孩子们的需要。
    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常规培养常规养成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2 06:12 , Processed in 0.04142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