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进课堂”之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7 00:4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幼儿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家长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教育资源宝库。在家园共育的实践中,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用他们的兴趣、特长、人格、行为去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完善性格,促进家长和教师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形成教育合力,称之为家长助教。家长助教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家长进课堂”较为多用,是指教师根据主题教学计划和内容安排,选择合适的内容征求家长意见,家长以教育者的身份进入孩子的活动环境,借助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比如,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请医生妈妈结合实例来讲,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为了让孩子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警察爸爸”组织的交通游戏加手势学习,充满趣味又科学有序,让孩子在模拟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交通规则。再比如,专业知识型的爸爸老师给孩子们讲解电视为什么能播放精彩的节目,水从哪里来,植物如何生长;而生活型的妈妈老师则和小朋友们一起给布娃娃洗衣服、洗手帕,和孩子一起包饺子,教孩子们学习做手工……可见,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潜力,不仅能协助教师一起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面,以弥补教师知识经验的不足,而且也能为幼儿的探索发现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条件,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极大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增进家园的情感联系和合作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幼儿园开展实施“家长进课堂”的助教活动已经多年,但是,在对近一年的相关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后,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计划多,沟通少在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老师对家长进课堂的活动都会结合主题教学有所安排。但是,大多数教师都对家长的职业与特长缺乏准确了解,针对当下的主题活动更是少有沟通,所以,当家长接到进课堂的通知时,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不了解班里的教学进行到了什么程度,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准备些什么,有的硬着头皮完成任务,有的则由于自信不足、时间仓促、精力有限等种种原因而推辞,进课堂反倒成了家长的负担。布置多,指导少有些老师会在主题活动开始之前提醒家长们多关注,为进课堂活动做好准备。但是,在准备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是把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上课的内容布置给了家长,很少和家长一起选择、讨论合适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家长毕竟不是老师,他们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表现掌握得不够准确,而且缺乏组织集体活动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所以,家长进课堂活动难免会出现差强人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活动多,反馈少在家长看来,进课堂活动是一项全新的体验,不少家长会全力准备,积极配合,也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评价和反馈。然而,家长进课堂活动一旦结束,老师往往会觉得计划得以落实,任务完成,几乎少有和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更不用说讨论还可以继续做哪些延伸和巩固等等,家长难免会感到失落,影响下一次参加的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为使家长进课堂的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五个环节,分别是:协助认识——建立档案——计划落实——指导实施——评价反馈。1.协助认识活动意义。 “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家长对主题活动的兴趣和对教师工作支持理解的基础上,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前就对家长做好全面的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的认同,吸纳家长的意见,让家长明白这个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辅助教师,更大的意义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以通过家长会、小型家园共育座谈、发放倡议书、温馨提醒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动员和引领。2.详细建立家长档案。教师建立详细的家长志愿者档案材料,包括家长的特长、爱好、专业、职业、对幼教工作的兴趣和理解等等,便于教师综合各种资源,结合本学期将要进行的主题和家长的自主选择进行合理安排。家长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有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电力技师、工人等,他们能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带领幼儿探索发现;有居家生活型家长,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技巧,能协助教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动手能力。3.提早计划,注重落实。每学期教师在主题活动的计划制定之后,在与家长志愿者协商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形式告知全体家长,使得大家明确本学期有哪些家长承担了进课堂活动,以激发更多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参与的家长提前做好提醒和准备。在主题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再次提醒家长,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进课堂的时间,确保内容,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4.切实指导,适当合作。对家长进行的教学指导是“家长进课堂”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包括对家长备课时的指导,也包括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协助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能了解到家长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水平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家长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准备和实施教学活动。指导备课时,教师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的已有经验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及目标,并根据活动内容和家长的能力水平研讨出适宜的组织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幼儿园现有的、能为家长教学所用的教具材料等,便于家长全面准备。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从施教者转变成为家长的辅助者和学习者,帮助家长维持秩序,解决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同时也向家长学习,采纳好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5.评价及时,反馈中肯。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和家长共同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获得提高。比如针对幼儿园多为女教师,在体育教学上缺乏阳刚和勇敢的现状,在老师的指导下,警察爸爸经过精心备课后,组织幼儿进行了一堂体育活动课——我是小警察,重点在端正幼儿的跑步姿势,激励幼儿能积极参与运动。爸爸老师将警察的一日工作进行设计,整个活动表现出了警察工作的快节奏和高效率,把早上晨练、维护治安抓小偷、社区巡逻等幼儿常见的警察活动用跑步贯穿起来。警察爸爸带领孩子们从操场的这边跑到那边,又从那边跑到这边,每个“小警察”都认真快速地执行着自己的职责,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快速跑步,而且一点也不觉得厌烦。课后,教师在互动评价时指出:爸爸老师将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变化不同的游戏方式吸引幼儿兴趣,很好地促进了幼儿运动能力的提高,值得自己学习。同样,家长在互动评价反馈中也能进一步理解幼儿园教育,学习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进一步梳理和改善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比如在上述案例和警察爸爸的互动评价中,老师也指出了关于幼儿体育活动中科学安排运动量的问题,要根据幼儿的体能和实际水平合理设计,不可过量,否则容易导致幼儿疲劳或受伤。警察爸爸听了,很是信服,表示以后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中也会注意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度进行,不可盲目。编辑:cicy         关键词:家长进课堂现状分析改进对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8 22:54 , Processed in 0.036996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