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班艺术活动:春天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8: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动来源:
    歌曲《春天里来》改编自老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春天里》。整首歌曲轻松欢快,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适合大班幼儿演唱。
    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并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快乐。
    准备:
    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
    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知经验。
    过程:
    1.欣赏教师范唱。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听一听。
    2.了解歌曲内容。
    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幼:花衣裳。
    幼:啷里个啷。
    幼:有花香。
    幼:太阳照我身。
    幼:我听到有“田野”,其他的我记不得了。老师你能不能唱慢点,有的地方我们没听清楚……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放在总 图谱的下面,并边放图片边说相应的歌词,以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如图一所示。)
    师:好的,既然还有地方你们没听清楚,那我就再唱一遍,这次可要更仔细听。
    (幼儿再次倾听教师的范唱,并把前面未说出的歌词补充完整。教师出示所有小图片放在总图谱下方。)
    3.学习副歌部分。
    师:(出示“拨浪鼓”的图片。)你们看,这幅图应该怎么唱?
    幼:啷里个啷!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幼:因为拨浪鼓摇起来的声音就是这样的。
    师:好,下面请你们再欣赏一遍歌曲,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
    幼:一共三次,最后一次最长。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
    (教师边说边把三幅拨浪鼓的图分别摆在总图谱的相应位置上.如图二。)
    师:(手指第一幅拨浪鼓幽。)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拨浪鼓一样吗?
    幼:不一样。
    幼:前面三个小鼓有两根小鼓绳,后面的那个没有。
    师:它们长得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就不一样。一种发出“啷”的声音,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你们想一想,到底哪种鼓会发出“啷里个”的声音呢?
    幼:有两根小鼓绳的鼓发出的声音像“啷里个”。
    幼:没有鼓绳的鼓发出的声音是“啷”。
    师:为什么呢?
    幼:有绳子的鼓摇起来时,绳子晃啊晃的,鼓声就像“啷里个”。
    师: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吗?
    幼:同意!
    师:好,现在我们把第一幅图上小鼓的声音连起来念一遍。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看图练习。)
    师:还有两幅图,如果老师不带着你们念,你们自己能念出来吗?
    幼:能!
    (幼儿基本上能念出歌词,但在念第三幅图时不太流畅,而且情绪不够欢快活泼。)
    师:春天到了,你们的心情怎样?我们用快乐高兴的声音再来念一念,好吗?
    师:下面跟着钢琴声,我们在“拨浪鼓”的地方一起唱,其他地方不唱。
    4.初步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
    师.刚才唱歌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幼:大图上还有好多空地方。
    师:那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应该把下面的图片摆进去。
    师:每幅小图片应该摆放在什么位置上呢?你们先与旁边的好朋友商量一下,待会儿再把答案告诉大家。
    (教师引导幼儿两两商量摆图的位置,体现了在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并让更多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师:商量好了吗?谁愿意来摆? (幼儿在摆小图的过程中,个别幼儿有不同意见。教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引导他们想出检验正确与否的方法。)
    师:有些小朋友的摆放方法和他不一样。到底谁正确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幼:可以再听~遍歌曲。
    (教师再唱一遍歌曲,在图片摆放有争议的地方有意放慢速度,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唱完后.引导幼儿再次讨论,并调整图片,如图三所示。)
    师: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每幅小图上说的是什么内容。
    (教师指图,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歌词内容,进一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下面请你们看着图片,跟老师一起唱歌。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整演唱歌曲。)
    师:刚才你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才唱出来的。这次老师不领唱了,你们自己试试看。
    (幼儿大体上能够唱出,但忘了个别歌词。)
    师: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样?
    幼:很好
    师:仔细想一想,每一句,每个字都唱得很好吗?
    幼:我觉得第一句有些记不住!
    幼:“田野”那句唱得不是很清楚。
    幼:最后一句我好像有困难!
    (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逐句理解,进一步熟悉歌词。)
    师:刚才我们找出了自己的困难,这很好。现在你们再来跟着琴声唱一唱,看看困难解决后唱得是不是比刚才好些了。
    师:你们觉得这次唱得怎样?
    幼:有进步啦!
    幼:歌词唱得更清楚了
    5.幼儿合作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换~种方法来演唱,一半人唱主要歌词,一半人唱“啷里个啷”。注意唱出我们在春天里快乐高兴的心情。 .
    (幼儿合作演唱。)
    师:你们除了和小朋友合作唱,还可以和谁合作呢?
    幼:客人老师!
    师:那我们来问~问客人老师,“你们想唱哪~部分?,,
    客人老师:啷里个啷!
    师:和客人老师合作时,如果你记不得歌词了,怎么办?
    (师幼合作演唱。)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是一首老歌,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会唱,只是歌词有的一样。回家后,你们可以教他们唱我们的歌,还可以和他们合作演唱。
    自评:
    一、关注音乐作品美感的传递与表现。为了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感受经典老歌的旋律美,我们通过图片的设计,教师的歌声、表情、情绪的带动和感染,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以帮助幼儿体验、理解并表达出歌曲的意境。
    二、注重幼儿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只是简单地“教”幼儿学唱歌曲,而是通过一些教学策略提供给幼儿较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如幼儿学习副歌“啷里个啷”时,通过倾听、摆图来熟悉歌词等,体现了自主探索学了的过程。活动的后半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反思:“你们觉得自己唱得怎么样?”这实际上是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学习成果检验”,从而帮助幼儿逐渐成为“头脑清醒的自我建构者”。
    点评/江苏南京市白下区教研室
    马瞬琴
    本次活动虽为经典老歌新唱,但内容选择特色鲜明,曲风活泼欢快,琅琅上口。教师又对乐曲与歌词作了合理改编,使之更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利用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层次性探索学习的策略,在多次整体欣赏歌曲的同时,分步骤进行图谱填空,学习歌词并熟悉旋律,用具体形象的拨浪鼓图示引导幼儿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副歌“啷里个啷”组合部分。活动中多样的演唱形式(集体演唱,分组演唱、幼幼对唱、师幼对唱等)和多种学习策略(听歌声学习、看图学习、看动作学习、看口型学习等)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支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组织自然流畅,层次清晰,学习策略适合幼儿的学习节奏,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和愉快的审美体验中。体现了艺术感受与高效学习状态的和谐统一。
    《中国幼儿教师网》 编辑


             关键词: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6 00:41 , Processed in 0.039656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