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迅速通过窄小出口(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6 20:5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动目标:1.幼儿做从瓶中取沐浴球的实验,乐意不断探索又快又好地取出全部球的最有效的办法。2.通过实验懂得遇到危急情况时从室内逃生的最有效办法是:排好队有序、快速地撤离,学习基本的逃生知识。活动准备1.将30只沐浴球分别用绳子系住,塞进大的透明的瓶口很小的塑料瓶内,绳子挂在瓶子外面。共四瓶,每瓶都有30只。2.记录纸,笔。3.秒表一只。活动过程一、探索从瓶中最快地取出沐浴球的办法。师: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幼:各种颜色的球。幼:大瓶子。师: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球?幼:沐浴球吧!师:是的。你们看,这么多的沐浴球。如果让你们把这些球从瓶子里取出来,你们会怎么取呢?幼:拎住绳子一拉。幼:用手进去拿。幼:把瓶子翻一个身倒出来。……评析在日常活动中,有意地为幼儿设置问题情境,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把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师:好,大家一起动手,每组有五个小朋友,共四组,比一比哪组先把球全部取出来。1.幼儿尝试操作以最快的速度把瓶子里的沐浴球全部取出来的办法。(老师计时。)幼儿:“老师,我们的球卡住了!”幼儿:“老师,他们抢着拉球,我的球取不出来!”老师:“想一想,这么多人一起拉行吗?该怎样取呢?“幼儿:“大家别抢了,一个一个取。”幼儿:“老师,我们全部取出来了!”老师报各组取出球所用的时间:“第四组一分十二秒,第三组一分二十秒,第一组一分二十三秒,第二组两分钟。”每组先后都取出了球。2.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组速度快些,有的组速度慢些?请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么取球的。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教师通过组织幼儿玩从瓶子里取球的实验获得的信息,指导他们在观察现象中产生疑问,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这就是探究学习的源泉。第一组幼儿:“我们一开始大家都用力往外拉球,结果卡住了,出不来。大家都不让别人拿,就慢了。”第二组幼儿:“我们拉不出来就把瓶子口朝下往外倒。球一起挤在瓶口倒不出来,后来就让韶涵一个人拿,就一个一个全拿出来了。”第三组幼儿:“我们的球也是跟第一组一样被卡住了,后来我们喊谁的名字谁就往外拉,就全拉出来了。”第四组幼儿:“我们的球卡住后,就是拿不出,后来我们一个一个轮流拿,很快就拿出来了。”3.分析得出怎样取球更快些。我们来说一说怎样就能又快又好地取出所有的沐浴球。幼儿:一个一个拿球,不争抢;幼儿:轮流拿,不抢先。评析教师巧妙设疑、幼儿亲身实验,取球快的一组介绍经验,取球慢的分析原因。通过这种有效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初步得出了从瓶中快速取球的好办法。二、验证这个办法的可行性。每一组将球再次装入瓶子后,用刚才的好办法试验一下。师:我们把球放进瓶子,用刚才我们得出的方法再来试一试,看看速度怎么样?老师再次报告各组取出球所用的时间:“第四组三十秒,第二组三十六秒,第三组四十秒,第一组四十七秒。”老师分别请最快的一组和最慢的一组分析了原因。最快的一组:“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地转圈拿。大家眼睛都看好什么时候该拉,不浪费时间,所以就快了。”最慢的一组:“我们也是一个一个地拉球,但没有顺序,有时会有人不知道拉就会停一会儿。”小结:噢.大家合作取球时不能停顿。知道什么时候该自己拉了。要飞快地拉出来,否则会影响比赛的时间。按一个方向有顺序地拿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评析再次的验证活动使幼儿能够持久、深入地进行探索。探索与发现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只有保证足够的时间,孩子们才能充分地尝试、验证、发现,得出自己初步的结论,也才能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有话可说。老师突破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幼儿有充分的探索时间,使幼儿的探究活动不流于形式。三、看录像(学生一起拥向教室门口逃生的片段),讨论怎样做就能逃出更多的学生?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边看边想,他们怎样做就能逃出更多的人?”幼儿:“他们不能一起挤在门口,这样很难出去,就像刚才我们拿球一样。如果他们一个一个快速地跑出去就会有更多人出来。”幼儿:“他们应该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外跑就会逃出多一些。”教师:“对,就像刚才我们取球一样:大家都想先出去,谁也出不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接一个有秩序地跑出去。”评析教师适时让幼儿看“地震中学生逃生”的视频,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慌乱、拥挤、争抢的不良后果,感受镇定、有序在逃生时是多么重要。四、将经验运用于生活。1.找一找生活中的拥、堵现象,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你发现过吗?怎样做就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呢?”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幼儿:“小朋友下课时都挤向卫生间。卫生间的门口挤满了人,弄得里面的人不能出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幼儿:“上公共汽车时,大家都争着往汽车上挤,就会上得很慢,而且还会摔倒,如果排好队一个一个上车就会很快。”幼儿:“乘电梯时,如果大家都抢着往电梯里挤就会很慢,如果大家一个一个进去就会很快。”幼儿:“看电影结束时,大家都往外挤就会走得很慢,如果排好队有顺序地走就快多了。”幼儿:“马路上堵车也是因为大家都往前挤,如果一个跟着一个,就不会堵车了。”……评析让幼儿通过做实验来分析生活中的拥堵现象,幼儿很自然地就会用自己获得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这比教师空洞地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这样获取的知识会使孩子记忆深刻,终身受益。2.带幼儿进行地震演习。教师:“小朋友,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怎样就能又快又好地撤离到教室外面的操场上呢?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逃生演习。全班小朋友分为两组,比一比哪一组又快又好地跑到操场上。”(1)对安全撤离又快又好的一组给予奖励,并请他们介绍获胜的经验。幼儿:我们是前面的小朋友先跑,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也不浪费时间。(2)另一组讨论一下怎样改进就能撤得更快了。幼儿:我们有一个小朋友浪费了时间。轮到他跑时他不知道,所以拖延了时间。幼儿:我们后面的小朋友如果早一点提醒他该跑了就不会拖延时间。幼儿:后面的小朋友如果看到前面的人没跑,可以自己先跑,没跑的小朋友看见了就会跟上来了。幼儿: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醒前面的人做好准备,可以拍拍他的后背提醒他。小结:今天我们从瓶中取球的实验知道了如伺在短时间快速通过窄小的出口。我们不光自己在生活中会运用,还要把这个道理介绍给其他人。评析《纲要》中要求,要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做从瓶中取出沐浴球的实验,让孩子们得出快速取出球的有效办法,进而让孩子再次做取球实验来验证办法的可行性。孩子们通过第一次的亲身实验和第二次的验证获得从瓶中取出所有球的最有效的办法。这时,最可贵的是教师能及时地把孩子们获得的科学知识加以导行,让孩子们玩地震时从室内快速向操场撤离的演习,把刚刚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主动建构起地震时在人群密集的室内如何快速向室外撤离的知识经验。我们应注重让幼儿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学习,引导幼儿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这样,他们的眼界将更加开阔,他们对于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将理解得更深,运用得更有效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迅速窄小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1 15:21 , Processed in 0.056801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