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活动案例:甜点之家――有趣的图形 [打印本页]

作者: 谢思洋    时间: 2018-12-15 19:04
标题: 活动案例:甜点之家――有趣的图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引导幼儿用不同形状的拼图片拼合出正方形。
活动准备:
1、拼图大卡片7组。
2、压模的正方形彩色纸7张(自备)。
3、剪刀(自备)。
4、黑板一块。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图中第一排为自备彩色纸)
活动流程:
引入:观察图形→
幼儿操作:与图宝宝做朋友、送图形宝宝回家→
结束:和图形宝宝再见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观察图形
1、师:黑板上第一排小房子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2 、老师逐一出示7张完整的拼图大卡片,请幼儿观察回答是什么图形(正方形)。当场将拼图大卡片分割又重新拼好后再请幼儿回答……(图一第二排)
师:这是什么图形?它包含了几个× ×图形?是什么颜色的?(逐一观察并回答)
幼:
①正方形,它可以分成两个大长方形。一个是黄色,一个是红色。
②正方形,它可以分成两个大三角形。一个是浅蓝色,一个是粉色。
③正方形,它可以分成四个小正方形。一个是绿色、一个是黄色、一个是桔色,还有一个是蓝色。
④正方形,它可以分成四个小三角形。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粉色、一个是黄色,还有一个是绿色。
⑤正方形,它可以分成四个小长方形。一个是红色、一个是浅绿色、一个是桔色,还有一个是蓝色。
⑥正方形,它可以分成两个大多边形。一个是黄色、一个是粉色。
⑦正方形,它可以分成四个小多边形。一个是紫色、一个是桔色、一个是绿色,还有一个是红色。
师:下面这一排图形宝宝都住在它上边正方形的房子里。小朋友看看,这个图形宝宝占了正方形房子的多少?(老师重复取大拼图卡片的一部分,摆到第一排的正方形上)
幼:一半、一块……
师:说得对,占了正方形房子的一部分。两个图形宝宝住进去,变成什么图形啦?(演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幼:变成一个正方形     
师:大家看一看,是图形宝宝大,还是正方形大?
(老师还可反着问,也可问为什么?)
幼:图形宝宝小,正方形大。因为图形宝宝是正方形的一部分。
二、与图形宝宝做朋友、送图形宝宝回家
1、和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宝宝,你们愿意与图形宝宝做朋友吗?
幼:愿意。
师:那请你们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宝宝,要记住它的位置,取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逐组或逐排到前面取图形宝宝)
2、介绍自己的图形宝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图形朋友吧,说一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幼:我和大的长方形宝宝做了朋友……我的朋友是红色的大长方形……(略……请更多的幼儿回答)
①第一次送图宝宝回家
师:图形宝宝玩累了,要回家啦。现在请两个大的长方形先回家。摆到正方形的房子里
(手持相同图形的两个幼儿将拼图卡片摆到图一第一排正方形上)
师:请两个大三角形宝宝快回家吧。(同上)
师:请四个小正方形宝宝回家。(同上)
师:请四个小三角形宝宝回家吧。(同上)
师:请四个小长方形宝宝回家吧。(同上)
师:请两个大多边形宝宝回家吧。(同上)
师:请四个小多边形宝宝回家吧。(同上)
(将拼图卡片摆到第一排正方形上)
②第二次送图宝宝回家
师:图形宝宝在家寂寞了,还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我们再找一个图形宝宝吧。这次找的要和上次的不一样
(逐组或排到前面取图形卡片,待幼儿取完拼图卡片后)
师:这次图形宝宝出门时忘带钥匙了,你们只能把图形宝宝送到家门口。就是正方形房子的下边。
(仍按“第一次送图形宝宝回家”方法进行)
(在拼摆过程中幼儿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拼摆任务)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摆在原正方形下边)
三、结束:和图形宝宝再见
师:图形宝宝谢谢你们把它们送回家,它们在门口等妈妈回来,我们和它们再见吧!
反思自评:
在分析此活动时我突出思考了:1、我怎样为达到让幼儿在“有趣味的活动”中“理解部分和整体的关系”。2、结合我园开展思维游戏课程各个年龄段(多个平等班)的授课教师只有我一人承担的情况下,教具如何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原设计进行了创新和扩展:
一、引导幼儿对“部分和整体关系”目标的理解:
①       引导幼儿直观形象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
针对中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在黑板上首先贴出两排一样大小的正方形。一排是完整的,一排是拼图大卡片。在将分割后的拼图大卡片重复摆进第一排的“小房子里”的过程中,幼儿很自然的回答“每个图形宝宝只占了整个小房子的‘一半’、‘一块’既一部分”;当都摆进时,既发现“又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并且直观感受整体大于部分的关系。
②       由浅入深体验整体与部分关系。
在两次与图形宝宝做朋友的活动中,一次是将图形宝宝摆进小房子――在规定的范围内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第二次是将图形宝宝摆在小房子下边――无规定范围内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难度不同,第一次可不费劲对齐“小房子”的边角既成,而第二次就需要幼儿在拼摆之前头脑中先再现一个正方形,再进行拼摆。
二、通过故事情节使活动更加游戏化:
为增加活动的情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我以请幼儿“和图宝宝做朋友”、“送图宝宝回家”的故事情节开展游戏活动。两次“找不同的图形宝宝”和送不同的地方,幼儿参与的情绪都非常高涨。在最后因“图形宝宝没带钥匙”,“将图形宝宝送到家门口”时因难度大,幼儿之间都能相互帮助完成拼摆任务。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参与频率(发言、拼摆)都在4――6次以上。
三、材料创新适合本园实际:
因中班平行有四个班均由我一人授课,其中拼图大卡片、正方形纸需要反复使用。因此,为操作方便、耐用我自制了七种不同颜色的正方形手工纸并进行了塑封。
        关键词: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www.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