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案例分析:怎样争取活而不乱 [打印本页]

作者: leiyongli    时间: 2018-12-13 22:23
标题: 案例分析:怎样争取活而不乱
                                             一说“活而不乱”大家都非常熟悉,生活、教学常规中的活而不乱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但作为年轻教师要做到活而不乱却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怎样争取活而不乱呢?在文章中作者主要通过分析一些真实案例的症结及对策来谈的,如:
案例一:某教师请大班幼儿用自由律动的方式感受《狮王进行曲》,教师仅仅让幼儿听过真实的狮子吼叫声和音乐中钢琴模仿的狮子吼叫声,引起了幼儿了幼儿的参与与吼叫的兴趣后,就请全体幼儿离开座位自由律动表演了。结果幼儿们立刻自顾自地开始自由走动并边走边吼叫,但很快就腻烦了,于是就出现了全班乱作一团的景象。
问题症结:幼儿不知道怎样可以跟随音乐的进行和变化做出更令自己“满意”的表现。因此没有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就没有幼儿认真的投入。 策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幼儿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案例二:某教师请大班幼儿用游戏的方式感受《狮王进行曲》,当表演狮子大王观看小动物表演的时候,有一个“小动物”首先上前去推磉“狮王”,紧接着更多的小动物“堆”了上去,最后,被压在“人山”下面的“狮王”大哭了起来。
问题症结:教师没有预料到可能的“事变”和考虑“应变”措施。
策略:制定规则在前,游戏前讲好游戏规则;教师及时应变可站在“狮王”的旁边,扮演卫士,检控、防范可能的“失控”。
案例三:某教师请小班幼儿用律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方式来感受《单簧管波尔卡》,教师请幼儿每4拍拍一下手表示打倒一只蚊子,逐步熟悉音乐后,又进一步改为用有响声的玩具每4拍击打一次;然后还要看老师的指挥,轮流交替演奏,结果幼儿手忙脚乱。
问题症结:任务太难!
策略:将4拍一次的动作改为8拍一次;将指挥轮流交替演奏改为跟着8拍一次的音乐整齐演奏;或干脆将演奏的活动移到下次进行。
除了以上3个案例,文章里还举了很多,像这些类似案例相信在我们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也时有发生。记得在2年前,那时刚刚毕业对真正的活而不乱的常规只知其名而不解其意,只是盲目的认为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不压抑幼儿的性格、行为,对幼儿要多鼓励、多表扬,但对怎样做到活而有序一直另我头疼,平时出现了问题找不到原因,更想不出相应的对策.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要避免混乱,做到“活而有序”主要致力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幼儿方面的问题,即良好的集体学习的习惯;二是教师方面的问题,即良好的组织集体教学技能(或称教学艺术).针对这两个原因联系到平时教学我有以下想法:
1、选择教育内容时:选择教育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要过难或过易,过难、过易都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备课时:
(1)针对级部内同一教学内容,要根据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教育方法要有不同的教育形式,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大班级部备课时就是这样的,大家先集中在一起商量好正确的知识点,注意事项后,然后再各自备课,最后根据各班孩子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对不足之处找原因,想对策)
(2)活动前做好充分的物质、精神方面的准备,提前预料孩子会出现的一切情况,并想出相应的对策。做到解决在问题之前。如果课上出现了出忽意料的时要冷静并灵活解决,解决不了的课下问其他有经验的老师或看书找出原因,不要让问题成为历史。
3、活动时:要讲明活动要求制定规则在前,让幼儿明确任务的挑战性和明确的行动标准,避免活动的盲目性。
4、课后:针对课上出现的情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储备丰富的应对策略。
总之,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引再加上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活而不乱”不再是我们年轻教师的梦想。

         关键词:案例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www.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