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幼儿涂鸦与亲子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leiyongli
时间:
2019-5-5 11:42
标题:
幼儿涂鸦与亲子关系
统计上看,女孩进入涂鸦期要早。
自由涂鸦离不开混乱和不卫生,以及破坏,对此要求较高的家长,会使孩子的自由涂鸦期增加很多不自由的因素。
孩子喜欢画,家长不懂画,不是坏事,如果就此对孩子“放手”,反倒是好事。
对我这种不会画画的家长来说,在自由涂鸦期,最好的教法就是不教。孩子充分享受到自由后,反倒会自发追求规则、规律。
孩子对任何涂抹的定义、命名和编故事,都是在讲述自己的心灵、讲述自己的生活,在还原和展示亲子关系上的事实、需求和希望。
不要用我们可怜的一点只对孩子具有优势的知识来否定孩子,来用“教育”拔苗助长。
家长要认清自己画画上的专业能力,不要把无知当优势卖弄给孩子。
尊重孩子自己涂鸦上的渐进程序,以及表达偏好。复制书本和别人,只能短暂一乐。
“你画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要少问,可以说“讲讲你的画,宝贝”,“和以前画的又不一样了”等等。可以去适当丰富和修饰孩子的讲述,但孩子的话要以孩子为主。
象征期的时候,孩子的涂鸦主要源于运动能力的发展,肩、肘、手、腕、手指,进入象形期,孩子的内在涂鸦动机主要源于情感需求,以后才是知识和技能上的需求。
幼儿需要的自信、鼓励、尊重、接纳等等,能通过涂鸦得到,孩子会持续发展这一需求,如果大人回应欠妥,孩子会早早中断涂鸦的兴趣,转而发展其他兴趣。(绘画天才可能除外。)
很少有大人明白,孩子涂鸦里,有对大人和家庭的依恋、需求、对抗和不满。
她涂鸦的,不仅仅是一个像或不像的人形、动物、变形金刚,而是你和她的互动关系、她对周围世界的看法。
幼儿会随着音乐自由律动,这样的律动如果诉诸于形状,就是涂鸦。孩子的心门,会在音乐里打开,也会在涂鸦里打开。
学习专业画画的时间参考点,1、小学后;2、6-9岁;3、视个体情况而定;4、孩子在自由发展中开始追求写实。
孩子开始追求像的时候,会说很多的不会,会寻求大人的帮忙。大人不要拒绝帮,也不要毫无原则地帮甚至代替,如主动说“我拿着你的手画。”
大人的指导越不具体越好,要清楚地接纳孩子在涂鸦里对情感的释放,而含糊地对待孩子绘画的技巧能力。
孩子的涂鸦,重要的是表达她的个性,大人无需把共性的东西早早填鸭给孩子。孩子画的比别的孩子好或不好,都不重要。从个性到共性,从个体到一般,这个能力孩子需要有一个自我发展的历程。
孩子离不开直接接纳知识,但涂鸦期的孩子,自由发展的重要性更值得强调。
绝大多数的大人,是不具备内心的自由的。我们的情感肌肉也多是僵硬的,缺乏弹力。所以,也很难理解涂鸦里的自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的涂鸦里,为什么有我们看不到的成长的密码。
孩子的涂鸦,是在对自己说话,也是在对父母说话,你倾听得多,她就表达得多。
大人看孩子的涂鸦,不要只看到孩子,还要看到自己,看到孩子的画里,是否有自己的教养方式,看到孩子在语言还不能充分准确表达自己的时候,是怎样用颜色、线条来表达他对父母和亲人的感觉的。
一个幼儿,如果连涂鸦的自由都没有,他还能有什么自由?可以想见,一个连自由涂鸦都被种种限制的孩子,他的其他发展也会被大人早早“代言”。孩子蓬勃发育的情感根系,被过早地塞进花盆,成为早熟的、精致的盆景。
什么叫让孩子做他自己,什么叫让孩子成为孩子,看看她幼儿期的涂鸦吧,一切,都显现在那里。孩子第一次拿起笔划出笔迹,我们“哇”地惊喜!孩子第一次画出圆圈,我们“哇”地惊喜!孩子第一次画出一个有头有眼的小人,我们“哇”地惊喜!然后,我们就开始想,怎样才能让他成为一个画家呢……
201211281259941.jpg
(238.6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4-9 15:16 上传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www.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