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幼师网

标题: 真的有坏孩子吗? [打印本页]

作者: qiuhaoran    时间: 2018-12-7 22:39
标题: 真的有坏孩子吗?

                               

                       
                                 
地理课上,72岁的老师在讲课。底下学生乱成一团,有人睡觉,有人打闹,还有学生走来走去拍录像。突然,一个戴耳环的男生冲上讲台,一把将老师的帽子从头上扯下来,还有学生将矿泉水瓶子扔向黑板。学生们爆笑,同时夹杂着辱骂:“那就一傻X!弄死他!”戴耳环的男生甚至冲上讲台要打老师!
《这就是偶们的课堂》的4分55秒的视频,说的是5月底引发全社会震动的北京海淀艺校学生辱师事件。
今天的孩子们看起来如此胆大妄为,毫无尺度可言,这让我们对他们的“恶”倾向感到焦虑与愤怒。
“我们无法理解现在的孩子们,他们很聪明,但也坏得出奇!”一位小学女教师说海淀艺校的事情她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的孩子什么做不出来呢?把几条虫子放在老师讲台上已经是轻的了,一些孩子甚至会用“性”的字眼来侮辱女老师。
更出格的事情已经是严重的犯罪:一个年仅11岁的小学六年级小姑娘在12岁的同学身上扎了18刀;一个男孩仅仅因为一句脏话就被同学打死......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的坏种,但也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文明的。但为什么他们还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些社会生活规则,为什么对他们不起作用?该如何教育今天的孩子呢?法国心理学家克洛德·阿尔摩斯(Claude Halmos),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分析和建议。
孩子受冲动驱使而行动
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所有的孩子都是受内心冲动的驱使而行动的,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去拿,单靠他自己根本不能抵御这种冲动。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快并尽可能多地得到满足。
同时,通过这种途径,孩子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看成是中心,是世界的主人。所以,没有大人的帮助,他不可能自己发生转变。大人的力量就是教育。
这个工作对于大人们来说是很难做的,因为教育远远不是时不时向孩子们说些大道理,而是要随时对孩子的行为保持警惕,加以提醒。
从小事抓起
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各种文明的习惯和规则。这些都是孩子本来就不知道又不能单独弄明白的。人类可以任意想象,可以畅所欲言,但不能为所欲为。
以下就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的:我们没有权利损坏别人的东西,拿走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但是,父母的工作不止是要告诉孩子这些规矩。父母还必须强制孩子遵守规矩,并且在违反的情况下惩罚他们。即使当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错事时,家长同样要坚决地惩罚。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是的,这回他又偷了东西,不过只是一包口香糖而已。”违反规则的严重性,永远不能用它涉及物品的贵重与否来衡量。对于孩子来说,他/她总是有意识地在检验大人所说的规则是否真的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怎样理解言出必行。所以,大人的态度很重要。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那我们说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知道别人会疼
教给孩子规矩,违反时就惩罚,这就足以让一个孩子变得文明吗?不是的。如果我们这样认为的话,那么教育就只是停留在表面了。孩子还是会和从前一样野蛮。只不过是在父母努力多次制止他之后,他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但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此,它是要让孩子从根本上转变。转变是很困难的,因为攻击别人、行为残忍是人类身上不能根除的东西。人类在战争年代所表现出来的残暴就是一个不难找到的证明。所以问题不是要把这些从孩子的身上根除,而是要让他学会自控和自省。这就需要大人把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人性化,把下面这三点传达给孩子:
一是人的生命有特殊的价值。只有通过父母,孩子才能明白生命的价值。这不仅仅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是很珍贵的,别人的生命也一样珍贵。
二是别人的存在以及别人可能有的痛苦。这一点也是一样,只有当它在父母之间、父母和自己之间、父母和别人之间相处时都得到体现,孩子才能耳濡目染。如果孩子每天看见爸爸打妈妈该会多痛苦呢?
三是规则的意义。规则不仅能管制人,还能保护自己和他人。一个孩子只有明白这一点之后才会自觉遵守规则。
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明白了世界是怎么回事。这会帮助孩子克制自己想做出“恶行”的冲动,因为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12下一页
               
               




欢迎光临 5678幼师网 (http://www.5678.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